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这两大车点心,他扶额道:“把这些都拉到院子里去交给管家,让他看着给各府送,记得说点心是我瞧着好单独送的。”
“公子,这十二匣子也送过去吗?”
万一这是纪云舒交待单独做的,他再转手送给别人着实不好。俞秉泽有些头痛,想到几个损友的交代,叹了口气,道:“这些带上跟我走。”
他带着人走到正院,理了理发冠,伸手接过两匣子点心,保持挺直的身姿往里面走。
两个小丫鬟笑着行礼,“少爷万福。”
俞秉泽手上不空,朝着后面道:“赏!”他身后的小厮赶忙抓出两锭碎银塞到丫鬟手中。
小丫鬟笑着谢了赏,轻声道:“老爷今日休沐,此时还在屋内。”
俞秉泽点了点头,随她走到屋外,就有嬷嬷特地从屋内打起帘子来迎他,“少爷万福,刚刚夫人还念叨您呢。”
他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走了进去,只见桌上刚摆好碗筷,父母亲还未坐到席上。
俞秉泽悄悄探了下脑袋,就听到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站如松坐如钟,歪歪扭扭的成什么体统?”
他赶忙站直了身体,朝着走来的俞巡抚行礼道:“父亲早。”
一个身着绛紫色襦裙的妇人轻嗔道:“泽儿难得这么早来,你又这么凶做什么?”
俞秉泽一瞧见他娘,神色放松了不少,几步走到她身边,嘴里亲热地喊着,“娘,今日穿得这样好看,是要出门吗?”
俞夫人眼睛眯了眯,笑道:“等下你父亲的几个同僚要来,娘要和他们的夫人说说话。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
俞秉泽小心地扶着她坐到桌子旁边,打开点心匣子,“前几天城里开了家点心铺子,我尝着味道比府上做得还要好,就带过来给您和父亲尝尝鲜。”
俞巡抚肃声道:“一大早府门前闹哄哄的,原来是你弄出来的?”
“咳,我也没想到有那么多……不过这点心肯定要当天的才好吃,大早上送过来不是正好么?”
俞夫人柳眉轻蹙,“你连城里新开了家点心铺子都知道?”
“瞧瞧他这样子,真是慈母多败儿!他要是将这份心思花在学业上,三年前就中举了!”
听到他又拿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出来说,俞秉泽连忙解释道:“那铺子是清和的表妹和予辰兄的妹子合开的,我们几个关系本就要好,人家开铺子前还送了点心给我们吃,帮点忙不是应该的吗?”
他瞧了眼俞巡抚的神色,又嘟囔道:“再说了,娘不是不爱吃这南边的点心吗?正巧店里也有几样京中的点心,带过来给娘尝尝,说不定娘会喜欢呢!”
俞夫人笑着拿起一块尝了起来,“喜欢,泽儿送的娘都喜欢。”
俞巡抚冷哼一声,“他这孝心只怕也才到了片刻……刚刚管家来报,说是每个府上都能送六盒。”
俞秉泽有些狼狈,神色尴尬不已,“那个,新店开张不容易,而且这钱也不是我出的,是清和跟文鸿出的。”
俞府要送的节礼至少也有二三十家,俞夫人算了算数量,惊讶道:“你们到底买了多少匣子?”
“一百八十匣,这十二匣子是单送的。”
俞夫人打趣道:“原来你拿来的这些都是别人送的。”
俞秉泽脸色微红,朝她坐过去几分,“娘,这次是孩儿做的不妥。您看喜欢吃哪样,我等下单独去给您买回来。”
“我一直盼着你能读书出人头地,没想到你俞公子的脸面就是这样用的。”
听到父亲叹息,俞秉泽缩了缩脖子,“父亲,他们平日里都极照顾我,当时都那样拜托我了……这铺子的点心真的好,我才愿意给她们打这个名头的。”
俞夫人满眼笑意,点了点他的头,朝着俞巡抚柔声道:“孩子都拿回来了,你就别说他了。这芙蓉糕比我在京中吃的口感还要细腻,真的不错,你也尝尝?”
俞巡抚这才捡起糕点咬了一口,“下不为例。”
俞秉泽瞧他眉头舒展也暗暗松了口气,这关算是过了,真要跟他们几个多讨些好东西才行。
俞夫人知道他的心思,在招待各位夫人时就专门拿出了这些点心。因着盒子做工精致,点心味道和样子又都是泉州独一份的,诸位夫人留意了白棉纸上的“怡春堂”字样,离了俞府便差人去买。
从下午起,怡春堂的生意就不只是那些小户人家了,很多贵人都派人来订,人带人的,夏清和几个厨娘愣是一整天都没闲下来。
晚上掌柜的算好账册,让秋菊带回萧府。云舒和春迎一起仔细地盘算了账目,这一日将近七成的单子都是各大府第的,看来果然是俞秉泽订的点心起了作用。
次日下了学,云舒带着账册找萧老太太,跟她讲了俞秉泽订了一百八十匣点心的事情。
萧老太太心中微沉,面色却不显,“这事儿八成是你和表哥的主意,我等下见了和哥儿问问,这样的人情可欠不起。”
“我也是这样想的,先不说还人情,俞巡抚可是一方父母官,若是让人牵扯出什么来就不好了。”
老太太瞧着身量纤长,已经出落的极好的云舒,想了想,“你是个聪明的,能看清楚里面的弯弯绕绕。这件事目前来看是不会被拿了话头的,只是日后却不能再接了。”
她本来拿着单子就觉得不妥,可是店铺刚开,夏清热情又高,她自己也贪心了些,最后还是如此做了。
老太太也看出了她的心思,云舒微窘,“不会有下次了,外婆放心。”
等她走后,老太太盯着门口瞧了半晌,淡淡的叹息声传来,“嬷嬷,你说和哥儿是什么意思?”
李嬷嬷也是眉头轻皱,“这……恐怕还是要问四少爷才好,若是真有什么心思,也好早做打算。”
老太太起身往内室走,步伐沉重而缓慢,“他自小就是个主意大的,就怕问了也不会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