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抄家以后 > 情深(1)
    父兄被杀,程家被抄,长姐自尽。

    程家二小姐,静安王府世子妃,程明萱,整个孕期就是在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中度过的。

    静安王世子元晔怜惜妻子,衣不解带地细心照料,平日里也是时时宽慰。

    为了腹中骨肉,程明萱不得不坚强地撑下去。

    眼看就要到临盆的日子了,却和世子的妾氏郑兰儿有了口角,被气的早产。

    万幸最后有惊无险。

    元兴十一年,二月十二,程明萱平安诞下一女。

    但是因为孕里多思,以至孩子先天体弱,身边始终离不开大夫。

    世子给取了名,叫靖宁,希望她能平安顺遂。

    孩子满月之时,程家人身上都有重孝,不适合登门。

    掌管程家诸事的四小姐程明安,问了母亲崔氏的意见后,备了一份满月礼,安排侍女青衣送过去。

    青衣回来后说,小小姐瘦瘦小小的,吃的也不多,哭声跟小猫叫似的。好在府里大夫说了,只要细心养着,将来虽会有些体虚,但无性命之忧。

    五月十五,是程家三少爷的生忌,原本程明萱要与明安一同前往永安寺的,只是临出门前,孩子又发热了。

    程明萱只能让侍女木蓝代替前往。

    明安听说孩子病了,很是挂念,嘱咐木蓝,好生照顾。

    过了两日,孩子情况好转以后,程明萱派了齐嬷嬷来程家送信。

    齐嬷嬷看着冷冷清清的庄子,再想到过去大将军府的煊赫,心绪难平。

    齐嬷嬷先去拜见老夫人,侍女说吃了药刚刚睡下,齐嬷嬷在外头院子磕了个头,就去了程夫人崔氏的院子。

    齐嬷嬷是崔氏的陪嫁丫头,跟着崔氏到了程家,然后又随着二小姐到了静安王府。

    两人说了会话,崔氏的精神也不是很好,明安就让崔氏歇着了,带着齐嬷嬷去了偏厅。

    明安细细问着二姐和孩子的情况,听着齐嬷嬷娓娓道来,一颗心才放下。

    明安叮嘱齐嬷嬷,“姐姐身居王府,难处肯定会有很多,若有什么事,一定记得告诉家里一声,多个想办法的人也是好的。有什么便说什么,不要瞒着,否则我从别处听说了,只会更忧心。”

    齐嬷嬷犹豫了一下,说道,“世子爷一直陪着世子妃,照料的很是细致,确实是再好不过的了。便是有那没眼力价的人,世子爷也就先打发了,碍不到世子妃的眼。”

    明安听着齐嬷嬷话中意思,问道:“可是郑氏生事了?”

    齐嬷嬷苦笑一声,“郑氏原就凭着自己与世子爷之间的表兄妹情谊有些张狂。给世子爷生了庶长子后,更是不安分。下人们见得多了,难免有闲话落在世子妃耳中。世子知道后,就不许她到世子妃跟前了。”

    明安长叹一口气,“只要世子待姐姐好就行,现在程家情境如此,免不了会受些委屈,你们平时伺候在旁,多劝解姐姐一些,无关要紧的小事就不要走心了。”

    齐嬷嬷点了点头,“世子爷待世子妃是没话说的,只是……只是待小小姐就不如小公子了。没有抱过几次小小姐,却每日都会去看小公子。虽是庶出,到底是长子,大概不一样吧。”

    明安按按眉心,“都是世子的孩子,他偏疼哪一个,别人也无可厚非,不要想太多,平日里你们帮着姐姐,仔细看顾着靖宁。”

    齐嬷嬷看着明安,当年那个只知道吟诗作乐的小女孩,如今要一个人撑起这个败落的程家,事事都要挂念,不由心中伤感,屈膝一拜,“四小姐放心,奴婢们会妥善照顾世子妃和小小姐的。”

