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107章百姓做壁上观
    百万人?

    就单单靠那些草民,就是有千万,万万又能如何?

    胡惟庸长出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看着朱棣,咬着牙说道:“既然如此,殿下大可以出宫去,召金陵百姓来勤王剿贼,您可以看看在百姓的心里,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贼!”

    “你!”

    朱棣咬着牙怒视着胡惟庸,而后看看朱标道:“大哥,我去城里号召百姓,片刻之后,万民倾轧而过,定叫胡逆化为齑粉!”

    朱标看着朱棣怒发冲冠的模样,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而后长叹了口气怅然道:“四弟,这样做没用的。”

    朱棣执拗的低下头道:“大哥,先生不会骗我们的。”

    朱标欲言又止,最终脸上却浮现出了一抹笑意,拍着朱棣的肩膀道:“大胆的去吧,哥给你撑腰!”

    朱棣不敢置信的抬起头:“大哥此话当真?”

    “当真!”

    说罢,朱标兀自起身:“毛指挥使!”

    站在朱标身后的毛骧,闻言不由得身躯一震,而后径自出列。

    “卑职在!”

    “给秦、晋、燕、周四王各拨五百锦衣卫,赴城中召义民攘凶除奸!”

    毛骧闻言脸色骤变:“殿下,这,这宫中锦衣卫只剩两千人了..”

    朱标微微摇了摇头笑道:“不过是一个胡惟庸罢了,纵是孤一人亦能应付!”

    朱棣也只不过是想自己只身一人去罢了,谁成想朱标竟然这么大方,在宫里一个锦衣卫都不留!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得集中的到了胡惟庸的身上!

    朱标是在跟胡惟庸换命!

    在胡惟庸的心里,眼下的紫禁城里,唯一能够威胁到胡惟庸的人,只有朱标一人!

    因为朱标是嫡长子,是大明的正统。

    胡惟庸纵然是要行曹操之事,手里也要有一个汉献帝,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朱标,显然就是胡惟庸心里,汉献帝最佳的人选。

    因为胡惟庸绝对不会杀了朱标,因为胡惟庸还需要朱标这个虎皮,来号令天下。

    而只要朱标还活着,宫里无论跑出去几个皇子都不重要!

    因此,在胡惟庸的眼里,朱标做的这一切。

    不过就是朱标想用大明的权势,换自己兄弟几人性命罢了。

    胡惟庸也乐见其成,毕竟朱亮祖的手里只有三千人,虽然有把握吃掉这两千锦衣卫,但难免会有损失。

    这可是胡惟庸唯——点家底!

    想到这里,胡惟庸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道:“放行!”

    随着胡惟庸一声令下,身后的百官顷刻之间便让出了一条小路。

    毛骧回头看看朱标,最终还是选着跟着朱棣等人,走出了宫。

    看着朱棣几人的背影,朱标的心里却丝毫没有身陷险境的恐惧,反而是多了几分欣慰。

    跟其余的这几个弟弟不同,纵然是朱棣几人,当他们出生时虽然朱元璋尚未继位,但是也早已坐稳了江南的半壁江山。

    朱标出生之时,天下尚在大乱之中,朱标虽然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但是在那个时候,就是随时可能被元廷拿下,擒杀的乱贼之子罢了。

    因此,对于任以虚讲的课,朱标的理解更为深刻。

    你们是孤的弟弟,也更是任先生的学生,是大明的亲王!

    任先生的课,是百姓之道,自然要从百姓的身边去悟!

    这些道理,是靠书本跟说教学不到的。

    将来你们要成大器,就需要自己去悟出这个道理!

    朱棣四人走出宫禁之前,朱标的手中,一直死死的握着一把短刃。

    这把剑不是用来杀敌的,而是用来自戕的。

    只要胡惟庸稍有反悔之意,朱标便会立刻拔刀自勿。

    虽然胡惟庸有信心掌控一切朝局,但是也不会吃饱了撑的逼死朱标,给自己平添麻烦。

    毕竟朱标一死,大明的国本也就不在了。

    朱元璋的这二十多个儿子,随便拿一个都可以成为正统。

    这要是一个两个还好说,二十多个,胡惟庸也没把握把所有的皇子都擒杀在紫禁城中。

    朱标一直手持短刃,目送朱棣等人离开了朱亮祖的包围。

    当看到朱棣等人出宫之后,胡惟庸不由得冷笑道:“太子殿下,诸殿下已然出宫,这把短刃可以扔掉了吧?”

