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兵败噩耗传
宋义连夜离开楚国大营,奔齐国而去。远离楚军后,却不疾行,反而如游山玩水般,缓缓前进。数日后,路上遇到齐国使者的队伍,宋义便邀请齐使共饮。
齐国的使者在齐国被封为高陵君,命显。两人相谈,很是相投。酒至半酣,宋义笑道:“显君,你我情投意合,我不忍你踏入死地,有一良言相劝!”
高陵君显大惊,急忙拜倒,问道:“莫非武信君如此恼恨我齐国,连我这使者都要诛杀吗?”
宋义扶起高陵君,摇头道:“非也!并非武信君要杀你!只是武信君必败,你若是在战前赶到楚军,只怕玉石俱焚!若是你慢慢前行,在大战后赶到,才能保住性命!”
高陵君更是吃惊,急忙问道:“宋君,你为何断言楚军必败?”
宋义叹了口气,道:“不过一战获胜,便将骄兵惰,安能不败?我急急出使,正是想避开这杀身之祸!”
高陵君深以为然,连连拜谢。辞别宋义后,果然踟蹰不前,一边派人打探消息,一边缓缓而行。
项羽和于兵,刘邦三人打破雍丘,尽杀秦兵,一时间声名远扬,却是凶名赫赫。在雍丘修整已毕,项羽便起兵攻打外黄。外黄坚守不出,急切间难以攻下。
项羽下令,让于兵领半数人马,继续攻打外黄,自己却要转头去攻打陈留。
于兵本不欲分兵,可是项羽乃是主将,自己不好违逆,只好答应。不过却坚持不肯领兵一半,只要项羽分出一千兵马,留在此地监视外黄,不得派出援兵。让项羽带着大军,全力攻打陈留。
刘邦也支持于兵,项羽也只好和刘邦一起,统帅军兵,直奔陈留。
陈留城坚兵众,更知道项羽的威名,无人敢出城迎战。更不敢献城投降,生怕项羽再次屠城。反而个个都拼命守城,项羽数次猛攻,都无法破城而入。
项羽愤怒,派兵围城,使陈留城内外隔绝,只待城中稍有不稳,便要破城杀人。可一连数日,尽管项羽每日里攻城不绝,却还是无法得胜,不由得又是焦急,又是愤怒。
这一日晚间,项羽亲冒矢石,杀死杀伤陈留守兵无数,却依旧无法攻入,只好收兵回营。
正在和刘邦商议,如何破城,忽然亲兵禀告,说有楚军的急报,请大帅速见。
项羽笑道:“必然是季父破秦,来告诉我喜报!我们一起接见吧!”当即让亲兵放人进来。
项羽认得,却是特种兵营中的特五,一身血迹,污秽不堪。进帐后看到项羽,立刻拜倒大哭。
项羽大惊,大声喝道:“特五!暂歇伤悲!到底发生何事,你为何如此狼狈?”
特五抬起头来,满面泪痕,嘶哑着说道:“将军,武信君定陶兵败,死于乱军之中。楚军已被秦军杀散,溃不成军。众将领也都不止去向,我侥幸逃生,特来报告将军!”
项羽大叫一声,仰天便倒。
刘邦也是如同五雷轰顶一般,想起项梁待自己的恩义,忍不住泪水长流。见项羽摔倒,急忙伸手相扶。去见项羽面色如纸,口中鲜血流出,双目紧闭,却是晕死过去。
刘邦急忙按压项羽的人中,好半天,项羽才长出一口气,缓缓睁开眼睛。慢慢坐起,推开刘邦扶着自己的胳膊。抬手向外一指,意思让他们出去。
特五见项羽伤心欲绝,不敢说话,急忙转身退出。刘邦却流泪道:“贤弟,人死不能复生,你要保重自己才好!”话音刚落,但觉胸口一紧,接着便如腾云驾雾般飞起,呯的一声,屁股落地,摔得好不疼痛。
刘邦定睛一看,却是已被项羽抓住胸口,扔到了帐外。亲兵刚刚要进去,却听项羽声音低沉:“不得我的命令,谁也不得进账!”亲兵急忙答应退出。
刘邦一瞥间,却见平日里威武高昂的项羽,此刻正双手抱头,伏在案上。虽然一动不动,却看得出是伤心之极。
刘邦虽然极为感念项梁的恩义,心中伤痛,却神智不失。此刻项梁死,军心必然动摇,项羽绝不能有事。若是项羽有什么意外,只怕这支军队,也危险了。
他和项羽交情日益深厚,自然听项羽说过身世。原来项羽自幼失怙,父母皆死于秦兵之手。却是项梁将他养大,待他如亲子一般。项梁多才,项羽一身勇力胆略,都是项梁教导而出。项羽虽然称项梁为季父,可是心中却以亲父视之。
项梁突然逝去,对项羽来说,打击太大,一时间难以接受。
刘邦知道项羽伤心之极,闭塞自己,不想与人接触,因此命令亲兵不让人入帐。可是兵情紧急,却容不得耽搁。刘邦想,必须将项羽从伤心之状拉出,不然的话,军中无首,武信君的噩耗传出,只怕军心大乱。
当即迈步,便要进帐相劝项羽。不料他刚一走近,却被项羽的亲兵拦住。刘邦苦笑道:“你又不是不认识我,我进去劝劝项将军,你拦我做什么?”
那亲兵却很是执拗,非常听从项羽的号令。没有项羽发话,自然不肯放刘邦入内,因此不管刘邦说什么,他只是摇头,却不肯放刘邦入内。
刘邦无奈,只好道:“那我不进去,就坐在门口,可以吧!”
亲兵点头,站在大帐门口。刘邦无可奈何,只好坐在大帐门口,向着里面连喊两声。
帐内安静无声。刘邦又急又惊,生怕项羽伤心,却哭不出来,憋坏了身体。心想必须让他把这情绪发泄出来才好。可是召唤项羽半天,也没人理他,刘邦一时也是束手无策。
不过刘邦这家伙向来歪脑筋多,见项羽不理他,眼珠转了转,索性放声大哭。可是片刻后,项羽帐内依旧安静无声。刘邦揉了揉眼睛,对帐内喊道:“籍!乃母!且静听!(项羽,尼玛的,消停的听着!)”
便在此时,马蹄声响,一人纵马疾驰而来。刘邦远远望去,正是于兵。
却见于兵也是双目红肿,显然已知道武信君项梁已死的消息,因此才连夜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