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我燕王府上的近臣,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呢?”
张玉停顿片刻还是决定开口,
“睿王殿下提出的政令,实在是惊世骇俗,官绅一体真是闻所未闻。”
“只是,臣下有些担心,会不会有人在背后指使,将睿王殿下作为朝堂斗争的工具,
要真是那样,睿王殿下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朱棣摸着下巴上粗硬的胡茬,从他看到这些政令的第一眼,
就有了这种感觉,以朱高炽稚嫩的政治经验,怎么可能提出如此全面的政令?
如果朱高炽真的已经被人利用,那么不仅是睿王本人,就连他的燕王府也要被牵连其中,
朱元璋的脾气他可是再了解不过了,父皇最恨的,
就是他们这些藩王卷在政治斗争当中,跟朝臣们不清不楚。
丘福也是同样的意见,
“请燕王殿下即刻修书一封,跟睿王确定眼下的情形。如若情况真如张玉所说,
咱们也要立刻跟皇上澄清才好。”
朱棣越发的急躁,可僧道衍却一言不发,只是认真地品着茶水,
看得燕王朱棣气不打一处来,
“和尚,我知道你向来是站在睿王这边的,可这次的事情决然不同,
你倒是说句话啊!”
僧道衍闻言,一抖眉毛,将手中的茶碗放下寻,
伸手一指堂前的两位将领,
“亏得你们还是替燕王统兵的武将,才碰到这么点事就自乱了阵脚,
如何能让手下的兵士信服啊?”
张玉听和尚这么说,脸色一沉,
“和尚,这明摆是两码事,我们猜测的也不无道理,你凭什么说我们自乱阵脚。”
没想到,僧道衍闻言哈哈大笑,
“你们居然自以为猜透了皇上和睿王殿下的心思吗?”。
僧道衍的话,让朱棣的老脸—热,这话里的意思多少有点含沙射影。
“道衍和尚,别在这儿跟我们打哑谜,想说什么尽管说清楚。”
尽管外表上看僧道衍就是个疯和尚,但朱棣心里很明白,道衍的话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时候,他都不得不听着道衍的话来作出决定。
僧道衍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看向朱棣,
“燕王殿下,这政令是睿王提出来的,可背后真正想要推行的是谁,您应该看得出吧?”
“是父皇。”
朱棣没有任何迟疑,这一点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那就很明了了,各位将军还有您都能想得到,难道皇上作为最想推行政令的人,
会想不到吗?”
“如果睿王殿下的背后还有其他人,皇上会允许殿下插手政令吗?”
朱棣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和尚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可说到底,炽儿的政令还是要得罪一大部分人,
这难道也能算好事吗?”
僧道衍摩挲着下巴,笑着道,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样的政策,天下哪个读书人想不到呢?可谁又敢提出来?
睿王殿下开了先河,这政令当真是惊世骇俗。”
“如果睿王殿下的政令推行失败了,那么一定会面临灭顶之灾。
但您也应该相信,以皇上的性格,绝对不会允许改革的失败!”
“睿王殿下和皇上,这是为了大明朝的百年基业啊!”
燕王朱棣长叹一口气,
“你说的对,本王这个儿子当真是天才,心怀天下,只是道阻且长啊!”
朱棣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僧道衍能如此镇定,
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睿王和皇上已经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中没有任何人能接受失败带来的后果,
所以政令的推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好儿子……”
很快,朱元璋向全天下颁布诏令,借着在整个大明疆域铺设水泥路,
开始推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政策。
这半个月的时间,朱高炽几乎闭门不出,一心都扑在手头的设计图纸上,
当然这段时间,也没有人敢来拜访。
就算朱元璋的态度已经足够强硬,官员们也还是不敢公然站队,
现在来拜访朱高炽,无异于站在了所有权贵的对立面。
不过朱高炽也并不关心有没有人来拜访他,这件事情,
从提出政令开始,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要面对官员群体和世家大族异样的目光。
书房里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朱高炽从容道,
“金长使,什么事都不用这样急躁,车到山前必有路嘛。”
朱高炽都不用抬头,就知道前来拜访的是金忠,
现在这个时间,也只有金忠会出现在自己的睿王府。
金忠可没有朱高炽那般的心静如水,这些时日他已经被文官群体孤立了,
好在身后还有睿王,睿王身后还有皇上,
还没有人敢明面上对他动手,可也是处处掣肘了。
“睿王殿下,出大事了!豫州府的考生罢考了,就为了反对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政令!”
朱高炽的政令已然引起了动乱,这把火一旦烧起来,
对大明朝来说,他这个政令的提出者就是千古罪人!
金忠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冲了回来向睿王呈报。
想象中的紧张和慌乱都没有出现,朱高炽只是侧着眼睛观察他的表情,
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手上的细毛笔依旧在稿纸上写写画画。
“金长使,先去搬把椅子坐下,别那么急躁。
车到山前必有路,你现在再怎么着急,事情不还是要一件一件的做。”
金忠内心惴惴不安,搬来椅子坐在朱高炽面前,眼神瞟到桌面上的折子,
“您早就收到消息了?”
朱高炽微笑道,
“其实我是否收到消息并不重要,决策的权力在皇爷爷手里,我有什么好着急的。”
金忠只能勉强地点头,这道理他当然知道,
可诏令事关朱高炽在朝中的影响,一旦在地方上受阻,推行不下去,
甚至是引起了地方上大族的叛乱,那对于朱高炽都是非常大的影响。
见金忠还是魂不守舍,朱高炽开口问道,
“那么金长使,如果是你,现在你会如何决策,来解决豫州府的问题?”
“但说无妨。”
金忠看着眼前十一岁的藩王殿下,他现在已经跟睿王殿下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也就没那么多的顾虑。
“若依臣下看来,应该立即派人前往安抚,之后再派人手,找出暗中阻碍诏令之人。”
听了金忠的意见,朱高炽只是微笑着摇摇头,
“那要是依照圣上的意思,要怎么做?”
金忠微张着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擅自揣度圣意,已经是极大的僭越,他这个等级的小官,当然无话可说。
喜欢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世子的非凡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