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家祖左宗棠 > 第411章:开拔
    作战部署结束之后,联勤保障官向众人介绍了一下物资给养的准备情况。

    他拿起一个文件袋,翻了翻卷宗,然后开口道:

    “按十四万人、三十日计,细粮共须590万斤、面粉须140万斤、野战食品须210万份,主食现已备齐。”

    “花生、豆、葵花籽油须33万斤,盐须25万斤,腌肉须130万斤,咸菜37万斤,香干等豆制品45万斤,副食现已备齐。”

    “按四万五千匹马、三十日计,马草须1800万斤、马料须1200万斤。其中马草、马料各有335万斤、283万斤缺口,预计两日后备足。”

    “弹药方面,按标准战役量准备,步兵武器5个基数,机枪10个基数,步兵伴随火炮10个基数,压制火炮20个基数。现已全部到位。”

    “卡车4600辆,战车及装甲车186辆,共预备车用油料5万桶,零件齐备。”

    各部官兵已然到位,后勤方面不存在问题,万事俱备,唯独不知道合适开拔。

    对于他们的疑问,刘载戢微微一笑:“不要急,等命令。”

    各部主官开了会,底下的感觉也上来了,大军启程在即,照例要剃头和写信。

    各师旅的野战邮政所纷纷向官兵们下发了统一的信纸和信封,每人两份,一份用于写家信,一份用于写遗书。

    这都是自愿的,如果心大的话可以选择不写,但只要写了,家书会被按时递送至家属手中,而遗书则会被留档保存在每支部队的留守处,在确认阵亡、伤死或失踪后,遗书会被邮寄给家属。

    除此之外,还有两项付费服务——打电话和电报,这个并不常见,毕竟电话普及度还不是很高,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家中鲜有装电话的,一般也就军官会选择给家里打个电话,那几块钱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电报的情况还不如电话,毕竟电报也不便宜,又不能如电话那样听到家人的声音,自然就更没人选了。

    除了作战部队,还有一批特殊人员来到了这里。

    正所谓战场是最好的武器试验场,军器局自然组织了一个团队专门负责此事,这个团队又细分为了好几个小组。

    甲组负责步兵兵器,包括:试制三八式反步兵定向地雷、试制三八式反步兵跳雷、三七式重机枪、三七式反坦克火箭筒、三八式自动步枪。

    乙组负责炮兵兵器,包括:试制三八式无后座力炮、试制三八式75公厘野战炮、试制三七式75公厘高射炮、试制三八式105mm榴弹炮等。

    丙组负责技术兵器,包括:三六式甲型无线电收发机、试制三八式无线电测向仪、试制三八式电磁波探测仪等。

    丁组负责勤务装备,包括:青霉素特效药、急救包、抗菌药、帐篷、防毒面具、野战食品等。

    这也是为什么说这此行动更像是一场大实验,兵种新的,兵器也是新的。

    大量的电子装备正好到发展的时机,就会大批大批冒出来,本国的电子工业又不至于说像日本那么糟糕,自然少不了这方面的技术发明。

    而火炮也是一个道理,一战后的那批火炮在二十年代中改了又改,施耐德M1917换了炮架又能接着用了,leFH16换了炮架也能接着用,一直用到现在,此前没有什么压力,火炮研究自然也就比较慢,基本都累到三十年代末爆发出来,最近几年105mm榴弹炮、加农炮,150mm榴弹炮、加农炮等众多火炮都已经陆陆续续走出了试验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小的奇思妙想,步兵定向地雷和步兵跳雷是德国人在西班牙用的,保密等级还挺高,结果不知道被国防军观察员搞到了,一拿回来就得到了陆军的认可,迅速仿制改进。

    至于火箭筒,是前几年左念微自个儿画的,如今已经迭代到了第二版了,二战打满全场都够了。

    第一军这次接收了一百具火箭筒、一百五十门无后坐力炮和三千发弹药,作为试验。

    实际上日本人也没多少装甲载具,一共只有几十辆罢了——二十几辆维克斯公司的克罗斯利、沃斯利装甲车,还有十几辆卡登-洛伊德MkV、维克斯MkE这两种坦克。

    相反,国防军倒是配了五十多辆三三式轻型坦克,以及一定数量的两栖坦克,前者装备着37mm炮,后者则装备着12.8mm重机枪。

    所以说,估摸着就算真上战场,这些火箭筒恐怕也只是会被用作打击敌方火力点,遇到装甲载具的概率并不大。

    随着一艘艘海军军舰,一架架空军战机落到着一座僻静的海滨城市,战争的氛围也越发的浓厚,但临出发前的日子对于众人来说依然是相当难熬,心痒痒,但又没地方去,还不知道时间。

