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 第11章 那还说什么!兄弟们,杀!
    朱高炽微微一笑。

    “很好!归队!”。

    “遵命!”

    王安跑步返回。

    直到这时。

    朱元璋才注意到。

    眼前这500人卫所兵,竟然都带着大量装备!

    在他们身边,有带着火炮和火箭的小车。

    还有各种火铳、长矛、刀剑!

    而且。

    这些卫所兵全都穿着精良的甲胄!

    也就是说。

    他们是负重从海津府赶来的!

    十几个时辰,带着装备辎重,狂跑200里!

    队形不散,人员不乱。

    甚至个个精神抖擞!

    天下强军,不过如此!

    朱元璋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炽儿这兵,练的不简单啊!他们竟然还是带着装备辎重来的!”

    朱棣等人也注意到这一点。

    徐达感慨道:“当年金朝伐辽,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臣只觉得是胡吹大气!

    但看到眼前这支雄兵,忽然觉得,若是给臣1万这样的将士,臣也能做到满万无敌!”

    李文忠忍不住看向朱棣,问道:“燕王殿下,你给海津郡王的,真的只是普通卫所兵?”

    朱棣苦笑一声,道:“不但是普通卫所兵,还是表现最差的那一批!你不会是怀疑本王将燕王府的精锐给了他吧?

    本王就这么说吧!本王带的兵,16个卫里,也绝对找不出100个能表现成这样的兵!

    这就不是我练兵的风格!”

    张玉、朱能和丘福连连点头。

    “我们的兵只会拔刀子砍人,那时候才凶!站这种队形和这么强的纪律性真的做不到!”

    朱元璋微微一笑。

    能做到让属下兵勇敢无畏,已经十分难得了。

    至于说练成这样千百人如一人的雄兵。

    古往今来,也没见到过!

    不过。

    他们是不是只是纪律强,队形好。

    真打起来就拉胯了?

    朱元璋有点怀疑。

    此时。

    海津卫所的500人在演武场上站的笔直,一丝不苟。

    一动不动。

    哪怕人人脸上都是汗水,苍蝇飞来飞去,爬到他们的脸上、鼻尖上,众人也不会动一下!

    这是海津郡王在练兵的时候教的!

    当兵必须守纪律!

    一次不守,就是重罚!

    三次被处罚,直接开除!

    如今虽然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

    但这跟海津卫的待遇怎么比?

    三餐有肉有菜有蛋,馒头米饭管饱。

    甚至每月还有3两俸银!

    虽然训练辛苦,但宣思校尉也给自己讲过这个道理。

    不努力,以后上战场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何况。

    他们是为自己的家乡父老,为自己的父母妻儿而战!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没什么亏的!

    朱元璋看看海津卫的人。

    纪律严明,一丝不苟。

    再看看蓝玉背后的500亲卫。

    自由散漫,满脸懈怠。

    忽然觉得。

    蓝玉这500亲卫也不算什么嘛

    亏得这小子还将他们中的不少人收为义子,呸!

    犬父犬子!

    朱元璋对不远处的朱高炽问道:“炽儿,是否让你的兵休息一下?”

    朱高炽用一个临时制作的喇叭喊道:“皇爷爷,海津卫的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随时可战!”

    朱元璋微微一笑。

    “那就开始吧!”

    此时。

    双方军士身上都绑着几个袋子。

    袋子里装着带颜色的液体。

    军士们都只用木刀。

    防止出现伤亡情况。

    只要军士身上的袋子被木刀击破,液体就会流出。

    心脏地方被刺中,军士便被认定死亡。

    身体上两处流出液体,也会被认定为死亡。

    此时。

    就到了真正比武的时候!

    蓝玉冷笑一声。

    举着木刀,对身后喊道:

    “兄弟们!对面的人站队走路那么齐,跟一群木偶傀儡一样,你们会怕吗?”

    众人哄堂大笑,骄兵悍将齐齐高喊:“不怕!”

    蓝玉狞笑道:“那还说什么!兄弟们,杀!”

    说着,蓝玉一马当先,带着众亲卫蜂拥而上!

    另一边。

    朱高炽举着喇叭,对海津卫众人道:“海津卫!你们的使命是什么`~?”

