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抄家以后 > 还击(1)
    元兴十二年,谷雨。

    程家演武场中,韩晏带着两个侍卫在教程家小辈们蹲马步。几个孩子才刚刚开始学习功夫,每个人都很努力,就连最小的不满三岁的熹涵都跟着凑热闹,完全不标准的姿势,却满头大汗地跟在大家后面站着。

    程明安和几位嫂嫂坐在一旁闲话家常,看到演武场中的情景,不禁想起了幼时三哥教她学习骑射的样子。

    程家的女儿,自小就会有人来教功夫,不需要多么高强,只为强身健体和有能力自保。明安的骑射是三哥亲自教的,过去在建康城中的诸位贵女间也是数一数二的,受过不少称赞,只是明安还没来得及好好谢谢三哥这位老师,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小姐,程福回来了。”绿柳表情严肃地在明安耳边悄声说道。

    “嗯,带他去书房,我马上过去。”明安的眼神从这短暂的美好情境中移了开来,脸上的笑容也收敛起来。

    韩晏自然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快步走了过来,“小姐?”

    明安眸光微转,和韩晏对视了一眼,“程福回来了,你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韩晏应道:“是。”

    明安和几位嫂嫂告辞,带着韩晏去了书房。

    九个月前,明安设计抓到了一直隐藏在程家的内鬼,是父亲的妾氏吴姨娘。

    吴氏是被专门训练,经由青州县丞送到程家的,目的就是为了离间父亲和母亲的关系。

    只是不料吴氏对父亲生了情意,并没有做出什么对程家不利的事情。

    吴氏的口供描述,从她接受训练的地方出发后,先坐了两天船,之后改换马车,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到的青州县丞府。

    韩晏仔细研究舆图后,推测出吴氏所指的地方,大概是在晋州安城或者江城一带,而晋州正是大司马府周家的祖籍,晋州太守一向是周家的人或周家扶持的人担任,如今的晋州太守便是周家族人。

    明安派了程福前往,吩咐他务必要将那个地方找出来。只是吴氏虽然在那里住了好几年,但是从未踏出过院门一步,实在没有更多线索,所住庭院中的有一棵很大的流苏树成了唯一线索。

    因此程福一去许久,直到现在才回来,也不知进展是否顺利。

    明安和韩晏到书房的时候,程福已经在了。

    程福抱拳道:“小姐,幸不辱命,找到了一些线索。”

    明安轻轻吐气,“嗯,你辛苦了,说说情况吧。”

    程福带着人先是去了晋州安城,称自己幼时被人拐走,如今想来寻找亲人,但因为年岁太小,只记得家里有一颗流苏树,用这个借口探寻了许久,找到了好几个类似的院子,但与吴姨娘所画的院中详图都不符合。

    之后就去了江城,机缘巧合之下,竟然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地方。

    先前还担心吴姨娘暴露以后,他们会转移,没想到他们根本没在乎,大概觉得没有人会找到。

    程福带着人趁着夜黑绑了在那里的三个老嬷嬷,分别审问了一下,才知道她们只是在那里负责教养众位姑娘的,并不清楚姑娘们的来历和去处。只等着有人手持信物和信件过来以后,她们就会按信中要求,将合适的人交给来人带走。

    三个婆子中为首的那个,在宅子里已经十五年了,但是在她来之前那个地方就已经有了,再之前的事情她也不知道。

    她在的这些年头里,一共送出去二十三人。程福他们到的时候,院子里还有六位姑娘。

    程福将手中的一沓画像交给了韩晏,“四小姐神算,还好让我带的人里有一个擅长画像的,要不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二十九副画像,每个人在院中的名字、年纪、被带走的年份一一记录在上。

    程福挠了挠头,“只是那婆子说,前面的人离开的时间太长,她记得不太清楚,可能有些不符。不过最近五年的,绝对没错。”

    明安点了点头,示意程福接着说后面的事情。

    程福继续道:“那婆子说,来人带走姑娘的时间不确定,以前一年不见得会来一次,但过去两年来的十分频繁,去年就来了五次,所以我们就在宅子附近住下,等着人来。

    一直等了快三个月,才收到那婆子送来的信,说是有人来领人了。

    我们将人抓住,一番拷打后,才发现这里的人做事着实谨慎,来人只负责将人送到信中指定的地方,之后的事情就与他无关了。

    我们问他之前送过几次,说是从元兴五年起才开始的,送过六次。”

    程福指着其中的一张纸,“这是他送的人和送去的地方。一般都是送到城外的某个地方,然后有人来接应,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次来人要求是送到建康。我们索性就跟着他一起回来了。

    就在城郊处一对中年夫妻过来接应的,进城门的时候,那姑娘还晕着,两人只称,家中女儿得了重病,需要到建康求医,便被放了进去。之后我们跟着,他们竟然到了御史中丞肖成冕家的后门,没一会,那姑娘就被人接了进去。

    我安排了人分别盯着肖成冕和来接应的那对中年夫妻,自己就先回来向小姐禀报情况了。”

    听到程福提到御史中丞,明安不由感慨:“肖成冕到真是深藏不露,周家果然厉害,连这样的人都能拉拢。”

    韩晏冷声道:“昔日我听闻肖成冕是个性情耿直之人,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参与这样的阴谋诡计。”

    明安眸中一暗,轻声道:“他身居御史中丞一位,自然需要那样的性子。”

    程福拧着眉,眼神发冷,咬牙切齿道:“那个狗贼!”