    齐嬷嬷走后,明安回到书房时,韩晏正坐在窗边看着兵书。

    年幼时,明安喜欢读兵书,可是母亲并不赞成。明安就将兵书的封皮换了,又做了些掩饰,平时就夹在自己看的书中。

    这次离开程家,除了日常衣物,明安只带走了自己书房里所有的书。

    书籍众多,内容繁杂,廷尉府的官差只看了封面,就没再管。

    父亲程裕的书房,在诏书宣读的当日就被查封了。

    小时候的一时兴起,阴差阳错地将程家最后的兵书带了出来。

    程家的孩子还小,暂时用不到。等他们再长大一些,京中也没有那么多人关注程家的时候,就教给他们,程家骨血里的东西是要传承下去的。

    如今,只有韩晏来看了。

    于是每日,书房一端明安料理家事抄写经书,另一端韩晏就捧着兵书仔细研读。

    明安坐在日常理事的桌子前,翻开了账本,人却走了神。

    一旁研墨的侍女绿柳,看到明安对着账本发呆,小声问道:“小姐,出什么事了么?”。

    韩晏听闻,抬头看向了明安。

    明安摇头,“没事,就是想到齐嬷嬷说的话,觉得时移世易,人心难测而已。”

    绿柳略一思索,“小姐是在说郑氏吗?”

    明安理了理袖子,“我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张太傅家的老夫人过寿。她跟在静安王府郡主的后面,怯生生的,那时的她虽有点小心思,但也无伤大雅。

    后来我去王府看姐姐,再见到她的时候,也不过才几年光景,眼中只剩精明算计了。当日她去请安,和姐姐发生争执,以至动了胎气。若不是同日姐姐也生了,怕是王妃会对姐姐心有芥蒂吧。”

    绿柳轻声惊呼,“她总不至于,用自己的孩子算计二小姐吧?”

    “后宅的阴私,我虽没见过,却也听过太多了。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比比皆是,郑兰儿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绿柳想了想以前见到郑兰儿的情景,不由感慨,“也是老天在帮二小姐,让她算计落了空。不是说,如今世子都不许她去二小姐跟前么,即便她想做什么,怕也是不成了。”

    明安轻轻颔首,“希望是这样吧。”

    韩晏看着明安担忧的样子,“可是觉得她有不妥之处,那我去查查?”

    明安想了想,“不必了,姐姐不是无能之辈,自保能力还是有的,还有齐嬷嬷他们在,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明安皱着眉头,继续去翻查账本了。

    程家被抄,一应田产铺子都没了,带出来的东西勉强够维持两三年的。

    虽然崔家、静安王府和其他姻亲都送了不少东西来,但到底,程家还是要自己立起来才行。

    建康城中肯定是不行了,明安只能打发家中下人去往青州、江州一带开铺子,顺带着探听消息。

    韩晏知道自家小姐心里是有筹谋的,故此,这半年来,也在尽力收拢一些可用之人。

    离开书房后,韩晏就吩咐了人,去悄悄盯着静安王府。

    半个多月后,静安王府的后院果然又出事了。

    郑氏的孩子突发疾病,恰好那日小小姐身体不适,府里的大夫都在世子妃院中。

    因为郑氏不止一次用孩子邀宠,每次说病,其实根本没事,只是为了让世子过去看看。

    那日,小小姐症状格外严重,高热不退,还时不时抽搐。

    世子妃很不耐烦,吩咐下人不必理会。

    后来,还是齐嬷嬷劝着,派了个大夫过去看看。

    没想到,这回小公子是真的病了,还病的不轻,差点耽误了孩子的医治。

    王妃发了好大的脾气,将孩子抱去她的院子里养了,连带着对世子妃的态度都不是很好。

    韩晏知道的时候,已是几日过后,但还是向明安禀报了一下。

    明安听韩晏说完,心中很是疑惑,“郑氏没有借机闹事?”

    “确实没有,她最近都很安分,据说每日除了去王妃那里瞧瞧孩子,其余时候连门都不怎么出。”

    “世子待她一般,那个孩子是她最大的依仗,现在被王妃抱走,她怎么会什么都不做呢?”

