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 > 第215章 改变命运的决定
    秦羽心情有些沉重。

    银子有了。

    实力也算得上是一方高手。

    他真不想继续干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了。

    很想离开这漩涡。

    奈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能逃到哪里去?

    且不说乾武帝掌控天下兵马,可以调兵遣将围剿他。

    单单其麾下三品小宗师级别的存在绝对不少于十位。

    这个结论是秦羽从乾武帝对待姜青山的态度中猜测出来的,倘若三品小宗师那么稀少,乾武帝必然会重用他。

    另外一点就是,何青青乃是皇后身边的内卫,根据她所说的,单单保护皇后内卫中,像她这样的三品小宗师就有四位。

    而根据她的猜测。

    乾武帝的黑水台绝对有二品宗师!

    而曹景云,估摸着就是二品宗师。

    至于乾武帝,没人知道其深浅。

    所以,即便逃了也没有好下场。

    只要乾武帝想弄他,就必死无疑。

    除非成就二品宗师。

    可这等万中无一的境界,哪里是那么容易成就的?

    希望太渺茫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路上秦羽都在思索此事。

    “不行!不能一直不停地得罪人,还得笼络一批人,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子,否则将来出点事情,在朝堂上没有人给我说句话。”

    “既然我这活儿干的就是惩治贪官污吏的活儿,那么就干脆笼络那些清流了,只要他们掌握足够大的权柄,说话就有份量。”

    “将来乾武帝归西,哪怕是继任的皇帝,也不好轻易动我,毕竟他也需要考虑那些清流的感受。”

    秦羽暗暗做了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决定。

    他想起了那个叫宋青书的年轻人。

    一个落榜的秀才,为了史书上关于自己的几句话,不惜将他拦在路上状告其效劳的上官,是个把名誉看得比前途命运还要重要的人。

    按照秦羽的了解,这种性子执拗之人一般都知恩图报,如果运气好还能成为一代贤臣,尤其是在乾武帝这样的明君治下。

    回到大理寺,姜青山在已经在差房侯着。

    见到秦羽便从怀里拿出一张银票。

    “大人,这是分给您的一千两。”

    “哦,这么多?王元吉多少?你多少?”

    秦羽多少有些意外。

    大理寺人可不少,秦羽本以为自己拿五百两就差不多,却没想到这么多,王元吉这个分配方案明显在照顾上层官员。

    “王大人跟您一样是一千两,施正安大人是两千两,左右寺丞各五百两,让卑职感到意外的是,王大人给我也分了五百两,剩下的才由其他人分,这都是大人您的面子啊。”

    姜青山颇有些唏嘘感慨的说道。

    秦羽则是微微一笑。

    显然,王元吉在向自己示好。

    大小王他还能分得清的。

    不过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太高兴。

    这银子姜青山不该拿。

    麾下人仗着自己搞特权,容易被人诟病。

    就在这时。

    姜青山又道:

    “大人,不过卑职把多分的银子又退了回去,按照卑职的品阶,应该只拿五百两,要是搞特殊化的话,岂不是给大人您脸上抹黑?

    我也不差那点银子,朝廷俸禄加上您每个月给的护卫薪俸,已经足够我花了,做人不能太贪心,否则迟早都会成为贪官。”

    秦羽闻言哑然。

    随即竖起了大拇指。

    “不错,本官很欣赏你,知道什么银子该拿什么银子不该拿,你已经知道了一些为官之道,差的四百五十两银子本官给你补上。”

    说着将那刚到手的一千两塞给了姜青山。

    “大人,我不能要,这本就不是我该拿的,怎么能让大人您来补呢?”

    “叫你拿就拿着,就凭你没有给本官惹麻烦,这银子你就该得,再说了,咱们什么关系?”

    “可是这一千两也太多了!”

    “剩余的五百五十两就当下个月护卫本官的薪俸好了,这是本官的命令!”秦羽以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

    “这……那卑职就收下了。”

    秦羽话锋一转道:“青山,还记得那个叫宋青书的年轻人吗?”

    姜青山点头道:“不就是那个上次拦路告状,给御史大夫褚安平大人写人物传记的年轻人嘛,记得。”

    “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还不错,是个较真的人,这世上和稀泥的人太多了,这种人很难得,要是能在朝中做官,必定是个清官。”

    “还本官想的不谋而合,我也觉得这是个可造之材,等回到大理寺后你将他叫过来,本官要跟他谈谈。”

    “大人,您要提拔他?”

    “没错,本官打算给他个机会。”

    秦羽点了点头。

    普通百姓想要入朝做官有两个途径。

    其一,考取功名。

    其二,便是朝中大员推荐。

    以前身为五品大理寺左寺丞的秦羽没有资格。

    但现在他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左少卿,便有了这个资格,即便上报吏部不能给其一个品阶,也能留在身边当差增加资历。

    待确认其有点本事。

    那么只要自己跟乾武帝打个招呼,安排此人做个小官有个好的起点没有任何问题,按照现在的说法,宋青书便是他的门生故吏了。

    姜青山去找宋青书了。

    赵强得知他回了大理寺,便来到差房拜见。

    “秦大人,那个方斯年和押运皇家贡品的众人都在京城滞留了许久,查也查不出什么来,天天嚷嚷着要回去呢。”

    “不予理会,继续调查,淮南韦家私军的事情至今没有准确消息,是不是韦家人干的还不一定呢,不能放他们回去。”

    这事儿秦羽一直觉得很蹊跷。

    他不认为是韦家干的。

    很有可能是其他人。

    现在还不能将他们放走,免得将来乾武帝发现自己判断失误,让自己继续在这些人身上下功夫调查,他们却各自回去分散四处不好聚集在一起。

    “是,大人。”

    “对了,你现在升任左寺丞,身边缺写案卷的录事吗?”秦羽突然话锋一转问道。

    赵强闻言微微一怔,随即迟疑道:“大人,您突然问这个,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要推荐给卑职吗?”

    “没错,咱们大理寺的录事是什么情况你都知道,都是些老油子,擅长在供词上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刚正不阿的录事太少了,本官这里的确有个人选。”

    秦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