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炎小神医,女帝竟是我娘子 > 第五百一十三章 心满意足
    “宫里也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呢。”

    清月听后,脸色更加阴沉:“宫里的东西我都玩腻了,还有什么新鲜的?”

    彩云见状,急忙说道:“是奴婢失言了,请公主稍等,奴婢这就想办法。”

    心中暗自嘀咕,宫里的乐趣都差不多。

    “你只有半柱香的时间,如果想不出办法,就让你去陪那些老太监!”

    清月公主的脾气依然如此,一点也没变。

    “公主殿下,别,别这样,奴婢已经有了主意。”

    彩云听到要被交给老太监,吓得脸色发青。

    曾经有个宫女因为得罪了清月,被丢给了这些老太监,结果没过几天,那宫女就被折磨致死。

    彩云不愿忍受老太监们的嘲笑。

    “哦?”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说来听听。”

    清月公主脸上满是期待。

    “公主,虽然皇上不准,但我们不妨悄悄离宫。”

    “等到明天送菜的马车来时,咱们扮成小太监,混在队伍里出去。”

    彩云心里也没底,但这已经是她能想到的最后办法了。

    “嗯……听起来倒是个办法。”

    “行,就这么办,你去准备准备。”

    “等咱们出了宫,我一定重重有赏。”

    清月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上次她借犒赏军队之名,一路奔向宁岗,其实先给自己好好犒赏了一番。

    然后从宁岗一路玩到山海关,再往南直到东南,来回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真是畅快极了。

    可惜刚回京城,就被女皇召见了,一晃眼又过了一个多月。

    这次若不趁机出去享受一番,等翟宁回来,可能又难有机会见面了。

    毕竟,他现在是司礼监的大将军。

    第二天早上,两个打扮成小太监的人随着送菜的车队从坤宁宫后门溜了出来。

    出了皇宫后,他们混入人群,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等女皇得知消息时,她们已经逃出五十里之外了。

    为了吃顿好的,清月公主真是拼了。

    长安城里,赈济灾民的地方。

    等待领取稀粥和窝头的灾民已经超过四十万。

    上百个大锅前,排起了看不到尽头的队伍。

    其中不少是富家大户派来的仆人,为的是省点粮食。

    前一晚的盗贼袭击,长安大街上的战斗,直到早晨还在流淌的鲜血,以及染红天际的颜色,对这些饥民来说并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反正他们一无所有,只求能混一口热粥。

    即使饿着肚子也要排队,吃饱了就找块阴凉地儿睡觉捉虱子……

    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也觉得心满意足。

    除非这粥厂不再供应食物……

    “各位乡亲父老,我有几句话要说。”

    “朝廷提供救济,只能解一时之急,却不能长久。”

    “或许大家以为,秋天吃完还有冬天,冬天过后还能过年,来年春天还能接着吃。”

    “如果朝廷的粥铺永远开着,大家就能一直吃下去。”

    “但这样,救灾就失去了意义。”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想吃粥吃窝头没问题,但不能无所事事地等着。”

    “从今天下午起,这里的粥铺将关闭。”

    “不过我可以保证,每个人都能领到一升小米和五个窝头。”

    翟宁站在高台上,大声宣布。

    话音刚落,台下的灾民立刻沸腾了。

    “什么?”

    “咱们在这儿吃了这么久,你把粥厂拆了,我们吃什么?”

    “不行,粥厂不能拆,它可是我们灾民的命根子……”

    “谁要是敢拆粥厂,我和他没完……”

    “大人,您怎么能这样做,您还有没有良心?”

    “您要是断了我们的生路,我们就让您不得安宁……”

    灾民原本也是普通的百姓,但久而久之,他们开始把官府提供的救济当作了自己的权利。

    就像现代的商家,习惯将店铺前的公共空间视为私有,有的餐馆甚至霸占门前的停车位,不允许非顾停车。

    这种“主人翁”的心态,似乎早已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现在,这粥厂成了他们眼中的私产,官府若是要拆除,岂不是要征得他们的同意?

    人群里不仅有人出言不逊,更有甚者准备动手,四十余万的灾民,一旦发生暴动,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大将军张定天与曹国忠迅速登台,站在翟宁两侧保护他,外面的军队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镇压任何骚乱。

    “各位乡亲,你们让一让。”翟宁镇定自若,向前迈出一步,“本官救灾是为了帮助灾民,而非纵容刁民。”

    “有句话虽不太文雅,但我不得不说,那就是‘吃食的人反而吓住了供应食物的人’。”

    “现在我明确告知大家,粥厂即刻关闭。”

    “之前承诺的一升小米减为半升,五个窝头改为一个。”

    “想要的留下,不愿意的请离开。”

    “本官从不惯刁民的毛病。”

    “立即执行。”

    翟宁的话音刚落,灾民们一时愣住,不再言语,原本以为能通过所谓的“主人翁”精神争取到更多好处,没想到反而可能失去现有的救助,这分明是一位好官,为何态度骤变?

    “大……大人,我们今天还没吃饭呢……”

    “大人,求求您别生气,让我们先吃点东西吧……”

    看到翟宁的态度如此坚决,有人开始退缩,翟宁冷哼一声,转身离去,随着官府人员开始拆除粥棚,现场响起一片哭诉声。

    “大人,这就不给了吗?”

    “这也太过分了吧……”

    汪朝宗走到翟宁身旁轻声询问,翟宁回答:“必须让他们明白,官府的援助是为了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而不是养活懒人。”

    “你秘密传播消息,说陈仓、潼关、鹤城、驼城等地将设立新的粥厂。”

    “他们必然会跟随前往,届时想吃粥、吃窝头,就得参与修筑运河的工作。”

    汪朝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翟宁计划将这些灾民引导至关中地区修建水渠,尽管这个提议早有讨论,但如此迅速实施,仍让人感到意外。

    不然的话,按现在的规矩,知府要先向巡抚汇报,巡抚得空时才看报告,这一来一回可能就拖上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