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正挽着皇后的手,悠哉地游园,头也不回,却冷不丁冒出一句,
“陈洪,你有事要跟朕说吧。”
其实朱元璋心里很明白,小太监这个时候跑来汇报,一定是急事。
陈老太监诚惶诚恐,
“老奴这不是害怕打扰了皇上游园的兴致。”
朱元璋笑道,
“朕今天这园子逛得也差不多了,心情大好,不过还是国事要紧啊,
这满园的春色就留到下次再赏吧。”
陈老太监作揖道,
“皇上心系国事,当真是万世明君。那老奴就说了……”
“有人借着推行诏令的名义,在州府的贵族乡绅们那里大肆敛财。这是黄州府官员的举报信。”
陈老太监将信交给朱元璋,
朱元璋只看了两行字,便大怒道,
“这些畜生真是好大的胆子!朕的国库里还落着亏空,
这些混账居然敢借着新政的名义敛财!真是反了他们了!”
“传朕急诏,太子近来身体好转了不少,传太子入宫,还有六部的官员,朕都要见,
今天不讨论出结果,朕就要这些书架子好看!”
朱元璋心知肚明,先是在军队中大规模推广火器,又在全国范围内铺设水泥路,
又要推广诏令,国库已经落下了巨大的亏空,这笔钱没那么容易补上,
这些官员居然还敢贪,简直就是厕所里点灯,找死!
很快,朱元璋急召之下,议事厅里六部的十几名官员,还有太子朱标尽数到场,
大臣们都焦急地低声议论,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朱元璋接到的,是黄州府官员向锦衣卫递交的举报密信,不通过任何的朝廷关节,
官员们当然无从得知,朱标也是一脸茫然。
很快,朱元璋到场,议事厅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在等着皇上说话。
朱元璋怒目而视,扫视了一圈,终于厉声道,
“今天我就不拐弯儿抹角了,叫你们来是有件大事。”
“我接到了黄州府官员的秘密举报,杭州府和苏州府等多地的官员,借着推广诏令的名号,
向各地的大族乡绅们大肆敛财,乡里贪墨横行!”
六部的官员们全都瞪大了眼睛,他们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如此着急地召集这么多人,
这确实是足以震动整个官场的大事。
“你们听明白了吗?涉及贪墨的官员众多,如果不是底下官员的密报,朕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
朱元璋怒火中烧,一巴掌将面前的茶杯拍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
朱标低垂着脑袋一言不发,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种问题朱元璋一定会亲自下场解决,还轮不到他来说话。。
“朕就不明白,大明律已经如此严苛,为什么底下的官吏还是胆大包天,非要朕动这杀心,
自己丢了性命,你们才满意是吗!”
的确如朱元璋所言,洪武朝对官员贪墨的惩罚已经非常的严苛了,甚至动辄就要被诛灭九族。
可也正是因为朱元璋对官员们的过分约束,官员们的薪酬过低,
导致洪武朝的官员贪墨现象始终存在,官场之~下暗流涌动。
不少高层的官员们对此都心照不宣,可就算这样,明目张胆地在地方贪-墨,
也实在是太胆大包天了。
“朕今天召你们来,就是要你们说清楚,这件事-该如何解决?”
议事厅里再次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死寂,官员贪污的解决办法当然好提,该抓的抓,
该杀的杀,以朱元璋的性格,怎么可能会在这种事情上手软。
可现在朱元璋的怒火正盛,要是谁说的话出了一点儿问题,撞在枪口上,
那不是要当场被拖出去砍头?
冰冷的气氛持续了一阵儿,眼看朱元璋就要爆发,还是朱标站出来说话,
“父皇,儿臣认为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并且涉及的地方官员众多。事不宜迟,您应该立即派人查办。”
“并且要在各地的州府同时行动,不能给这些贪污的官员们任何反应的时间。”
朱元璋闻言,微微颔首,
“太子说得在理,这件事必须速战速决,不能给底下这些官员们勾连串通的时间。”
“没错陛下,您即刻下令,兵部和吏部马上整饬人手,三日之内就能到达底下的州
府。”
“太子的处理方式得当,这件事的真相应该很快就能水落石出了。”
官员们纷纷附和,同时目光焦急地等待着朱元璋作出决定。
朱元璋捋着下巴上的胡须,思索片刻之后怒道,
“朕真是白养了你们这么一群酸腐的书袋子!朕不知道要速战速决,如何能急召你们入宫?”
大臣们一下又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被眼前这些白吃俸禄的家伙气得气不打一处来,
“罢了,全都给我滚蛋。今日之事,你们谁要是敢给朕泄出去一个字,可别怪朕手下无情。”大臣们琢磨不透朱元璋的想法,这件事的解决方式,太子朱标已经说得很清楚,
既然如此,又何必再讨论下去。
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不应该直接派出各路人马,将州府上的官员押解回京,满门抄斩!
今天这状态实在反常。
不过皇上已经发话了,大臣们也只能怯生生地作揖退场。
朱标知道父皇还有其他安排,安静地站在一旁等待,一直到所有官员全都离开,
朱元璋才道,
“给朕和太子备轿,去睿王府,要快!”
朱标心下一惊,父皇如此决定,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他只是没想到,父皇选择信任炽儿,竟然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陈老太监立即备轿,不过为了隐蔽行踪,特地降低了规格,
只有四个皇上随行的轿夫抬轿。
轿子停在睿王府门前,没有人下轿子,轿夫将一块玉佩递给管家,
少顷,睿王传话,让轿夫将轿子抬进府里,同时遣散了府中的所有杂役和工匠。
朱高炽亲自到轿前迎接,
“皇上和太子殿下大驾,炽儿有失远迎,还望皇爷爷莫要怪罪。”
听到了睿王的回话,朱元璋和太子朱标才放心地走出轿门,
不过这次,朱元璋一反常态的没有跟皇孙儿闲聊,而是直接快步走进书房,
朱标紧随其后,表情严肃。
见此情形,朱高炽心里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看来这是出大事了。
朱元璋白天到访,不顾礼节,更有可能丢了面子,
………………
也要来见自己,一定是出了大事。
喜欢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世子的非凡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