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抄家以后 > 起义(3)
    程明熠盯着王青的眼睛,平静道:“如今的朝廷,官场腐败,皇上任人唯亲视法度于无物,无端削减军需置将士于不顾,如此天子,还值得大人效忠吗?我不仅要为程家讨一个公道,还要为当年枉死在燕城的众位将士和边关流离失所的百姓讨一个公道!”

    王青面色剧变:“这……你……你是想?你要反?”

    “是!”程明熠斩钉截铁地回答。

    王青不置可否,犹疑道:“你如此行事,大将军不会同意的!”

    “父亲并没有反对。”程明熠想到自己离家时父亲的神态,知道自己的做法让他为难了。

    王青一听程大将军居然没有反对,不由大惊,继而了悟,大将军视众将士为兄弟,当日程家出事后,不仅程家众人遭殃,还牵连了许多同袍也惨死其中,以及那些因为李德想要铲除异己而被弃在燕城,最后死于柔然屠刀之下的将士。

    那一年死去的人太多了,其中有不少也曾和他一同并肩作战过,如今大将军做出这样的决定,似乎也不是无法理解。

    程明熠看着王青闪烁不定的眼神,问道:“将军在彭城见过家父,你看他如今还有过去的影子么?”

    王青想到自己见到的那个虚弱的人,吹过阵风都要咳嗽两声,哪里还有一丝当年勇冠三军的样子,心中很是惋惜难过。

    “你不怕我向朝廷告密么?”王青有些不解。

    “将军会么?”

    “不会!”王青苦笑着摇摇头。

    他知道程明熠对他说出这番话,自然不只是推心置腹地闲聊,如今自己知道这样一个天大的秘密,要么站在他这边,要么就是他的敌人,为了程大将军的知遇之恩,他自己当年万死不辞,只是这样大的事情必然会牵扯到他的家人:“我需要想一想!”

    程明熠没有反对:“我静候将军佳音。”

    看着程明熠成竹在握的样子,再想到沈度的所作所为,王青这才明白他们恐怕早就将一切打算好了。

    昌平三年二月二十四,在宣诏的官员到达燕城后的第五日,在他们再次催促众位将领出发前往宁城的时候,程明熠直接将他们扣押在了驿站,然后自暴身份,向朝廷递了请命折子,附上这些年收集到的证据,再次陈诉冤屈,恳请皇上重查当年程家谋逆一案,言明不要军功,只要真相。

    随后韩晏、沈度、王青等人也跟着上了折子,请求皇上彻查。

    这一堆折子送到宁城之后,惹得皇上暴怒,直言要将这群忤逆犯上、居功自傲的逆臣斩了,尤其是程明熠这个早就该死的人。

    大臣们劝皇上稍安勿躁,此时他们刚刚灭了柔然,个个都是功在社稷的人,不可如此行事,否则定会落了天下人的口舌。

    但小皇帝却觉得他们过于杞人忧天,柔然都已经灭族,根本就不需要那群人的存在了。他原本还计划着等他们到了宁城后赏些无关紧要的爵位,让他们安心养老,但既然那群人不识好歹,那自然就不需要给他们留颜面了。

    诸位大臣早就被小皇帝的毒辣吓破了胆,鼓足勇气劝诫小皇帝一回后,看到他眼中的不满和戾气,也就没有再劝第二回的勇气了。

    小皇帝直接派了廷尉府的官兵前往。要求众位将领限期到达宁城,方可既往不咎,否则就以忤逆犯上论处。而程明熠身为逆臣,即刻拿下,押解至宁城受审。

    诏令到达边关后,程明熠在廷尉府的围攻之下,直接斩木揭竿!新仇旧恨一起清算,杀了廷尉府的官兵来祭旗。

    小皇帝收到消息的时候惊呆了,没有想到程明熠居然真的敢反,他们不怕天下人的笔诛墨伐吗?

    当初保皇派的中流砥柱田太傅自觉愧对先帝,悔不当初,他没有想到自己将小皇帝教的这般刚愎自用、目光短浅。

    朝中本就人心不稳,而且小皇帝将增加赋税一事搁置了一段时间后,又因为国库空虚处处掣肘,便再次下了诏令。有贺垣的前车之鉴,大臣们没有人阻拦,增加赋税的诏令一个月前已经公告天下,百姓早已怨声载道。

    就连原本最应该支持皇权正统的天下文人,也因为贺垣的惨死而让大多数人缄默其口。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

    昌平三年四月初一,程明熠发布檄文公告天下,正式起兵。

    小皇帝怒不可遏,下令将程家人抓到宁城。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自己派去铲除摄政王府众人的禁军居然一直没有回来,他派人去探听一番,却发现摄政王府的一行人居然在离开晋州以后就没有了踪影。

