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
清心堂。
“小主。”惜若嘴里哈着冷气,搓着手,走了进来,“过年的份例送过来了,小主要清点一下吗?”
“不用了,”柒玥盯着桌上的东西,连头都没有抬一下,“你与悦若和内务府对好账就行了,我不是说过,不必我事事过问的吗?”
柒玥面前的案桌上,摊开了几张洒金红纸,正在写着什么。
“小主,今年的份例可比不上去年呢。”惜若撇了撇嘴巴。
“你呀,”柒玥放下了笔,抬头看向惜若,无奈的说道,“虽然去年我只是一个答应,但是到底有姐姐在,明面上的份例,再加上私下里的份例,到底不少呢。难不成还怪内务府今年没给我补私下份例吗?”
“小主,奴婢不是这个意思,”惜若摇了摇头,“奴婢是说,宫里所有妃嫔的份例,同等级的,都要比去年少不少呢,也不知道内务府是怎么办事的。”
“怎么会这样?少了多少?”柒玥一听,察觉出不对劲,眉头紧锁的问道,“皇太后那里呢?贵妃那里呢?”
“每份都少了三成,宜妃娘娘宫里先去的,一听不乐意了,回去禀告,宜妃娘娘去内务府,还把内务府骂了一顿,说是内务府仗着是贵妃娘娘的人,对她们克扣不平,最后也没领成,不仅宜妃,其他宫里也不少人怨声载气的。奴婢听说,还是贵妃娘娘亲自去内务府领了份例,并拿自己的份例把太后娘娘的那份补成去年的份量,送去了宁寿宫,宫里也安稳了下来,宜妃才又派人去拿了份例。”
“也不怪后宫诸人不满,”柒玥走离案桌,坐到了桌边的椅子上,“每年的份例即使不比去年多,也到底是一样的,今天少上了三成,也的确有点引人不满了。”
“可即使这样,宜妃娘娘那样闹腾,也是不合理的,宜妃这样做,落了贵妃的面子不说,也是向皇上抱屈呢。”惜若很是不喜欢宜妃的做派,“贵妃娘娘是皇上亲选的贵妃,执管六宫之权,贵妃娘娘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那是因为别人知足的太少了。”柒玥自嘲的笑了笑,“好了,不管别人了,进宫几年了,我还从未参加过除夕宴席,明晚就是除夕了,还是把我的宫装首饰准备好了,你肯定是要陪我一起前去的,至于清心堂的其他人,你回头取三十两银子给悦若,让她提前置办好了,不论咱们清心堂,这承乾宫的都备上。”
“小主是连着清语轩也一起吗?”惜若好奇的问道。
自从添禄轩和永安阁清静下来,这承乾宫也就清心堂和清语轩两处有人了。
“嗯,一起备上,”柒玥点了点头,随即又反应过来,“但别聚在一处,清心堂和清语轩各自聚在一处,回头巡逻的人还以为咱们承乾宫懈怠了值守。”
“是。”惜若应了下来,“皇上到现在还没说要在哪里办除夕宴会呢。”
“不论在哪里,总归不会不办的。”柒玥笑了笑,“咱们只管等着通知就是了。”
柒玥到底没有等来通知……
翊坤宫。
“娘娘,娘娘。”如意疾步走进了正殿,脸色也有些焦急。
“怎么了,十一阿哥来了?”宜妃一听,连忙站了起来,半迎了下去。
“不是,”如意摇了摇头,“娘娘,皇上来了。”
“……”宜妃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如意的话音刚落,就听正殿门口传来太监的唱声,“皇上驾到!”
宜妃抬头去看,便见玄烨已经抬步跨进了门槛。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宜妃连忙请安。
“起来吧。”玄烨立定,脸上不是太好的对宜妃说道。
“皇上快上座,如意去沏茶来。”宜妃笑盈盈的站好对玄烨说道,又吩咐如意去沏茶。
却不想玄烨摇了摇头,冷冰冰的说道,“不用了,朕说几句话就走,就不用麻烦了。”
“……”宜妃脸色一下子就白了,问道,“皇上要说什么?”