    不过,众人倒也算是知道了海空军的具体安排,海军方面的主力舰艇全部到位,旗舰是23节标准型战列舰一号舰辽宁号,标准排水量3.2万公吨,航速23节,4座三联装356mm主炮。

    两艘航母则是太微左垣号与启明号,前者标准排水量3.4万公吨,常备载机量87架,战斗机28架,俯冲轰炸机32架,鱼雷攻击机16架;后者标准排水量1.6万吨,常备载机量59架,战斗机18架,俯冲轰炸机23架,鱼雷攻击机12架。

    此次行动可以说是阵容豪华了,光两艘航母的载机量已经超过日本陆军航空队所有能动和不能动的飞机了。

    “军情通报说日本人还是没拿定主意。”辽宁号战列舰会议室内,海空军主官坐一席,舰长褚明洲抿了一口咖啡,“不好说啊。”

    “识时务者终究是少数。”空军第12轻轰联队(QH12)领官李鸣岐也应道,“虽然我觉得能平稳接管是最好的,毕竟少死些人,但看他们犹豫不决的样子,应该是还心存幻想,现在看来还是要打一场。”

    空军与海航是两个体系,因此空军也有独立单位参战,不过,虽然说是一个联队,但下面其实只有一个不满编大队(丙/QH12,第12轻型轰炸机联队第三大队),更多的是来走个过场。

    国防军空军的编制和行政其实还是比较明了的,最高一级的航空战区,一共被划分为五个航空战区,每个战区有一名高级空军指挥官领导,负责专区内的所有空军部队,旗下辖有行政指挥部、通信指挥部、战区医院、联合后勤部,在战区内的民用航空和防御设施也归战区司令部管辖。

    航空战区下面又被划分为若干个航空区,负责区域内的行政、防空、军法、通讯、后勤、培训、征兵和预备役等职能。

    而到具体的战斗编制上,在空军总司令部的领导下,所有的空军单位被编为若干个航空队,航空队要负责空域内的所有行政和后勤事务。

    一个航空队又根据作战空域被划分为一个或几个飞行军,飞行军负责所有的作战事务,一般由多个联队和一个侦察机大队组成。

    联队就是空军中最大的自主单一单位,一般按照轰炸、拦截等作战目的进行划分,下辖有三或四个大队。联队指挥官一般为校官,并有一名参谋副官负责辅助进行作战和行政事务,指挥部共有两组四架指挥机,在战斗时,副官担任指挥官的僚机,参谋担任参谋长的僚机。

    联队再往下就是大队——中队——小队,每个小队默认分为两个小组,为四架战斗机或六架轰炸机,两或三个小队组成一个中队,三或四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一个大队部署在同一个机场,同属于一个联队的几个大队部署在临近的机场,大队中配属有相应的行政和技术人员。

    除此之外,空军还编有独立的空军教导师,不过他们的职责并不是培训飞行员,这个职能一般由教导联队负责,而是测试新飞机或者缴获的敌方飞机,以及各种通讯设备和防空武器。

    太微左垣号舰长郁视远也表示了赞同:“倭寇性子鄙夷,就像是农村里的狗,不去势就乱叫,倭寇不打不听话,要狠狠杀杀威风,这样才乖巧。”

    “秋云兄说的有理,倭国,地处东洋,列岛狭长,地震跟火山爆发如家常便饭,自古以来便是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褚明洲也点了点头,“从白江口到万历朝鲜之役,再到甲午,以前是一条恶狗,如今是一条断脊之犬,只剩下狺狺狂吠了。”

    “穷山恶水养出来的劣等民族罢了。”李鸣岐嗤笑一声,捻起桌上的茶点,“味道倒是不错,还是你们会享受。”

    “哦?还有雄鹰没尝过的茶点?”

    “呵呵,五湖四海的美食多了去了,我哪能都尝过?”听到郁视远言语中的调笑,李鸣岐也不尴尬,倒是没事抱怨了两句,“我这大半年可都在吃沙子呀。”

    “哈,那就今晚留下来吃点海鲜?”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李鸣岐是打定主意要蹭饭了,“正巧马上就要走了。”

    “这么说,时间快到了?”听对方这话,褚明洲不动声色的问道。

    作为空军,李鸣岐等人将要先行飞往长崎,以长崎为基地,向第二兵团提供空中支援。

    “快了。”李鸣岐并不在意,“你们也不用套我的话,最迟三天,开拔的命令就该传来了。”

    “嗯,这倒也是,外交部的最后通牒也下了有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