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48章重修皇明祖训,改分封之事
    直到这个时候,躺在地上的毛骧,也艰难的从地上爬了起来,终于提上了自己的裤子。

    在提上自己裤子的那一瞬间,毛骧终于憋不住了,歇斯底里的看着面前的这几个人,厉声咆哮道:“你们是哪个卫的?”

    方才毛骧一直忍辱负重,就是不想让自己的部下,看到自己没穿裤子的样子。

    随着毛骧的这一声怒喝,原本漆黑一片的鸡鸣山,顷刻之间便乍亮了起来。

    而后,那几个黑衣人便看到了,在这处山头上,挤着的密密麻麻的人。

    而他们,此时这山头上的几千人,也在盯着他们。

    原本在远处观望的吕赦,整个人都麻了!

    不是说鸡鸣山上只有那一个人吗?

    不是说好了,最多也就是有俩小太监吗?

    再退一万步,就算是朱元璋给这人配了护卫,那也不至于配这么多啊!

    这就是彻头彻尾的逾制啊!

    就是朱元璋,也没有这么多的护卫啊!

    这小院里的人,到底是谁啊!。

    透过火把的火光,顷刻之间,便分清楚了,眼前这帮人的身份。

    面前这些穿着飞鱼服的是锦衣卫,那些穿着全甲鸳鸯战袄的,则是朱元璋的仪銮卫,而远处那些穿着赤色战甲的则是太子卫率......

    他们从军这么多年,压根就没见过,大明的精锐,凑的这么整齐的。

    别说是他们了,就是锦衣卫拎出来,也是这群人里战斗力最弱的了。

    那几个黑衣人不由得咽了咽唾沫,在看向了方才自己暴揍的那个“鸟人”,此时正在一旁死死的盯着自己。

    毛骧的心情,其实比这几个黑衣人好不到哪去。

    因为毛骧知道,今天不管这几个黑衣人的下场是什么,但是自己的“威名”一定会在几天之内,传遍整个京师的所有卫所、衙门。

    现在的毛骧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来骗!

    来偷袭!

    这好吗?

    看着远处的这几个罪魁祸首,毛骧的浑身微微颤抖了起来。

    “把这几个不怕死的给老子拿了!”

    “诺!”

    身后的一众锦衣卫,强忍着脸上的笑意,旋即便一拥而上。

    这几个黑衣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早就吓得腿肚子都软了。

    所有人都没看到,远处的那个黑衣人,早已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便躲了起来。

    直到这几个憨.批,被锦衣卫五花大绑之后,那人也没有敢从草丛里出来。

    直至周围一点动静都没有了的时候,那黑衣人才堪堪的从草丛里爬起来,连滚带爬的朝着山下的方向逃去。

    小院之中的朱元璋,也听到了门外的动静,原本兀自愧疚的朱元璋,登时便来了火气,大步流星的朝着小院外走去。

    刚一走出小院,朱元璋便阴沉着脸怒骂道:“都吵吵什么呢?”

    “疯了?”

    朱标的护卫,这才上前强忍着脸上的笑意,说道:“禀陛下,方才,方才有人偷袭锦衣卫的毛指挥使,已经被拿下了......”

    “他就是盘废物点心,在这儿都能让人偷袭了。”

    “扔诏狱里去,好好问问到底是啥事!”

    “诺!”

    此时的朱元璋满脑子都是,大明的分封制度,压根就顾不上,毛骧莫名其妙被人暴揍了一顿这样的“小事情”。

    直到此时,朱标几个兄弟也走了出来。

    见到朱标没有说话,身后的这群,一直在宫中当差的禁卫,登时便会意,这是又他们不方便听的事情,旋即便识趣的朝着远处四散退去。

    朱标看着朱元璋,沉思良久之后,才看着朱元璋说道:“爹,儿臣请命,重修皇明祖训,改分封之事。”

    在朱标身后的几人也齐声道:“儿臣附议!”

