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夫人:“……”

    怎么还答应上了呢?

    这不符合长子的为人处世啊。

    难不成……

    视线落到被女儿拉着上场的姮姐儿身上,难不成是因为姮姐儿?

    应该不可能啊。

    长子明确说了,他与姮姐儿绝无可能。

    那今日怎么又如何反常呢?

    明夫人并不知道,明远庭这几日其实一直在等卫姮过来教明珑习射术。

    凌王有信托他交予卫姮,并叮嘱他切不可派人送信,唯有卫姮亲自前来辅国公府在,方能交出此信。

    为何不能把送信给卫姮,明远庭没有问,更不想知道。

    他只知道今日总算可以完全凌王所托了。

    “卫姑娘,请。”

    把装有羽箭的箭筒递给卫姮时,视线往那箭筒里有意停留少许,又道:“共十支箭羽,卫姑娘请点数。”

    火漆封好的书信夹在了羽箭里,卫姮垂眸便见。

    不动声色接过箭筒后,卫姮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已看到,方转身,取了弯弓开始比试。

    明夫人见事成定局,也没有办法了。

    又见郡主同明珑有说有笑,极为平易近人,心里头对郡主的偏见自然也少了许多。

    便吩咐婆子端来泥炉,煨着热水、热果子,好让郡主饿了、渴了都能及时吃上。

    “夫人,国公爷有请。”管事走过来,轻声道:“国公爷说有要事需与夫人商议。”

    明夫人闻言,立马随管事离开。

    国公爷极少寻她这个儿媳妇商议要事,今日突然寻过来,此事定非同小可。

    前去议事堂的路上,明夫人神情严肃到过往的仆人见了,都纷纷行礼、避让。

    “荣王府有意与辅公府结亲?”

    到了议事堂,明夫人听完国公爷所说,惊讶到不禁看向比自己早到的夫君。

    这是,真的吗?

    明湛颔首,肃道:“荣王确有此意。”

    说罢,把荣王今天送过来的信件递到妻子手里,“夫人请看。”

    明夫人飞快拆开在信件,抽出信儿展开阅看。

    还真是如此!

    荣王瞧上长子远庭了,故,有意结亲。

    那今日郡主突然大驾光临,其实是——

    来相看长子的?

    “父亲,你是如何打算?”

    明夫人重新折好信,询问国公府,“儿媳想先听听父亲的想法。”

    长子的婚事事关辅国公府的前程,由不得她一个儿媳妇做主,需得国公府点头、做主。

    “大儿媳妇,此桩婚事只要两个年轻人愿意,便可定下。”

    那就是完全同意此桩婚事。

    明夫人心中有数了。

    又侧首望向坐在旁边的丈夫,“老爷呢?”

    明湛道:“父亲所意,亦是我所想。远庭已近二十,如今又深得圣上重任,亲事可写定了。”

    微微一顿,又道:“夫人呢?怎么想?”

    父亲的意思还得过问夫人才成,她是远庭的母亲,是国公府主母,哪怕他们父子俩同意此桩婚事,也要当家主母点头才成。

    明夫人想了想,道:“若是今日之前,父亲,实不相瞒,儿媳定不会同意此门婚事。”

    “今日见过郡主后,儿媳认为可以一试。儿媳与父亲、夫君的想法契合,只要两人点头,便可定下。”

    她考虑的是门第、世家、儿媳的品行。其他的,尤其是关系到朝堂、辅国公府的前程等等,便是国公爷和老爷所考虑的了。

    如今国公爷、夫君皆同意,可见与荣王府结亲,甚好。

    信里荣王也说了,两府能不能成亲,且看两年轻人的意思。

    若是两年轻人无意,也不伤两家和气。

    足可见荣王亦是十分通情达理。

    父母通情达理者,教养出来的儿女不会差。

    ……

    荣王府。

    荣王笑着对王妃道:“国公爷不曾拒绝,接下来就要看丹华有没有拿下明远庭的本事了。”

    “王爷慎言。”

    荣王妃扫了说话粗糙的王爷,弯弯的细眉微地蹙紧少许,“我听说那位明公子洁身自好,为人正直不近女色,房亦是十分干净。”

    “要么,明公子在男女一事上面,不曾通窍。要么,在外面有人哄着他了。”

    若是前者还好。

    就怕是后者。

    荣王哈哈大笑起来,“那王妃可以大可放心了,明远庭那边本王早暗里查过,家里家外都是干干净净。”

    “概因明府有家规,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一房,四十五无子,可纳妾二房。”

    荣王妃并非上京人士,故而,并不知辅国公府有这样的家规。

    闻言,很是诧讶,“竟有这等规矩?那,明府各房儿郎皆遵守吗?”

    “嗯,无一人破例。”

    “阿弥陀佛。”

    王妃双手合起,轻念,“但愿此次丹华的耐心久一些,万莫再错过这般好的姻缘了。”

    想到自家女儿那一言不合便改主意的性子,荣王妃又开始新的担忧。

    都说儿女是父母的债,荣王妃深以为然。

    刚念完,外头有嬷嬷着急道:“王爷,白侧妃突然腹部绞痛,恳请王爷前去看看侧妃。”

    呶。

    争宠的来了。

    荣王妃淡地扫了眼开始坐立不安的王爷,“王爷身上可是长了虱子?”

    阴阳到荣王面色讪讪,“王妃说话了,本王,本王去去就回。”

    说罢,荣王便急急起了身,去心疼他青梅竹马的侧妃亦表妹了。

    荣王妃没有挽留,只是眸光冷冷地望着荣王匆匆离开的背影,良久过后,自嘲一笑。

    “娘娘不必伤怀,白侧妃再得宠也越不过你。”

    身边伺候的嬷嬷安慰着。

    荣王妃按了按眉心,过了一会儿方淡道:“没有什么好伤怀,只要我儿是世子,我的丹华嫁得良人,白侧妃再得宠也终究是妾。”

    自她指婚给荣王,得知他身边有这么一个青梅竹马,暗里还有一个庶长子,她就知道自己这一世都别指望上枕边人。

    唯有争到手的,才是属于自己的。

    过了晌午,丹华郡主回了王府,直奔荣王妃院子里。

    “母妃,今日女儿与明远庭好生切磋了枪法、箭术,女儿发现此人十分有趣。”

    “恪守规矩,又和凌王一样,并不因女儿是女郎喜爱舞刀弄枪而轻视,母妃,女儿嫁定明远庭了。”

    听到荣王妃太阳穴一抽一抽的,“你啊,可不许再提凌王。”

    丹华郡主朗声道:“知道,知道,我就是告诉母妃,明远庭为人不错。凌王,那是卫二的男人,本郡主可不会去喜欢一个心里有别人的男人。”

    彼时的凌王,正坐在书房里看着卫姮写来的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