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抄家以后 > 愿景(大结局1)
    禅位一事短短几日就传遍天下,沈度等人希望程明熠能够即刻在宁城称帝,但被他拒绝。

    程明熠说日后还是应该定都建康,既然如此哪有在别宫称帝的道理。而且程家人还待在前朝官员驻守的彭城,并不十分安全,因此他要先去接了程家人再回建康。

    沈度等人想了想觉得确实如此,这些年都等了,也不在乎这一时半刻,若是这头登基,那边新帝的家人出了意外,必然会为天下笑。

    程明熠安排魏昭带人将废帝先行押回建康,旧朝百官、皇亲勋贵也一同带回,之后他带着剩余大军继续北上,向彭城出发。

    程明熠治军严明,自起义开始就下令三军,凡主动投降的城池不戮一人,军中将士不得侵暴百姓,同时程明熠所到之处皆开仓以赈贫民。

    占领建康之后,他颁布了更加严格的法令,戕害无辜者、劫掠盗窃者、里通外敌者、临阵脱逃者定斩不赦。

    故此从越州到建康再到宁城,百姓无不奔走相告,笑逐颜开。

    小皇帝退位的事情已经众人皆知,而且程明熠仁民爱物,既然大势已去何必再做无谓的抵抗,故此所经城池纷纷自觉打开城门。

    一个月后,程明熠率领大军抵达彭城。

    程家众人时隔几年,再次准备迁徙,返回建康。

    魏昭比程家人早半个月到建康,这会儿心情激动地等在城门口,心急火燎地想要见到家人。

    如今建康还有些混乱,魏昭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无暇分心照顾家人,因此魏家祖孙暂时还住在程家,等将来情况稳定了,再搬出去。

    程明熠给程家准备的宅子还是昔日的那座大将军府。

    自迁都以后,建康城中抢劫盗窃的情况很是寻常。因为唐家是出了名的富贵之家,便首当其中受害,损毁的十分严重,短时间内无法修复。

    程明熠便安排人将程家隔壁的宅子收拾出来给唐家人住,甚至还仿照着彭城中两家的样子,在花园的墙壁上开了个小门方便往来。

    车队先到的程家门口,程明熠打算亲自送唐家人过去,却被唐氏的父亲唐义庆婉拒了。

    因着他和沈氏的事情,这一路上唐家人对他都格外疏离气,打算划清界限的态度表现的再明显不过了。

    程明熠只能默默受着。

    唐义庆在大将军府的门口和程裕道别后,迟疑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我想带容容回唐家住。”

    众人面面相觑。

    唐家家风清奇,自新安郡主嫁到唐家以后,唐家就多了一条不许纳妾的规矩,从老侯爷,到唐义庆,再到唐氏的兄长,当真没有一个纳妾的。

    当日程家上门提亲,唐义庆就学着昔日江夏郡王的样子,跟程家提了要求,不许纳妾。

    当年的江夏郡王是有功于社稷的宗亲之首,而老南平侯出身不高凭借战功才得以封侯,所以这个要求才被皇上允准。

    但到唐义庆这里,他一个无所事事的没落勋贵,对着武将之首的程家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唐家其他人其实都是呆住的,实在不知道是什么给了唐义庆勇气。

    只是没想到,程明熠居然答应了这个要求,还说若是不放心,可以写进婚书。

    程明熠的话传到后院的时候,众人再次惊掉下巴,这还真是一个敢提,一个敢答应。

    昔日人人羡慕的一桩婚事,如今才十二年过去,程明熠没有纳妾,却有了平妻。

    所以这会儿唐义庆提出想接唐氏回家,在场众人都明白唐家这是不打算要这桩婚事了。

    但的确是程明熠背弃约定在先,程裕和崔氏也说不了什么,一时间,程家大门口气氛冷了下来。

    唐氏也没有料到父亲会在这个时候提起,在众人的静默中赶忙走上前,柔声对父亲说道:“阿爹,我走了孩子怎么办?”

    唐义庆皱眉道:“当然要带孩子们一起走,我们家又不是养不起,反正他还有别的孩子,到时候后娘进门,还指不定怎么欺负两个孩子呢?”

    唐氏不自在的轻咳了一声:“阿爹莫恼,这件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定下来的,反正两家相邻,随时可以商量。今日大家都累了,还是早些回去歇着,可好?”唐氏眼带央求地着扯着父亲的袖子晃了晃。

    唐义庆睨了这不争气的女儿一眼,摇着头离开了。

    程明熠冲唐氏笑笑,快走两步跟了上去,为唐家人带路。

    程家妯娌一开始有些奇怪唐氏的态度,她们相处多年,知道她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所以当她们听说三公子娶了平妻的事情后,还都想着怎么安慰她,不料唐氏没哭也没闹,只是和三公子淡了一些。