“朕和贵妃商量了一下,十一阿哥还是留在启祥宫吧,由敬嫔照顾,就不回这翊坤宫了。”
“为什么?”宜妃不可置信的问道,“难道就因为今日臣妾落了贵妃娘娘的面子,贵妃娘娘就要这样对臣妾不成?”
她努力了那么久才让皇上同意,接十一阿哥回翊坤宫,难道就因为贵妃娘娘的几句话,她就要这样被对待吗?
“怎么?”玄烨冷哼一声,“哼,你还能以为自己今日在内务府一事,没错不成?”
“臣妾……”宜妃哑了哑口,有些不知道该应还是该否定。
应了,就是证明她今日所做一事错了,还是她自己承认错了。
可反驳……皇上和贵妃决定了的事情,她再继续反驳,于她自己不利,于十一阿哥不利!
“好了,”玄烨瞥了宜妃一眼,“朕也是从储秀宫出来,回乾清宫经过你这里,才进来告诉你一声罢了,你质疑贵妃的决定,难不成还继续质疑朕的决定不成?”
“臣妾不敢。”宜妃喏喏应了下来。
“哼,不敢就好,”玄烨冷冷的看向宜妃,“你以为今年的份例是贵妃私自减少的吗?没有朕的允许,她会做那样的决定吗?朕有的时候都怀疑,聪明的宜妃会看不出来?还是借此来表达对朕的不满?”
“皇上!”宜妃一吓,连忙跪了下来,“臣妾没有,臣妾没有。”
“有没有,你自己心里清楚,”玄烨挥手打落了宜妃拉住自己衣摆的手,“朕警告你,有的时候,收敛一点,对十一阿哥没有坏处。”
说完,玄烨转身走了出去,也不管还跪在地上的宜妃。
皇上一走,宜妃就瘫坐在地上,如意去扶了半天都没扶起来。
“娘娘,皇上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宜妃苦笑起来,“不过是本宫今日落了贵妃的面子,皇上替贵妃来跟本宫算账来了。”
“皇上对贵妃她……”如意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问道,“皇上这般护着贵妃,会不会是想立贵妃为后啊?如今中宫悬空已久呢。”
孝懿皇后虽然才薨逝不过半年,可到底是只做了一天的皇后,那坤宁宫无主已经十二年了。
“本宫不知道,”宜妃一听,眼神也有些深讳不明,“若皇上真有这样的打算,那么钮祜禄氏要一门同出姐妹二后了。但就算皇上想,太后也不一定会同意吧?”
“可是,今日贵妃还把自己的份例给宁寿宫的添齐了,也不是没有讨好太后的意思吧?”如意提醒道。
“本宫猜不透,”宜妃摇了摇头,咬了咬牙骂道,“好一个安佳氏,她这是把本宫的十一阿哥扣在启祥宫,当自己的亲儿子不成?”
“娘娘放心,”如意有些鄙夷的说道,“敬嫔不敢对娘娘不敬,她不过是顶着照顾十一阿哥的名义,十一阿哥迟早会回到翊坤宫的。到时候,敬嫔还不是随便娘娘你来处置?”
“你说的没错,这次姑且让她一回,等这次的事情了了,本宫再找她算账!”宜妃恶狠狠的说道。
除夕。
柒玥正捧着一本书在看,余光中是准备好今日夜宴的宫装,颇有些喜庆的颜色。
也不知道今日是怎么回事,宫里迟迟没有消息传来,倒是让她心里有些惶惶。
用过午膳,柒玥也没心思午睡,才坐了下来看会书。
还没看几页,就见惜若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小主,小主。”
“怎么了?”柒玥连忙放下手中的书,有些好奇的问道,“出了什么事?”
“乾清宫那边闹了起来。”
“乾清宫?”柒玥一听,一下子站了起来,“怎么回事?”
“奴婢也是打听着今晚夜宴的事情,听人说的,说是不少大臣都在乾清宫门口呢,请皇上安排夜宴的事情,但好像皇上打算取消今年的除夕宴会呢。”
取消宴会?那可不是小事情!