    不料胡惟庸话音刚落,朱标便仰天大笑不止。

    “胡相,孤什么时候说过,四个弟弟出宫之后,孤就扔掉这把短刃了?”

    胡惟庸闻言,额头上的青筋顷刻之间便露了出来,死死地盯着朱标咬牙怒斥道:“你敢戏耍本相?”

    朱标的脸上却浮现出了一抹淡然。

    “胡惟庸,你忘了,孤的弟弟是出宫召天下万民来攘凶除恶的,不是去逃命了。”

    胡惟庸闻言一愣,而后脸上不由得嗤笑了一声。

    “太子殿下还当真以为,诸位王爷是出宫搬救兵了?”

    起先奉天殿上只有胡惟庸一人的笑声。

    而后紧跟在胡惟庸身后的礼部尚书李文焕,旋即便跟着笑了起来。

    随后则是哄堂大笑。

    胡惟庸无奈的摇了摇头而后摆摆手,示意身后的两名中书省的官吏,将御案上,象征着天下权柄的印玺,小心翼翼的收好。

    只要朱标活着,而印信又在胡惟庸的手里,朱标想等什么就等什么呗。

    胡惟庸压根就不在乎朱标在这里犯傻。

    朱棣兄弟四人好不容易跑出宫禁。

    走上金陵的街头,今日的金陵城已然不同往日,街头巷尾不见叫卖之声。

    朱亮祖的甲兵以及咄咄逼人的胡惟庸,无一不在说明大明的变法失败了。

    他们生活中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在大势的面前,他们无力反驳。

    他们只不过是小民而已,他们只得接受命运的安排。

    看着垂头丧气的百姓们,朱棣激动的跑到了几名小贩的面前,高声道:“各位,奸相胡惟庸犯上作乱,他们只有三千人,你们随孤杀进宫中,救出皇兄,一切都会恢复平静。”

    朱棣生怕这些百姓不相信他们,甚至都没有换下自己上朝所穿的蟒袍。

    “今日闯宫,皆是我大明义士,我们是大明的亲王......”

    只可惜,即便是他们将嗓子都喊破了,这些百姓仍旧不为所动。

    没有人是傻子,在今天以前,这身蟒袍绝对可以号令天下百姓。

    但是百姓们知道,胡惟庸已然入了宫,大明的这身蟒袍的意义,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不再是权势的代表,反而显得有几分的可怜。

    因为此时此刻,蟒袍代表了他们是陛下的皇子。

    是天下各路诸侯,随时可以扯起来的一块虎皮。

    不过是提线木偶罢了,甚至随时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谁又会去羡慕一个,可以穿在身上的定时炸弹呢?

    朱棣声音沙哑的看着面前的一个老姬:“大娘,您有孙子没有?”

    “只要您随我们兄弟几人冲进宫里。”

    “您的孙子日后就可以像士族一样读书,就可以光耀门楣......”

    老姬看着朱棣久久没有做声。

    这是唯-——个听着朱棣将所有的话说完的人!

    说完之后,老姬一脸慈祥的看着朱棣问道:“孩子,你说完了?”

    朱棣激动的点了点头道:“说完了,大娘......”

    还没等朱棣继续说,老姬便从自己的篮子里掏出了一件粗布衣衫,眼里好似有东西在打转似的,将衣衫递给了朱棣。

    “好娃子,换上衣服逃命吧......”

    胡惟庸已然控制了紫禁城!

    这意味着什么?

    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亲王!

    朱家人所做的一切,百姓都看在眼里。

    或许会有一个两个的百姓,愿意豁出性命的追随朱家人。

    但是大部分的百姓,绝对是会选择做壁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