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137章徭役逼人造反
    你们礼部官员,可是文官们最后的希望了!

    能不能争点气!

    礼部左侍郎赵瑁鼓足了勇气,举着朝出列道:“启,启奏陛下!”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得集中到了赵瑁的身上。

    礼部还是有诤臣在啊!

    赵瑁刚一站出来,朱元璋猛地抬起了脑袋,看着赵瑁问道:“你又咋?!”

    听到朱元璋的呵斥声,方才赵瑁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顷刻之间烟消云散,结结巴巴的说道:“启奏陛下!任部堂似乎有所顾虑!臣怕任部堂不好意思说.......”

    任昂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你了不起!

    你清高!

    你把老子推出来!

    朱元璋强忍着脸上的笑意,看着任昂冷哼道:“哦?任爱卿有何高见?”

    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任昂不能说自己没意见,那不就真成菜市场买菜了。

    任昂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太子殿下,自尧舜之时,徭役便已存世,这边军粮草转运,各省进贡于天子,各地粮秣清查,皆需天下臣民勠力同心,如若废黜,恐将天下大乱.....”

    还没等朱元璋开口,朱标便在一旁笑道:“任部堂多虑了,废止徭役,又不是说盐铁不再转运。”

    任昂闻言不由得一愣,脑袋彻底空了下来。

    不能这江南的粮食一成熟,就每一粒米都长两条腿,自己往北跑吧?

    看着任昂一头雾水的模样,朱标笑道:“朝廷出银子,找人运便是了。”

    任昂顷刻之间恍然大悟。

    对啊!

    出银子不就完了!

    给钱就不算徭役了...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茬?

    而后任昂登时便出了一身的冷汗。

    等会,这得花多少钱啊!

    钱从哪儿来?!

    压力顷刻之间给到了户部这边。

    还没等户部的人开口,朱元璋便朗声打断道:“咱不是跟你们商量这件事,而是通知你们!”

    “而且咱就是要明确的告诉你们,当今之天下,兴修完这些水库之后,咱大明永不派役!”

    “你们大可以告诉全天下的百姓,祖祖辈辈以来,这是最后一次徭役,天下的百姓都加把劲儿,咱在宫里,盼着他们过好日子!”

    “他们的日子过得越红火,咱越开心!”

    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帝国,徭役的负担,是一定远高于所谓的人头税、田赋的。

    因为你收人头税也好,收田赋也罢。

    这些粮食的转运,本身成本,就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而这一切转运的成本,都是要让百姓以徭役的形式承担的。

    这还仅仅是转运粮食这一条的徭役,除此之外,还有戌边,常役等等诸多徭役。

    尤其是每逢灾年,徭役之重,简直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本来地里的产出就不多,这些佃户们,还要拿出大笔的粮食,去帮衬着朝廷赈灾。

    像是陈胜吴广、刘邦、北宋时的方腊、元末的韩山童、明末的高迎祥,这些影响天下大势走向、朝代更迭的起义,有哪一次是被田赋给逼出来的?

    陈胜吴广、刘邦是徭役。

    方腊亦是因为交不出,宋徽宗想要的木材。

    至于韩山童,更是大名鼎鼎的,莫道黄河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开创大明的红巾军起义,就是在治理黄河的徭役上,揭竿而起的!

    除了纵观历史,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几乎全都是因徭役摊派而起事!

    这一点,作为亲身经历者的朱元璋,焉能不知?!

    大明百姓想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个徭役,非废不可!

    朱元璋此话一出,同样是刚刚被拔擢上来的户部尚书茹太素,也干脆的将自己的乌纱帽给摘了下来,跪倒在了龙荤之前。

    这活哪里是人干的啊!

    整个大明就是打死,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来啊!

    更何况国库现在还有一屁股的债。

    还要建社学、造战舰,钱从何来啊!

    还没等茹太素开口,朱元璋当即便打断道:“成!你别说了,咱知道你想说啥!”

    茹太素能力还是有的,就是废话实在是太多,而且别人上个奏章,写个三四百字,把事情说完就得了。

    但是茹太素不。

    茹太素会水文,每次上奏章,少则七八千,多则数万。

    有一次,朱元璋实在是懒得看茹太素的奏章,找了中书郎在一旁念,一直念到第一万六千五百字的时候,还没切入正题。

    气的朱元璋命人将茹太素,暴打了一顿,给轰到浙江去做参政了。

    这一次胡惟庸牵扯实在是太大,老朱也是实在没办法了,这才将茹太素才浙江调回了金陵。

    朱元璋给朱标使了个眼神,朱标顷刻之间便会意,旋即便说道:“户部的三年规划就是找钱。”

    “户部三年内,要清查天下人口之外,还要完善商税制度,将商税提高至十五税一。”

    听到朱元璋找钱的办法就是提高商税,茹太素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还十五税一?

    就您老人家这个花法,他就是二税一也不够您老折腾的啊!

    见茹太素又要发表高见,朱标当即便抢先道:“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户部必须在三年之内,彻底的完善我大明宝钞制度。”

    “朝廷会另置衙署,开办钱庄,负责通兑宝钞之事。”

    听到这里,茹太素这才堪堪明白了过来,合着朝廷这是想拿着纸当银子花啊!

    茹太素激动的看着朱元璋说道:“陛下!前元之时,发行正统宝钞,那鞑掳胁大胜之威,迫使天下百姓皆用正统钞,那无异于明抢。”

    “前元之事,尚且历历在目,陛下岂能让大明重蹈前元覆辙啊!”

    还没等朱元璋开口,朱标先看着茹太素问道:“茹老部堂,父皇何时说过要重蹈前元覆辙了?”

    茹太素一头雾水的看着朱标:“太子殿下,难道这大明宝钞可以通兑金银了?”

    不料朱标却同样摇了摇头:“通兑金银,那像是沈家那般家财亿万的,岂不是掌握了我大明百姓命脉?!”

    “倘若如沈家那般的商贾,当真是铁了心的,要挤兑我大明,我大明要如何应对?!”

    茹太素彻底傻了,说了半天,你这不还是要明抢吗?!

    茹太素一时之间语无伦次,良久之后才看着朱标说道:“殿下,老臣愚钝,这,这跟前元正统钞,又有何区别?”

    朱标倒是从容不迫,旋即便淡然道:“区别就在于,我大明境内,一切粮、盐、铁,皆需以宝钞交易,互通有无!”

    话音刚落,茹太素整个人登时便愣在了原地。

    货币从来不只有购买力这一个价值!

    只要能够控制住足够刚需的锚定物!

    通货膨胀,其实也不过就是,内向膨胀。

    对于大明来说,这才是真正适合大明的路!

    可以见得,在未来的不久,大明势必会崛起一大批的商贾。

    届时,这些商贾们手里如果掌握了足够多的“大明宝钞”其实就等于说是,拥有了影响朝堂局势的能力。

    只要他们想,随时可以抱起团来,挤跨大明的财政!

    因此,大明的面前,从来就没有这条路可以走!

    摆在大明面前的,有且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选择朝廷可以彻底控制的锚定物,从而确保大明宝钞的流动性。

    作为一种货币,最为重要的东西,从来就不是所谓的币值!

    而是流通性!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只要他还有流通性,他就是等价物。

    至于具体等多少价,那是次要问题!

    大明现在远远还没有到,需要考虑币值的阶段!

    只要货币还在正常流通,就算是通胀上天又能如何?

    埃苏丹:勿c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