    方才任以虚的话,他们也听见了,后世那个万历,第一个开刀的就是秦、晋、代、沈四藩。

    既然如此,还不如趁着祖宗们关系还近,赶紧将这宗室的事情,给彻底的定下来。

    最起码不至于闹到,三十而不婚,曝三十年而不葬的地步啊!

    朱元璋的脸上也是阴晴不定,良久之后才长叹了口气悠悠的说道:“罢了,也是咱当初想的太简单了。”

    “既然如此,改的事情咱答应了,但是如何改,你们想好了没有?”

    虽然宗室不至于像以前那么极端了,但是要改,总不可能生出皇子来,直接给打成庶人,总还是有一个章程的。

    兄弟四人对视了一眼之后,才齐声说道:“爹,其实有些事情没必要想的太过复杂。”

    “儿子认为,这亲王俸禄照发便是,任先生也已经讲过了,其实亲王的子嗣并不多,主要是那些郡王.....”

    说到这里,在场的几人,不由得想起了,晋府的那个庆成王。

    那就是一位郡王,不过他的儿子里,只有长子可以继续承袭王位,而自郡王以下,其实俸禄就已经乏善可陈了。

    “儿子细细想来,这些郡王如此行事的原因,无外乎就是有几个。”

    “其一是,亲王原本在历史上,虽然是不得擅自出城,但是封地之中,诸多事宜,以及宗府之事烦扰,故而亲王一级,并无太多子嗣。”

    有明一朝,虽然朱棣跟嘉靖两代帝王,都非常的警惕,各地的藩王。

    藩王们虽然没有自由,不代表这些亲王们,整日里无所事事。

    四时祭祀天地,可不只有天子需要祭祀,而且各地的官员上任,路过其封地,依照皇明祖训,那些官员还需要去拜见这些藩王。

    而且身为亲王,自己一宗的宗亲,都归亲王管理。

    东家长西家短,像是晋府一藩,至明末光男丁就有几千人,算上女眷、郡主,县主。

    加起来也是好几万人,亲王要管理的人口规模,甚至不亚于一些,人口稀少的县。

    因此,亲王一级,不仅子嗣不多,甚至有不少,都传了几代之后,还能绝嗣,只能去找旁系郡王,来承袭王位。

    反观郡王,虽然拿不到皇明祖训上说的,每年六千石的俸禄。

    但是在明初至嘉靖以前,宗室数量不多的时候,每年拿个三四千石的粮食,还是可以的。

    一家人就是敞开肚子吃,也吃不完这么多的粮食。

    又不能干别的事情,那不就只能是,玩命的生娃了吗。

    “因此,儿子觉得,爵位,咱大明该授便授,毕竟是天家血脉,给一个爵位,以体现亲亲之谊也可以的。”

    朱元璋的眉头一皱,看着朱标问道:“那你的意思是,降俸?”

    “不错。”

    朱标点了点头,而后看着身后的这几个弟弟,继续说道:“儿臣跟弟弟们都商量了一下,亲王每年给米粮三百石,而亲王以下,郡王、辅国、镇国等诸将军,皆授爵而不发俸。”

    朱元璋的眉头不由得紧皱了起来:“老大,这对你弟弟们是不是不太公平?”

    朱标摇了摇头道:“爹,儿子还没说完呢。”

    “纵然是弟弟们的这个三百石,也不是俸禄,而是补贴,是补贴他们,替朝廷管理宗亲的一笔粮食。”

    “不过咱们天家,也不是什么都不管......”

    朱元璋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讶异:“不是什么都不管?”

    朱标深吸了一口气悠悠的说道:“朝廷每年需要拿出一笔银子,拨给宗室,但是这笔银子,不是具体发给哪一个藩王。”

    “而是投入到,我宗室的教育问题上来。”

    朱元璋闻言眼前不由得一亮:“教育?”

    “对,就是教育,依现在的皇明祖训,宗室需至十岁之后,方有俸禄,儿臣跟几个弟弟的意思是,由朝廷抚养至十岁,宗亲在年满十五岁之前,每个月由宗藩所在封地,拨给实物,三岁之前拨蛋、奶之物,自三岁之后,每月拨给米粮至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