    明安沉思半晌,这两个孩子总是有这么多的巧合,一同出生,一同生病。

    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对,但就是感觉有不妥。

    明安吩咐韩晏,“告诉齐嬷嬷,小心提防着郑氏,她也许在谋划什么。”

    七月初,齐嬷嬷匆匆赶来,整个人脸色严肃,说是给四小姐请安。

    一见到明安,扑通一声,齐嬷嬷就跪下了。

    “四小姐……”话还没说出来,人就抖的不成样子了。

    明安被齐嬷嬷地样子吓到了,心中骤然一紧,忙问道,“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齐嬷嬷摆着手,哭着说,“世子妃没事,是小小姐有事,不,是小公子……”

    明安听的很是困惑,就让绿柳和青衣,把人先扶起来坐下,喝了杯茶,顺顺气。

    “别着急,你慢慢说。”

    齐嬷嬷现在想想昨日的情形,仍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昨日世子和世子妃一同去给王妃请安,世子让人把那个庶子抱了出来。说世子妃是小公子的嫡母,以后也是要世子妃来教养的,不要太生疏了。

    世子妃虽然不大乐意,但是当着王妃的面也不好说什么,就把那个孩子接过来抱着了,结果……”

    齐嬷嬷地表情变幻莫测,“结果,我看到那个孩子,竟然和三少爷小时候长的七分相象。”

    齐嬷嬷是程家旧人,口中的三少爷,自然指的是明安的嫡亲哥哥。

    明安听闻,惊得失手打翻了桌上的茶盏,污了书本。

    绿柳也是倒吸一口气。

    青衣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赶忙把书本拎了起来,想要放在旁边的案几上。一转身,才明白齐嬷嬷话里的意思,顿时呆住了。

    书本“啪嗒”掉在地上的声音,才让屋里的几个人回过神来。

    明安表情严肃,一字一句地问,“你是说,世子的庶长子,长得像三哥?”

    齐嬷嬷哽咽,“是,三少爷是奴婢带大的,所以奴婢不会看错。”

    程三公子出事前,也已经一年多没回建康了。

    这个孩子自然和他没有关系,那就只能是……

    有人胆大包天,换走了姐姐的孩子。

    明安怒火中烧,厉声道,“当日,二姐和郑氏在同一间房里生产,我就问过你,可有异常,你是怎么向我保证的?”

    齐嬷嬷从椅子上滑下来,重新跪在地上,整个人焦躁不安。

    “那天,奴婢确实什么都没有发现,奴婢……”这件事情太过匪夷所思,齐嬷嬷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明安揉着额头,想了一会,先问道,“刚才的话,你可跟二姐说过?”

    齐嬷嬷连连摆手,“没有,世子妃从孕中就连番受了几次刺激,大夫叮嘱过,切不可再有大喜大悲。奴婢思虑了一夜,今天寻了个借口出来,未曾惊动世子妃。”

    “你把当日的情形仔仔细细地说一遍给我,一点都不要漏。”

    齐嬷嬷回忆起了程明萱生子那日的情形:

    那日,郑兰儿来请安,世子妃原本不打算见的。可是去打发她的人回话说,是王妃让她来给世子妃送东西。

    世子妃只能让她进来。

    郑兰儿说,是王妃让她来向世子妃请罪的,喋喋不休地说了许久。

    说着说着,她还拉住了世子妃的胳膊,世子妃随手挥开了她。

    当时郑氏也有了八个月的身孕,这一挥手,郑氏身子不稳,摔倒了,当时就见了红。

    一时间,也不好挪动,只能抬去旁边的屋子,再派人去叫稳婆过来。

    谁料,稳婆还没有到,世子妃的肚子也开始疼了。

    府里有两个稳婆是随时候着的,可是事发突然,有一个稳婆家有急事,并不在府中。

    一个稳婆,两个产妇,最后只能都放在一间房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