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191章高丽发行宝钞
    另外一点便是因为,中原王朝并不是一个所谓的国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天子的,因此在封建帝王的眼里,自己不仅仅是中原万民的天子,更是那些海外夷狄的天子。

    只不过是亲疏有别罢了。

    即便是那些百姓,压根就不知道皇帝是个什么东西。

    而那商贾则是一脸兴奋的看着王禑说道:“王上,其实也不必如此。”

    “草民观大明百姓,之所以用宝钞,无外乎因为携带方便。”

    “我高丽亦可发行我高丽宝钞,以备国用啊!”

    王祸登时便愣在了原地。

    对啊!

    你大明只说了,只有粮食才必须用大明的宝钞!

    你们的商贾不是钻空子,低价买我们的东西吗?

    那我们也发行自己的宝钞,而且就跟你反着来,除了粮食之外,所有货物,均需用高丽宝钞交易。

    大明宝钞在高丽只能买粮食不就完了?

    王禑激动的看着身旁的李仁任问道:“李卿,你意下如何?”

    李仁任的眉头微皱,长叹了口气道:“王上,我高丽已然有不少的百姓,跟大明兑换了大量大明宝钞了,咱们再发高丽宝钞,恐怕会招致民怨啊。”

    “即便是没有民怨,那恐怕粮价也有暴涨的风险,恐有扰民之嫌。”

    李仁任这么说,倒也不是真的在乎高丽百姓的死活,关键是他自己家里,就兑了不少的大明宝钞。

    现在又要换成高丽宝钞,我家这些宝钞,岂不是要打水漂了?!

    王禑的目光再次看向了那商贾,皱着眉头问道:“这倒确实是个问题,卿可有应对之策?”

    那商贾听到王祸称自己为“卿”登时便兴奋了起来。

    方才进宫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介草民,现在就成了卿!

    那商贾当即便改口称“臣”道:“王上,臣早年在大明经商,当时便听说过前宋之时,其实就发行过类似“宝钞”的交子。”

    “只不过当时并非朝廷所发,而是由各大商号之间发行的。”

    “因此在前宋时,各地所用的“宝钞”各不相同。”

    “当时宋人便有钱庄专营换钞,我王也可效法前宋之故事,设一官署,专司换宝钞即可啊!”

    听到那商贾这么说,李仁任总算是放松了下来。

    只要自家的利益不受损,用什么钞,其实他压根就不在乎。

    王禑登时便大为赞赏,兴奋的看着那商贾道:“不错,这事孤欲交给卿全权办理,卿可愿往?”

    那商贾听得眼睛都亮了,当即表示道:“臣愿往!臣愿往!”

    猪肉过手就是油!

    在一旁的李仁任倒也没有计较。

    毕竟李仁任也是高丽的传统士大夫,与大明的乡绅基本无二。

    压根就瞧不上这点“蝇头小利”。

    只有那商贾知道,这里面蕴含着的多么庞大的利润!

    只要大明宝钞,还跟高丽的粮价绑定着,自己就永远有一笔巨额的利润,每天进账!

    王禑深吸了一口气道:“好,此事便交与卿去办了!”

    古北口铁门关。

    不少商贾仍旧在招募民夫,为明军将士们输送粮草。

    就在这个时候,在远处一名身穿鸳鸯战袄的明军骑兵,打马而来。

    古北口的守将,远远的望见斥候身后绑着的黄旗,便知道这是要八百里加急,递送入京的奏疏。

    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当即便搬开了关隘前的拒马。

    当那斥候疾驰入铁门关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骑在马上边跑边高呼道:“大捷!大捷!”

    “王师力战三十万鞑子,歼敌无算,九边可安!”

    九边可安矣!

    原本推着独轮车的百姓,皆愣在了原地,不知不觉之间,两行热泪已然滑落脸颊。

    压在祖祖辈辈身上的那座大山,就这么轰然倒下,谁能不激动!

    我们胜了!

    我们子孙后代,终于不用再为了生计,逃去内陆奔波了!

    “王员外!咱们胜了!”

    关隘下的商贾,也在一旁点着头高声道“听见了,你们加把力,再往口外送些粮秣,等你们回来,本老爷给你们摆上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得嘞!”

    这一天,所有运送粮秣的民夫,都时不时的抬头看看远处碧空如洗的天空。

    爹,娘,你们看见了吧,你们的孙子,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被鞑子欺负了。

    不过你们的孙子,连咱们村里的所有乡亲,都不用再担心被鞑子欺负了。

    因为咱们赢了!

    您儿子还出了一把力!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替九边的所有将士、百姓,把将来到了地下,见了祖宗的说辞,都给想好了。

    那么多代人的夙愿,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上,终于完成了!

    恰逢其世,与有荣焉!

    不只是九边的百姓,草原各部盟溃败的那一刻,整个明军的大营里,几乎爆发出了,宛若闷雷一般的欢呼声。

    几十万明军的欢呼声,纵然遥隔数十里,都能听得真真切切。

    大营中但凡是还能动的明军,几乎全都集结了起来,只待将令下达,便登时冲了出去。

    没有一个人眷恋什么战利品。

    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娃娃们能上学,婆姨有新衣裳穿。

    只要把草原上这些鞑子们,打的再无还手之力了,这些东西他们都会有!

    谁还在乎那些牛羊!

    中军大营里,刚刚从战场上厮杀回来的将领们,脸上也有遮不住的笑意。

    只不过这些将领们在吹嘘的,却是自己的战绩。

    “这一次咱一口气儿抓了三个汗,徐帅,您咱能换一张铁券吗?”

    明代的铁券又称世券。

    其实这个世券,并不是只有后世人理解的那种,所谓的满门抄斩的含义。

    更重要的是,你有了爵位,只有朝廷给你授了世券,你的爵位,才可以世袭罔替下去。

    否则的话,你的爵位只封你一人终身。

    徐达的脸上也满是笑意。

    一举荡平大漠,这是大明开国以来,淮西君臣们的夙愿。

    徐达原本以为自从上次北伐失利之后,这个夙愿自己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了。

    万万没想到,短短几年的时间,大明便强盛到了如斯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