    韩晏无奈地瞥了一眼程福,程福赶忙向明安赔礼,“四小姐恕罪,小的失礼了。”

    明安有些好奇,“怎么,你和那位肖大人有过节?”

    程福不屑道:“小姐有所不知,这位肖大人看上去高风亮节,实则心狠手辣,当日为了晋升御史中丞一职,竟然杀害百姓来冒充土匪谋取功勋。”

    明安一愣,将手中的画像放下,表情肃穆,“此话当真?”

    程福沉声道:“元兴八年,原来的御史中丞卸任在即,肖成冕是其中一个备选,只是他的优势并不明显,那一年他奉诏巡查。

    在晋州偶遇山匪,当机立断与晋州太守联合,清理了匪徒,并缴获了黄金万两。晋州太守在给皇上的奏疏中,将大部分功劳都给了肖成冕,他才一跃成为了御史中丞。

    山匪确实有,不过也就是十几个人,为了扩大功勋,他和晋州太守竟然将一个偏僻村庄的青壮百姓以做工名义骗到了山匪所在的地方,然后一同杀了,最后剿匪七十九人。为了防止同村之人走漏消息,他们将剩余的老弱妇孺全都就地杀害,还放了把火将村落烧了,彻底毁尸灭迹,丧心病狂的程度可见一斑。

    村庄被屠那日,有两人外出狩猎,侥幸存活下来,回来以后得知了噩耗,费尽心力才知晓了真相,只是对方身居高位,又无切实证据,上告无门,报仇无望。

    恰逢将军出征路过晋州,两人拦了将军的马,以血书上告。

    因为所说事情太过惊人,而且又拿不出十足的证据,将军只能在明面上呵斥了两人,将他们赶走,然后暗中寻回,让我带着人协助他们找到证据。后来证据找到了,将军却出事了,就只能压在手里。”

    明安听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位肖大人,她自然是耳闻过的,原以为持正不阿,没想到竟然这般卑鄙无耻,“那两个伸冤的人还在程家?”

    “还在,程家出事以后,他们的事情也不好办,虽然证据确凿,但是出告一位名声不错的三品大员和一位封疆大吏,胜算并不大,极有可能被朝中的人掩下,所以我只能劝他们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肖成冕应该在很久以前就是周家的人了,否则晋州太守怎么会配合他。当日大将军就怀疑过残杀百姓一事周家也参与其中,毕竟御史中丞的职位很是重要。”

    明安缓了缓复杂的心情,轻点着桌案上的画卷,问程福:“这次送来的姑娘是哪一个?”

    程福从画像中翻找了一会,取出了一张,“就是这个。”

    画像上的女子,年十四,容色秀丽,自有一番轻灵之气。

    明安问道:“晋州的后续可都处理好了?”

    “四小姐放心,处理地干干净净。”

    “你们辛苦了,但这两家还需要你们仔细盯着,有情况立刻来报我。”

    “是。”程福领命离去。

    明安翻看着画像,心中思量着,吴氏在那院子里的时候,就已经有其他人了,那么,江城宅子的存在起码得往上追溯四十年。

    这么长的年头,背后之人到底在谋划什么?

    过去这十五年里,才送出去二十三人,但最近这三年,送人的频率突然变高。若是周家想要位极人臣,那么程家出事后,朝中武将已然有尊大司马府为首的趋势,为什么周家没有停下步伐,反而增加了送出的人数?

    这三年送出去的九人,仅仅到建康就有四个,这些人都进了谁的府邸?

    周家的野心会不会比想象之中的更大?

    送出去的女子或许能蛊惑人心,能获取情报,能拉拢朝臣,但是若让她们鼓动别人和周家一起造反,做这种随时会被抄家灭族的危险事情,怕是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吧。

    故此,周家想要改朝换代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手里兵权并不多,朝堂之中的重要官职都被皇上牢牢把握在手中,周家的人在文人之中也无领袖人物,他们即便有这个野心,也没有这个能力。

    那么现在周家这样疯狂输送细作,就只有一个可能,是要参与皇子夺嫡,获取从龙之功。

    周家并没有人在宫中为妃,这也是皇上相对程家更愿意相信周家的原因。

    那么周家支持哪一位皇子呢?

    皇长子早逝,皇上成年的皇子只有二、三、四这三位皇子。

    明安记得在程管家给她的情报之中,肖成冕上一次直言不讳攻讦的对象,就是四皇子的外家。

    而在安王一事中,周家对三皇子出手也是毫不手软。

    明安又将周家的所有人脉仔细梳理了一遍,韩晏和程管家也在一旁帮忙。

    果不其然,他们找到了一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