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等开了年就考虑,”云舒神色平静,并未有不悦。
大林氏这才放心地又道:“我看你在泉州待着也没什么不好,若是你愿意嫁到这边来,舅母可以帮你留意着。”
她虽然喜欢泉州,但从未打算下半辈子都留在这边。她拒绝道:“等我出嫁后,侯府便没了主子,我想留在京中时时照看着。”
她都做了决定,大林氏也不好再劝,便道:“行,到时也让你和表哥多接触些公子哥儿,若有合适的,可以跟你提上一提。”
云舒笑着道了谢,大林氏心中却有些惊奇,面前这姑娘不到十四,谈起亲事来落落大方,丝毫不见羞涩,也不知是不明白还是看透了。
送走了大林氏等人,秋菊去收衣裳和首饰,抚着裙摆上的珍珠啧啧道:“小姐,大夫人对您真好,这一件衣裳怕是比寻常五件还要贵。”
冬生轻声道:“那是小姐能帮到表少爷,以往就没这样的好事……”
“小姐本来就打算帮表少爷,没这些礼也会帮,如今得了礼,不正是帮到了人,又被人记挂着吗?”
秋菊背着手摇头晃脑,“只要是人就有私心,只要不损人便不妨事。我之前还听说有的人家觉得亲戚间帮忙就是应该的,不仅不会感激,还觉得帮少了呢!”
云舒惊讶地看了她一眼,秋菊以往对这些事可看不透,“你从哪儿听说这些的?”
“夏清姐姐跟我讲的,她说到了外面,见到许多府中见不到的人和事。有的让人感动的想掉泪,也有的让她气得牙痒。她说我们命好,得了小姐的庇护,要多听多看多想。”
这些日子都是秋菊在两头传话,也不曾见过夏清,没想到都如此出息了。云舒赞了声,“说得好,看来还是市井中能锻炼人,之前跟你们说多少次也不见你们记在心上。”
冬生俯首,“奴婢以后也会多听多看多想。”
只有秋菊一脸茫然地转头问道:“小姐以前讲过吗?”
云舒一下子被她逗乐了,刚刚还夸她,现在就露馅了。她摇了摇头,“以前讲没讲过不打紧,以后记住就行了。”
“是,那小姐,这些衣裳收到哪里,过几日新年里穿吗?”
云舒看着那些衣裳想了想,大舅母特地送过来,不穿倒拂了她的好意。只是也不能穿太打眼的,缠枝纹这件只用米粒大小的淡粉珍珠点缀,府里的女眷们都曾有这样的装饰。
她指着那件道:“这件留着,其他都放进柜子里,头面也不必戴了,倒是取一支簪子即可。”
因着萧清和不在,吴氏又怀着身孕,今年的春节便没有大办,只是全府一起用了晚膳、守岁,又热热闹闹地分了压岁钱,大家便忙活起自己的事来。
两位舅母和表嫂们都要回娘家小住,萧冉也在初二这日回来陪了老太太一整天,府中的人一拨拨来又一拨拨离开。
相比之下,整个府中云舒最清闲,她只需要偶尔出去见见,其他时间便在汀兰小筑中收拾箱笼。
到了初五,老太太那边却传信过来,说俞夫人要见她。
云舒忙重新梳妆,穿戴整齐后去了松鹤堂中。因着俞巡抚是泉州最高位的官,俞夫人亲自来萧府也是第一次,她进去时就见所有的女眷都前来拜见。
俞夫人一身海棠红联珠纹湘裙,端坐在老太太身边,见她进来便笑着打量了一番,“舒姐儿又长高了些,倒比上次见时又张开了许多。”
老太太也笑道:“可不就是,来这边一年,没见身上怎么长肉,全长个头上了,累得她大舅母两月就得让人给她裁一次衣裳。”
云舒有些委屈地瘪了瘪嘴,“外婆可是嫌舒姐儿银子花多了?那以后我少穿两身衣裳便是……”
厅中一片笑声,气氛倒是缓和了不少。
老太太指着她笑骂:“你这丫头,什么好的都用了,得了便宜还卖乖,说这话也不怕你大舅母寒心?”
云舒挨着吴氏坐下后,朝着大林氏眨了眨眼,“大舅母最疼我,自然不会介意的。”
众人又笑了一圈后,俞夫人才说起正事,“听说你年后准备回京?日子可定了?”
“未曾,不过要赶在三月之前到的。”
“哦?”俞夫人问道:“可有什么讲究?”
大林氏笑着接过话去,“杜尚书府的四小姐与舒姐儿是手帕交,她的亲事定在四月初。想来她们小姐妹一年未见了,有许多话要说。”
她神色中颇为自豪,俞夫人也惊讶地又打量了云舒一眼,“是吏部尚书家的欢姐儿吗?”
云舒点点头,“正是。”
“我虽夫君离京前有幸见过几回,那时她才四五岁,身子有些弱……没想到一晃就要成亲了。”
可能是身体渐弱,萧老太太这些日子听不得跟年岁有关的话题,当下也是一脸感慨,“可不是,您和俞大人都在泉州十年之久了。”
俞夫人瞧她伤感,连忙也转了话题,“我家那个混小子也准备去京中,今儿个主要是问问舒姐儿要不要一起走,也好有个照应。”
萧家的两位舅舅和表兄们开了春就要出海,云舒不好耽误,正发愁回去时的安全。因此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若是能和俞秉泽同行,萧家便不需要再派人相送,她也省却了很多麻烦。
“不知俞公子何时启程?”
“他这次去是进国子监,要赶在二月初开学,因此时间上可能有些紧张,过了元宵节就要出发了。”
是了,俞巡抚是二品大员,自然可以送子弟到国子监进学,还可以直接参加春闱,不必像萧清和他们一定要考过乡试。
她算了算时间,还有十日左右可以收拾东西,对她来说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