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 第180章 是,臣等这就出发!
    见金忠不敢多说,朱高炽微笑着道,

    “你我都知道,是什么人在背后捣鬼。那些豫州府的考生不过就是些尚未见过世面的读书人,

    能鼓动这些考生公开反对诏令,一定是当地的士绅大族,那你觉得这些人要如何安抚呢?”

    金忠一下愣住了,睿王殿下指出了最根本的问题,朝廷和这些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根本没法调和,

    他们现在敢指派应试的考生出来闹事,就是要造个声势出来,

    让朱元璋意识到,这些大族对诏令的不满。

    “那依您的见解呢?”

    朱高炽随手在纸张上写下几个字,拿给金忠,

    上面工整地直书四个字,

    “雷霆手段!”

    金忠只觉得脑后一阵湿润,难以抑制地冒汗,

    两人都心知很可能隔墙有耳,所以朱高炽也不再做过多的解释。

    “放心吧金长使,对豫州府的事情,皇爷爷自有定夺,你只需专心讲学就好了。”

    “属下明白,多谢睿王殿下开导。”

    金忠赶忙双膝跪地,叩谢睿王,心中却也多了几分不安。

    其实道理朱高炽想得很明白,既然矛盾不可调和,推行政令又迫在眉睫,

    以他这位皇爷爷的性格,必然会第一时间动用雷霆手段,该抓抓,该杀杀,

    总之一定不能让那些地方上的乡绅大族们达到了示威的目的。

    至于是否会有人造反,朱元璋根本不会担心这种问题~,

    政令要在全国推广,朝廷就一定要做到寸-步不让。

    如果豫州府的乡绅大族真敢揭竿而起,那正好满足了朱元璋杀鸡儆猴的-需要。

    看着金忠脚步飘忽地出门去,朱高炽只是自嘲地笑笑,

    这还没开始,就已经弄得人心惶惶,看来这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制度,

    推广起来还真没那么容易。。

    朱高炽想起前世记忆里那位推广了这一揽子制度的劳模皇帝,

    后世却落了个暴君的评价,实在是令人唏嘘。

    好在现在还是洪武朝,还没有敢那样议论朱元璋,

    否则那本《大义觉迷录》怕是要直接换成灭门的家谱。

    朱高炽收敛了心思,专心手头上的工作,只要水泥路能在整个大明朝铺开,

    官绅一体的政令也能推行下去,

    接下来他能拿出来的东西,一定能带着整个大明朝起飞。

    …………

    南京城,

    皇宫大殿。

    半个时辰以前,

    陈老太监手捧着豫州府传来的急报穿过大殿,一路小跑冲进朱元璋的书房,

    即使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也不敢将手里的奏报交给其他太监传递,

    陈老太监很清楚,这样的急报必须亲自交到朱元璋手里,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能获得皇上信任的重要原因。

    朱元璋正在批阅成摞的奏章,不出所料,

    从“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诏令颁布,各地方的问题不断,

    政令施行的阻力可见一斑。

    不过朱元璋此刻的内心,却并未因此迁怒于自己的皇孙儿,

    反倒是一阵欣喜。

    从大明朝建立以来,朱元璋颁布里繁琐的制度,就是为了约束手下的官员,

    限制那些乡绅地主的财富积累,巩固自己的统治。

    洪武朝的政令多如繁星,朱元璋自以为已经做到了很好,

    也许真如自己当初所愿的那样,他要与民休息,要让大明朝富足强盛。

    朱元璋以为,他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大明朝也会像以往的朝代那样,

    迎来一个开明的盛世。

    直到诏令发布,那些地主和乡绅们,还有各地的地方官,就像是被踩到了尾巴的猫,

    疯狂的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对他们来说,

    那些贵族的权力,代表着家族的荣誉,更能够积累大量的财富,

    现在朱元璋居然想凭借一纸诏令,就来撼动他们手里的贵族权力,

    他们当然要做出反抗。

    就像隐藏在水下的旋涡,朱元璋投出的石子终于激起了大片的水花,

    让水面之下的妖魔鬼怪无处遁形。

    “真是一帮虫豸,终于坐不住了。”

    朱元璋感叹了一句,用红色的毛笔在奏折上批下了“照例执行”的字样。

    好在这些士绅们还没有疯狂到敢公开反对,多的都是在拖延着地方官收税,

    想要模糊诏令的边界,朱元璋当然不可能纵容这样的行为。

    “陛下陛下,豫州府的急报!”

    陈老太监在跑断气之前说了最后一句话,将奏报递到朱元璋手里。

    接过奏报,朱元璋瞪大了眼睛看着上面的几个大字,

    “豫州府生员集体罢考,反对推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诏令!”

    朱元璋一拍桌子,大喝一声,

    “反了他们了!这些乡绅地主什么时候变成流氓地痞了?居然敢公开跟朕叫板!”

    “圣上息怒。”

    陈老太监赶忙跪地,天子之怒谁都承受不起。

    朱元璋大手一挥,“去给我召汤和邓愈,还有太子进宫,朕要即刻议事!”

    “是。”

    陈老太监不敢怠慢,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出朱元璋的房间。

    很快,汤和邓愈的车驾都已经停在皇宫前,太子朱标则早一步到达宫门,

    汤和邓愈两人先是互相行礼,又一同拜见太子,

    “太子殿下,这么晚了皇上急召我们来,是什么事啊?”

    邓愈赶忙拦下汤和的话头,

    “别问了,想来大概是推行诏令的事情,最近各州府衙门状况频出,

    都在等皇上批复呢。”

    太子朱标也马上道,

    “两位将军快走吧,既然是急召,去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说罢,三人快步朝宫中去。

    尽管表现得十分镇定,其实朱标心里也一样没底,

    汤和邓愈可都是朱元璋手下的虎将,父皇若不是要动兵刃,

    绝不会大晚上急召两位武将进宫。

    议事厅内,朱元璋正襟危坐,脸色铁青,明显是胸中有滔天的怒意,

    三人急忙拜见之后,都在等待着朱元璋发号施令。

    朱元璋先是侧目看向朱标,

    “老大,我先问你那豫州府在任的布政使是谁?”

    朱标想都没想,

    “回父皇,管辖豫州府的是左右布政使,李茂和程春来。”

    朱元璋一把将手中的急奏甩给太子朱标,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豫州府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两人该当如何处置啊?”

    听出了父亲语气中的怒意,朱标赶忙接过奏折,紧张地翻阅起来,

    随后又传给两名武将。

    “简直岂有此理,这豫州府的考生都疯了吗?居然敢带头反对诏令!”

    朱元璋冷眼看向太子朱标,

    “依你看,这件事该如何处置啊?”

    朱标并未犹豫,从诏令的制定,到颁布伊始,他太明白父皇推广诏令的决心,

    现在只要有半分的犹豫,都会让父皇对自己失望。

    “依儿臣看,应该立刻派人捉拿带头闹事的地方生员,并且急召李茂和程春来回京,

    有未尽职之处,直接革职查办。”

    朱元璋面无表情,直接宣布了圣命,

    “汤和邓愈你们都听到了?就按照太子说的去办,你们即刻带人前往豫州府,

    捉拿带头闹事的生员,就地处斩。李茂和程春来即刻回京问责!”

    汤和邓愈极快地对视一眼,马上应道,

    “是,臣等这就出发!”

    喜欢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世子的非凡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