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仙秦大帝 > 第四百章  少不成事好大言
    少不成事好大言

    于兵此时已然全然掌握杀气凝炼之术,在星空球的帮助下,无需专门刻意的修行,杀气便能自发被星空球吸纳入体。而星空球却也极为神奇,吸纳杀气后,自发转化,便可在于兵丹田内形成血色杀气云团。

    于兵神识两分,维持和九兽仙鼎的神识通道的同时,却又运转杀气,注入九兽仙鼎中,不断的融合消化九兽仙鼎中化凡禁制的化凡之力。

    虽然这化凡禁制千年累积,化凡之力形成的白雾极为浑厚,可是此刻被军中杀气阻隔星力,再无补充,却也只能被这杀气一点一点的消耗。杀气消融化凡之力的进境虽然慢,可是却持续不绝,终有一日便会完全消融,破除化凡禁制。

    于兵知道急躁不得,并且感念项羽之恩,一心想辅佐他成就霸业,因此对军中事务也是极为关心。他以现代理念培训出的十三名特种兵,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在收集军情,刺探情报上,远胜其他军伍。因此项羽和于兵率领的八千江东精兵,信息极为灵通。

    于兵仔细研读这十三位特种兵传回的消息,在心中一一汇总,结合自己以往在地球上了解到的秦末战争的知识,对周边的情势判断全都了然于胸。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星球和自己所在的星球不同,只怕历史走向也未必相同,因此却也并不确定,情势发展,是否和原本地球相同。

    况且他感恩项羽,一心想助他成事,因此即便是情势发展倾向于刘邦,于兵也想试着扭转情势,除掉刘邦,为项羽消除后患。故而听项羽说刘邦也来到了薛县,心中便暗地里有了计较。

    虽然于兵感觉到项羽想和刘邦相交,可是却又不得不违逆项羽的意愿,想出手除掉刘邦。即便是项羽生气,可是凭借他和项羽一起出生入死的交情,想来也不会闹僵。

    于兵一夜细思,便有了决断。第二天一早,便早早起来,去招呼项羽,打算一起商议下如何应对秦军之事。

    于兵走向项羽帐外,远远的边听道项羽豪迈的笑声。于兵心下奇怪,自己本来已经很早了,居然还有人比自己还早来找项羽,而且居然和项羽相谈甚欢,不禁有些好奇。

    他和项羽兄弟相称,向来亲密,项羽的亲兵自然知道。见于兵前来,也不给项羽报名,便直接请于兵入内。于兵微笑进账,发现项羽正和一人相对而作,两人都是笑容满面,显然相谈甚欢。

    见于兵走进,项羽大笑站起,道:“二弟!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你是让你好好养伤吗?怎么又跑出来了!来,我给你介绍下,这位便是沛公刘邦刘大哥,你也不妨以兄长视之!”

    于兵见刘邦白面长须,微笑看着自己,很是风姿倜傥。微笑对于兵道:“久闻无敌于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少年!若能和无敌于将军兄弟相称,刘邦深感荣幸!”

    于兵见刘邦带着青竹皮做成的帽子,有心挑衅,笑道:“原来是竹冠亭长刘季!久闻你好大言,少成事!(此为萧何说的,刘邦好说大话,极少能干成什么事!)曾空言万金而坐首席,不知今日想骗我项羽大哥什么呢?”

    项羽从未见于兵和人说话如此直接无礼,不由得脸上微变。刘邦却哈哈大笑道:“于贤弟果真是博闻广记,连我当年的荒唐事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不过当年荒唐游戏而已,不敢当真!”

    项羽见刘邦并不生气,反倒有些好奇。他自然不知道刘邦当年的事,便微笑道:“刘大哥,我这位二弟性子直爽,却又知道很多事!我们初见的时候,我少年的事他居然也清楚,不知大哥当年做了什么事,让他知道了!”

    刘邦笑道:“贤弟你有所不知!我少年时懒惰放荡,当亭长后,不喜沛县中的官吏。一日吕公到沛县的县令处做,众官吏都去祝贺。我便去开了个玩笑,哈哈,想不到于贤弟居然听说过此事!”

    项羽笑道:“莫非大哥前去闹场了不成?”

    刘邦摇头微笑道:“当日萧何掌管收礼之事,不足千金者,皆坐于堂下。我心中不忿,递上名帖,谎称贺礼一万金!其实我一文钱都没带!哈哈。那吕公看到我的名帖后,见贺礼一万,便亲自出迎,邀我入堂上高坐。那萧何对吕公说:‘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便是此事了!哈哈”

    项羽奇道:“刘大哥,你不带一文钱前去贺礼,还高坐堂上,那吕公便不生气吗?”

    刘邦更是微笑,道:“我本心存戏谑,坐上首而豪饮。原本做好了被赶出去的准备,没想到吕公非但没赶走我,反而将他的女儿许我为妻!”

    项羽拍案大笑,道:“刘大哥奇人异行,定然令吕公钦佩,故而有此好事!我也是佩服的很啊!”

    说罢,看了于兵一眼,微微摇头,意思是让于兵不要继续挑衅。

    于兵却是恍若不见,不过刘邦明知于兵有挑衅之意,却毫不在意,显然是城府颇深。不仅如此,寥寥数语,便把自己少年荒唐事,说成得意事,令项羽都十分钦佩,言辞掌控转换,当真了不起。

    不过于兵一心相助项羽,却不想就此放过刘邦,便接着说道:“我还闻听一事。你酒醉夜行,有巨蛇拦路。前面退回的人告诉你,让你绕道,你却说大丈夫行路,当无所畏惧。不仅如此,提剑而前行,斩蛇而开路,可有此事?”

    刘邦点点头,深深看了于兵一眼,道:“于兄弟真是了得,连此事都知道。不过以讹传讹罢了,那日是我喝多了胆子大,不愿绕路,所以胡乱杀了一条蛇而已。不值一提!”

    接着不等于兵说话,刘邦先行笑道:“久闻无敌于将军,战场争杀不亚于霸王之勇!我等却从未听说过于贤弟的来历。不知于贤弟为何对我等少年事,了解如此之深。莫非一些成名豪杰的来历,于贤弟都能知道一二吗?”

    刘邦此问虽然平和,却有深意。意思是我只听说过你在战场上的威名,却不知你的来历。你却将我的底细查的清清楚楚。想来早有布局天下之心。

    并且又问于兵是否知道其他成名豪杰的底细,若是于兵说其他人丝毫不知,只知道刘邦的过往,只怕便是谎言。若是其他的人的底细于兵也都清楚,那他如此作为,只怕其心不小。

    项羽一听,想起当日和于兵相见,于兵也是将他少年事一一说出,不由得心中起疑,忍不住皱眉看了于兵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