自古除夕宴会,是比万寿节还重要的节日,也是与民同乐,辞旧迎新的重要日子,皇上要取消,也难怪大臣们要反驳了。
“小主,怎么办呀?”惜若担心的问道。
“我也不知道,”柒玥摇了摇头,随即想起来问道,“太后那边有人去通知吗?”
“奴婢不知道,要不奴婢去打听打听?”惜若有些疑惑,告诉太后做什么?
“让悦若去吧,你赔我去乾清宫走一趟,咱们离的远一些,也看看是什么情况。”说着,柒玥往门外走去。
乾清宫。
玄烨坐在龙椅上,脸色有些深沉,看着殿下大学士伊桑阿等人,不耐烦的意思显露无疑。
“皇上,取消除夕宴会,万万不可。”伊桑阿还是硬着头皮将自己的意思重复了一遍。
“有何不可?”玄烨冷笑着说道,“直隶一带,如今都不知道能不能吃饱,这个年能不能安稳过过去,朕还要在这里大肆挥霍不成!”
“可是,咱们哪怕弄的简陋一些,也不能取消除夕宴会啊。”伊桑阿继续说道。
没办法,伊桑阿之所以被众大臣推出来,作为主话人,还是因为前两天伊桑阿经手的赈灾事宜办的让皇上满意。
其他人也知道在这个关口,会惹怒皇上。
“既然大学士说的简陋一些,那就简陋一些,”玄烨不再怒斥,嘲讽的笑了一下,随即吩咐陈青平,“陈青平,今日内务府也没有采办夜宴用的食材,现在让他立刻去采办。”
见皇上安排了下去,大学士伊桑阿松了口气。
“皇上按照什么规制采办?”
陈青平瞥了一眼大学士,心里暗道,大学士,有些事情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
果然……
“规制?就按照赈灾施粥的标准吧,布袋装粥,不漏。”
布袋装粥,不漏?
殿下的众大臣,傻了眼,皇上这是打算晚宴用粥来招待他们,还是赈灾标准的粥?
那……
“皇上,这……”大学士伊桑阿,一听有些讪讪,“这也太……”
“怎么?”玄烨挑了挑眉,“大学士是瞧不上这一碗粥,还是什么意思?”
“皇上,臣没有别的意思,臣以为,除夕宴会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咱们不能破坏,”大学士伊桑阿说道,“臣也从来没听说过,一碗粥便成一次宴会的。”
“你们!”玄烨气的将面前的砚台摔了出去。
“皇上息怒!”殿下众大臣都跪了下来。
嘴里说让皇上息怒,可如今的举动,却依旧是想让皇上还是举办宴会的意思。
正双方僵持着,门外的太监唱道,“皇太后驾到,贵妃娘娘驾到!”
玄烨一听,也不由得一愣,没想到乾清宫的这点事情,也惊动了皇额娘。
只是,皇额娘来了能做什么?
疑惑归疑惑,玄烨还是起身迎了出去,“皇额娘怎么来了?”
“哀家听说乾清宫挺热闹的,就来瞧一瞧。”太后余光瞥了一眼殿下跪着的大臣们,“也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呢,哀家是不是打扰你们了?”
“没有,儿臣正和他们商量朝中事宜呢,额娘若是有事,儿臣就陪皇额娘去偏殿吧?”玄烨将话题绕过了这件事情,不想给皇太后添烦恼。
可有些不这样想。
“太后娘娘,”大学士伊桑阿被身后的几人抵了几下,开了口,“皇上要取消今日除夕的宴会,臣认为不妥!”
“不妥?”太后一听,看向了伊桑阿,皱着眉头说道,“有什么不妥的,哀家以往常听到有官眷抱怨,说除夕中秋,家中不得团聚,皇上此次取消宴会,也正好圆了你们家中人的心愿,哀家倒是觉得挺好的。”
“可是,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一旦坏了,怕是于情于理都不合啊!”伊桑阿还想挣扎。
“皇上之所以取消宴会,是为了直隶一带的百姓,哀家想着,老祖宗绝对不会责怪下来的。”皇太后冷冷的说道,“若真的有什么责怪,那就责怪哀家好了,哀家是大清的皇太后,赞同皇上的决定,理所当然!承担老祖宗的惩罚,也是哀家作为皇上的嫡母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