    唐氏说,程明熠能够再回来就已经是万幸了,其他的也就不重要了,再说沈家对程明熠可是救命之恩。

    这话她们倒是感同身受,若自己的夫君也能回来,那有什么事是不可原谅的呢。

    可明安仍然感到奇怪,她清楚三嫂的性情,就像唐家人那般,不会责怪三哥,但也绝不会当无事发生,所以她总觉得三嫂的态度平静得有些反常。

    要知道三嫂刚听说沈氏的事情时,虽然不曾说什么,但对三哥的回避是明显可见的。买来给三哥做衣服的布料一直束之高阁,她也没有再主动来打听过三哥的消息。

    明安还以为三哥来接他们的时候,两人会有不愉快,哪知道竟然没有任何动静,如今还表示愿意继续留在程家,实在不像她的性子。但这到底是他们的私事,明安也不好过问太多。

    程家被查抄以后,这里就一直封禁着,所以看到跟当年离开的时候相差无几的场景,大家百感交集。

    程裕一早就打定主意不问世事,到了建康之后,程家便以休养之名闭门谢。

    几日之后,唐氏的兄长唐子攸也从边关回来了。

    当初他是跟着韩晏一同去边关的,为了不坠南平侯府声威,他格外拼命,也确实立了不少战功。

    程明熠公布身份后,他主动前来说要切磋一番,程明熠自知理亏没有还手,唐子攸挥出的拳头最终也没落下就转身走人了。

    大军南下时他不肯去,执意留在边关。众人都笑他傻,送到眼前的不世之功他都不要。唐子攸不管别人怎么说,他是怎么都不想去为那个人出力。

    程明熠在彭城接到众人之后,派人给唐子攸送了信,他这才从边关返回建康。

    唐义庆虽然被唐氏暂时劝了回去,但是越想心绪越难平,等唐子攸回来后,二人一合计,就将程明熠特意留的小门给封死了,以示心中不满。

    自程明熠回到建康之后,就被再次催促尽快登基,他却只是淡淡道,还不是时候,有人没到。

    众人顿悟,看来这是在等沈家女儿,确实,没有皇后的登基大典总是少了些什么的。

    沈度原本是想让程明熠亲自去江州把她们母子接到建康以表重视,毕竟程明熠对原配一家的态度众人可都看在眼里,但他以政务繁忙推脱了,只派了一队侍卫前往江州,对此他心中甚是不满。

    现在看到程明熠的态度如此上道,沈度的心情也愉悦起来。

    沈氏还在路上,昔日的摄政王世子元晔却带着家人到了建康。

    元晔身为前朝皇族,身份有些尴尬。前朝的人如今都被软禁在建康城外的皇家别院,元晔到了建康自然回不了静安王府,于是一家人很是低调的住进了程府。

    当日明安收到摄政王府众人离开宁城的消息已经晚了,所以程诺也只打听到他们在离开晋州后就没了踪影,明安为此担心不已。

    后来还是韩晏到彭城后,告诉她元晔一家确实被小皇帝的人袭击了,好在元晔提前有所防备,程明熠也一早就派了人接应他们,所以他们已经脱险,只是暂时躲了起来。不过摄政王妃和元晔的一个庶弟却在那场袭击中丢了性命。

    这一次元晔和程明萱带着女儿先回来了,王府其余人还留在那里。

    元晔到建康的第二日,就被程明熠派人请到了朝堂上一同议事,此举让许多人不满,纷纷阻止。

    如今朝堂尚不稳定,元晔身为前朝皇族出现在这里,实在是不太妥当。

    程明熠却道,他信任元晔,而且元晔理政经验丰富,如今朝政一团乱麻,需要尽早梳理完毕才好。

    程明熠语气坚定不容反驳,众人无可奈何只能接受。

    元晔态度始终不卑不亢,对于众人的排挤视而不见,只专心帮着程明熠处理政事。

    程明熠确实如他所说那般,对元晔十分信任,无论什么都没有隐瞒;而元晔同样极其尽心,不管多麻烦的事情交到他那儿,都不会推脱。

    韩晏原本没有事情做,程明熠听说他终日围着明安转,而自己连用个膳都不能安生,心中有些嫉妒,就将组建禁军的重任交给他了。

    韩晏本想推辞,他忙着准备婚事,哪有时间去管禁军,可程明熠只一句话就让他把不满咽了回去。

    程明熠说:“朝政稳定以后,明安的婚事才能办。”

    至此,大家都忙了起来。

    在程明熠抵达建康三个月后,沈度的女儿沈珍终于带着孩子姗姗来迟。

    原本从江洲到建康不需要这么长时间,但这位沈家小姐格外娇贵,每日只走两个时辰,而且太热了不走,起风了落雨了也不走。

    队伍中的都知道,那很可能是未来的皇后和太子,纵使心有不满,也只能小心伺候着。

    沈度派了好几回人前来催促,都被沈珍打发了回去,说是太过于着急,就显不出自己的尊贵了。

    但沈度总是担心夜长梦多,恨不得马上将一切落定才好。

    只是沈珍不愿意赶路,沈度也无法亲自过去催,其他人又都奈何不了大小姐,所以最后用了这么久的时间才到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