    而其余的程家众人远在彭城,之前难民义军占领的华城就像是一道屏障一般,将彭城牢牢护在身后。

    过去小皇帝连同朝中大臣一直没有将华城的义军放在眼里,只道是一群运气不错的乌合之众罢了,所以即便当初下了诏令要将他们杀无赦,也因为朝中人手不足而暂时搁置。

    这一次小皇帝派了三千晋州军前往华城,要他们平定叛乱,最重要的是抓到程家人。

    晋州军原本想要轻取华城,却不料守城之人根本不是什么难民,而是一只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军队,这和他们事先知道的大相径庭,以至于晋州军被拦在了华城之外寸步难行。

    他们自然想不到,这是程明熠过去一年慢慢输送过去的“战死在边关的将士”,旨在守住华城,为在彭城的程家众人多加一道保障。

    晋州军和华城军僵持了两日后,觉得情况不妙,急忙派人回去搬救兵,小皇帝十分不悦,但是为了抓到程家人也顾不得这些,最后加派了七千人前往。

    然而半个月后,小皇帝收到消息,这一万晋州军竟然全军覆没。

    大臣们诚惶诚恐地恳请小皇帝不要再派人手去华城了。毕竟晋州军比起如今程明熠手中的军队,数量本就不占优势,若是再如此损耗下去,恐怕都不用程明熠来打,前方虎视眈眈的驻守江州的那些兵马都能拿下晋州了。

    小皇帝只能另想它法,他将廷尉府中的高手全部派往彭城,务必将程家人捉来,他觉得这可能是他唯一的出路了。

    廷尉府的人武功高强,竟然真的让他们中的一部分混过了华城的防线,到了彭城。

    只是那时候的彭城已经是韩晏亲自坐镇了,他们不仅没有讨到好,还被一网打尽。

    当日,韩晏在程明熠正式起兵之前,就带着百余人先行离开。他们一路分散开来,低调绕行,前往华城。

    而韩晏则快马加鞭,日夜兼行,赶回了彭城。

    离开整整三年之后,他终于回来了。

    韩晏的身份特殊,一路上都没有进过驿站,抵达彭城的时候,整个人蓬头垢面,身上未曾痊愈的伤口有的甚至再度裂开。

    审视了自己一番后,韩晏不得不按耐下急切的心情,找了个栈,先行梳洗收拾一下再回程家。

    “小姐,小姐,你快看看是谁回来了!”明安在书房里就听见青衣咋咋呼呼带着喜悦的声音传来。

    如今彭城这里的消息很是滞后,明安上一次收到边关的讯息,还是柔然可汗被韩晏射杀后大军乘胜追击。

    这会儿听到青衣惊喜的声音,明安心中不由想到:莫不是……

    明安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匆忙向外走去。

    院中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下,自己的少年郎正温柔缱绻地冲她笑着。

    明安嫣然一笑,快走两步到韩晏面前,抬头看着他,三年不见,他比过去多了份风骨,也更俊朗了。

    青衣招呼院中伺候的人都避开了。

    韩晏这才牵起明安的手,粗糙的满是伤痕的手在握住少女柔弱无骨的手时有些不适,他甚至下意识地想要往回缩,明安却在他收回之前牢牢抓住。

    韩晏只觉得手指上的酥麻传到了心尖,笑容从眼中荡漾出来,他温柔道:“答应你的事我做到了,我回来了!好好的回来了!”

    明安低头眨了眨眼,将汹涌的泪意忍了回去,伸手抱住韩晏的腰:“终于等到你了。”

    明安有很多话要和韩晏说,但这一刻她却什么也不想说,只想这样抱着他,直到天荒地老。

    “程三公子在边关起兵了!”

    “程三公子还活着?当初不是说程家男人都被杀了么?”

    “也许是老天有眼呢?”有人高深莫测地说道。

    “什么话都敢说,你不想活了!”旁边一人冷声斥道,被训斥的那人缩了缩脖子,不再说话,低头专心吃点心。

    官道旁边的茶肆里,来歇脚的几位人的聊天内容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茶肆的掌柜神情莫测地站在一旁听着,都忘了给人添茶。

    这一日打烊之后,掌柜将小二和厨子找了来:“我家中有事,要离开了,这家茶肆也不要了,你们要是愿意继续开就开着,这里有些银两你们二人分了吧。”

    小二和厨子面面相觑,他们是逃荒过来的,跟着掌柜在这里一年多了,从没见过掌柜跟什么人来往,怎么就突然有家了?

    不过听到掌柜说将这个茶肆送给他们,二人也就顾不上细问了。

    掌柜将自己的行礼随便收拾了一番,想着要早些就寝,养足精神第二日好赶路,但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七年了,他终于有机会能够名正言顺的回家了。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掌柜就出发了,一路向边关走去。

    “将军,外面有一个叫魏昭的,自称是将军旧识,前来求见!”

    程明熠很是吃惊:“你说谁?魏昭?”

    “正是。”

    “快请!”

    片刻后,求见之人走了进来,竟然真的是魏昭,程明熠很是高兴,朗声笑道:“好兄弟,能再见到你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