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代代供奉蟠桃,用命为修士抢下一个个桃子,谁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可是一个以“保护”为名义的结界,将他们困在了度县,祖祖辈辈,不得脱离。
“你们为什么不说?”沉萧垂眸。
又一个度县人回答:
“我们怎么没说?我们一直在说,蟠桃成熟,鸟兽蜂拥,这是长在血里面的果实,但你们只会回答——不过区区鸟兽,无需修士干预,结界是为了我们好,不要不识趣。”
结界是为了尔等,莫要不识趣。
我太悟门对你们已经仁至义尽。
贪心不足!
什么意思?你们置喙修仙者?
……
祖祖辈辈鼓起勇气说过,但回答历历在目,从未有过想要的答案。
再敢多说,修士就要发怒。
他们可是“仙人”,又让凡人要如何“说”?
于是,每年蟠桃成熟,度县人必须全副武装,拿着刀枪剑戟,守在山顶厮杀,从鸟兽爪牙之下,抢出来一个又一个带血的蟠桃,留下同伴一条又一条生命。
“我们没说错,那本来就是你们可以应对的麻烦,凡人本弱,即便没有蟠桃引来鸟兽,你们一样会死在打猎、捕鱼、种地……任何过程当中。”太悟门有修士反驳,“度县不适合种植粮食,你们杀死这些鸟兽,才有填饱肚子的口粮。”
即便不是蟠桃引来鸟兽,这些属于凡人地界的灾祸,也会和他们对上。
——是他们的粮食。
又一个度县人咬牙切齿:
“呸,什么属于我们的灾祸?
“鸟兽不难对付,吃过蟠桃却会发疯……于是,每到蟠桃成熟之日,它们就像是疯了般成群结队涌向我们,不死不休,收走我们父母、儿女的生命!”
吃过蟠桃的鸟兽,还是寻常可以对付的鸟兽吗?!
若没有蟠桃,他们何须遭受这一切?
只要没有结界,他们换任何一个地方,种地、打猎,都不至于如此绝望。
身侧,另一个度县人接道:
“每年蟠桃成熟之后,我们与鸟兽厮杀过,那些伤口会溃烂、那些带伤逃走的鸟兽会生病,而我们以这些鸟兽为食……更是年年都要病一场,十几年间,我度县已四次瘟疫横行!”
太悟门人反驳:“可我们赐下过丹药,为你们治病,修士的丹药给凡人用,你们还不知足?”
他们收下供奉,保护他们。
还会给他们丹药,足够仁至义尽!
多少凡人捧着无数东西求“仙人”一见而不得,多少凡人为了一颗“仙丹”费尽心思……度县供奉蟠桃,他们就直接赐予。
老村长拐杖指着他们,恨意蔓延——
“丹药?哈哈哈,用丹药控制瘟疫,艰难活下来,迎接下一次与鸟兽厮杀!
“而你们,只关注供奉数量,一旦那一年上供蟠桃变少,你们就会责骂、惩罚,甚至不给治病的丹药……
“那是赏赐吗?那是控制!”
哪有恨意是突然产生的。
这看似保护起来的度县,其实就是圈着的又一个灾祸之地。
他们被困在这里,世世代代种植蟠桃,每一年,青壮都要去保护蟠桃,用命从鸟兽口中抢下供奉。
而后,受伤的他们以这些鸟兽为食,又开始生病,甚至多次演变成瘟疫,在度县蔓延,把他们变成行尸走肉,最终溃烂而死。
为此,他们亲手烧掉多少亲人?
供奉交上去,仙人高高在上“赏赐”一点丹药,就那么几颗,他们化成水,用来控制住瘟疫,埋葬掉病死的同胞,继续活下去。
等待新的一轮厮杀。
“我们不敢不拼命供奉蟠桃啊,否则,你们一旦断了丹药,我们就会在一场瘟疫当中,死掉更多的亲人啊,一百年前,就有一场瘟疫,差点让所有度县人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