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想不到秦卿家你还精通刑讼之事,若不是如今天下未定,朕都想让你做我大隋的大理寺卿了。”
或许是因为假谶语之事已经查得水落石出,杨广心情一阵大好,甚至还开起了秦昇的玩笑。
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查清了事情的真相,而是最终证实了两则所谓的谶语都是李渊派人编造的,秦昇和陈棱都没有任何问题,他可以继续放心重用。
毕竟因为章仇太翼料事如神的缘故,他对谶语之类的事向来深信不疑,若是真有谶语说秦昇有帝王之相,他还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置秦昇。
不过一想到李渊竟然用如此下作的手段去挑拨离间他和秦昇的关系,杨广心中就不由涌起一阵怒意:
“李渊此计实在是歹毒,竟然想到编造谶语来陷害你,以此来挑拨离间我们君臣之间的关系,着实是可恨至极!”
“陛下所言极是,李渊就只会耍这些上不得台面的诡计。”
秦昇嘴上附和着杨广的话,心中却是有些不以为然。
若不是杨广自己盲目迷信所谓的谶语,李家父子又怎么可能会有机可趁!
再者说,以他对李渊的了解,知道李渊根本不可能想出如此精妙的计策。
这一招借刀杀人,很有可能出自李世民的手笔。
不过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李世民选择以杨广作为对付他的突破口,就不要怪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从李渊身上下手了。
毕竟杨广是他秦昇的突破口,李渊同样是他李世民的命门。
“陛下,臣窃以为,李渊既然如此喜欢行挑拨离间之事,陛下不如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对他使一出离间计,让他尝尝什么叫自食其果。”
“哦,秦卿家想离间李渊和谁?”
听到秦昇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杨广不由精神一振,当即追问起秦昇的目标。
秦昇淡淡一笑,随后缓缓说出一个名字:
“刘文静!”
“刘文静?很好!朕早就想杀了此獠!”
听到“刘文静”这个名字,杨广不由面色一沉。
也难怪杨广面色如此难看,因为刘文静的父亲刘韶当年在南下灭陈的战事中不幸战死沙场,先皇念他是忠良之后,便准许他子袭父职,授仪同三司。
而杨广在位时,因为看中他才干突出而有权谋,便让他出任晋阳令,本意是替自己盯着李渊,哪怕他跟李密有姻亲关系,自己都没有杀他。
可没想到刘文静最后竟然跟李渊勾结到了一起了,甚至成为了说动李渊起兵反隋的三大主谋之一,让杨广如何不对他恨之入骨。
“秦卿家打算如何离间李渊和刘文静之间的关系?”
秦昇微微一笑:
“很简单,只需陛下的一封诏书,以及一名甘愿赴死的死囚即可。”
“就这么简单?不知秦卿家需要一封什么内容的诏书?”
听到秦昇只要一封诏书和一名死囚,杨广不由微微一怔,随后很快便明白过来问题的关键就在诏书的内容上。
秦昇的笑容越发玩味:
“自然是一封赦免刘文静和其弟刘文起的诏书了!”
“什么?你要朕赦免他们兄弟……哈哈哈,原来如此,朕明白了,朕给你便是了!”
听到秦昇跟自己讨要赦免刘文静兄弟的诏书,杨广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很快反应过来秦昇并不是真心想要自己赦免刘文静兄弟,而是想用这封诏书来挑拨李渊对刘文静的信任,甚至让他对刘文静起杀心。
秦昇见杨广猜到了自己的意图,也是笑而不语。
其实历史上的刘文静也是今年被李渊下令处斩。
而他被杀的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觉得当初太原起兵的时候,他和裴寂一个是司马一个是长史,两人平起平坐,相安无事。
可在唐朝建立之后,他自认为自己功劳明明比裴寂大得多,可裴寂的官衔却远在他之上,心中自然很是不平。
因此,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他此后在朝堂上专门给裴寂唱反调,裴寂赞同的他一律反对,裴寂反对的他一律赞同,将他和裴寂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了。
之后有一次他在和兄弟刘文起喝酒时,突然口吐怨言,拔刀砍柱,不巧被一个不受宠的小妾看到,当即让其兄向李渊告密,诬告刘文静谋反。
最终,在裴寂的挑唆下,本就对刘文静有猜忌之心的李渊下旨处斩刘文静和刘文起兄弟,籍没家产。
只不过在如今这个时空,因为秦昇的出现,杨广并没有死在江都之变中,李渊自然没办法称帝,只能一直做他的唐王。
而他的左右手刘文静和裴寂依旧是丞相府的司马和长史,地位相当,刘文静虽说和裴寂不和,却也没有到嫉恨他的地步,自然也就没有因为酒后口吐怨言被小妾告发最终被李渊所杀之事。
说起来,秦昇倒是变相救了刘文静一命。
可现在,秦昇打算收回刘文静这条意外捡回来的命了。
就在他打算跟杨广详细说说自己打算如何离间李渊和刘文静之时,一名侍卫却急匆匆跑进了御书房,口中高呼道:
“陛下,不好了,李景将军派人从幽州来报,罗艺勾结李渊,趁着他出城与高开道作战之时,率兵袭取了北平,李景将军被迫率残兵败将退守柳城,形势岌岌可危。”
“罗艺?他怎么敢!”
听到罗艺背叛自己投靠了李渊,杨广不由龙颜大怒,气得当场就将御案上的奏折扫落一地。
不过秦昇倒没有显露出什么惊诧之色,毕竟历史上罗艺本就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选择归顺唐朝,如今只不过是因为蝴蝶效应提前一年发生罢了。
他甚至都猜得到罗艺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投靠李渊。
自从大业八年原幽州总管元弘嗣因罪被免去幽州总管一职之后,幽州总管一职一度空缺长达六年之久。
直到去年北平太守李景听说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企图弑君,当即就不管不顾要亲率一万精兵南下救驾,直到中途得知杨广平安无事才率军返回幽州。
而杨广得知了此事,有感于李景的忠义,便下旨正式封李景为幽州总管。
而罗艺跟李景素来有仇,担心李景做了幽州总管之后报复他,便找机会投靠了李渊,趁着李景征战在外,率兵袭取了北平,谋夺幽州总管一职。
此时,杨广已经将目光投到了秦昇身上,因为如今他能派去北上支援李景的只剩下秦昇和王世充的兵马了。
因为之前剿灭瓦岗军不利,杨广已经信不过王世充的能力,自然将救援幽州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女婿秦昇身上。
秦昇明白杨广的意思,不等他开口便主动请命道:
“臣愿率军北上,助李景将军击讨罗逆,解幽州之危。”
“好!不愧是我大隋的十二卫大将军!朕的好女婿!”
听到秦昇主动请缨,杨广自然是龙颜大悦,随后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道:
“你此行北上,顺道将窦建德高开道徐圆朗之流都给剿了吧,河北乱了这么久,如今也该太平了。”
秦昇闻言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自从他剿灭了天下势力最大的瓦岗军之后,感觉杨广整个人又开始有点膨胀了,根本不将其他造反势力放在眼里。
待自己平了河北之后,不会又准备要自己四征高句丽吧。
不过内心吐槽归吐槽,秦昇还是对杨广躬身一拜道:
“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