    海津卫500人齐声喝到:“为陛下效忠,为大明而战!”

    原本的口号是为百姓而战。

    不过朱高炽为了避嫌,命人改了。

    思想教育上,还是会加入为百姓而战,但是对外宣传上,已经彻底抹平这个痕迹了。

    本质上来说,明清都是封建**达到顶峰的时代。

    皇权至高无上,朱元璋作为缔造者,更加重视这个。

    朱高炽自己就是皇族,更没打算往里面掺私货。

    加入为百姓而战的概念,只是为了增加属下士兵的斗志罢了。

    这是属于超越时代的思想。

    朱元璋站在演武场边。

    听到海津卫士兵的喊声,只觉得浑身仿佛过电一般。麻酥酥的。

    特别是众人齐声喊出“为陛下效忠,为大明而战”的时候。

    他们口中的陛下,不正是自己么?

    大明不就是自己缔造的皇朝?

    朱元璋不由动容!

    满脸激动道:“好!精武忠勇!炽儿练的好兵啊!若天下将士皆有此心,北元余孽何愁不灭,我大明何愁不兴!”

    他又看了看不远处疯狂冲杀而来的蓝玉亲卫。

    不由满脸嫌恶。

    他还记得。

    当年自己对蓝玉的几十个义子说退下。

    众人竟然一动不动,完全将皇帝的金口玉言当放屁!

    直到蓝玉让他们退下,众人这才退下!

    这些骄兵悍将能打胜仗不假。

    可他们心中也没有自己这个皇帝!

    更未必装着家国天下!

    只能用一时,不能用一世!

    这样的将、这样的兵,对于大明来说,就是双刃剑!

    皇帝能压住蓝玉,那就用得好,利国利民。

    若是压不住蓝玉,用不好,便会祸害天下,便是霍光,便是安禄山!

    一时间。

    朱元璋思虑良多。

    还是炽儿的法子好啊!

    哪怕自己最会练兵打仗的儿子朱棣,也没有这个眼界和思想!

    竟然能够提出军队效忠皇帝,效忠朝廷的理念,并将之付诸实践!

    这完全是划时代的思想!

    徐达转身对朱元璋道:“陛下,臣请将为陛下效忠,为大明而战,作为全军口号,广为流传!”

    朱元璋笑笑。

    “天德知朕!炽儿做的好!他为我大明将士,找到了军魂呐!”

    众人纷纷称赞。

    只有朱棣满脸茫然。

    炽儿这小子。

    到底是谁教的?

    他怎么干什么都能得到父皇夸奖?

    他才八岁啊…

    这世上,真的有生而知之的圣人?

    **

    就在众人心中震撼时。

    演武场上。

    双方军士即将碰撞在一起!

    徐达皱眉道:“海津卫的兵跑了这么久,一上来就要面对蓝玉的骄兵悍将!只怕会打的很辛苦…”

    朱元璋笑笑,道:“炽儿若是败了,也是虽败犹胜!”

    朱棣点点头。

    “队列走那么吝。能把兵练成这样、已经是当世一流将才了!”

    李文忠笑道:“臣总觉得,海津郡王就是天降圣人!不但知人善任,更能触类旁通,无论做什么,皆能独领风骚!”

    朱棣和徐达对视一眼。

    知人善任倒是没错。

    不过,这小子是怎么知人善任的你大概不知道吧?

    拿银子堆出来的!

    随便一个人的薪俸,就顶10个亲王的俸禄!

    忽然。

    朱元璋淡淡道:“开始了!”

    众人闻言齐齐看向演武场!

    此时。

    两方军人已经撞在一起!

    手举木刀,互相劈砍刺杀起来!

    蓝玉的兵,明显武艺高强,久经战阵。

    用刀和躲刀的技巧十分纯熟,懂得如何最大程度保护自己!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朱高炽的海津卫!

    虽然没有蓝玉的亲卫那么灵活,但刺杀起来的凶狠和拼斗起来的一往无前,却又远远胜过蓝玉!

    简而言之,就是军队士气更强!

    更让朱元璋、徐达、李文忠等用兵大家震惊的是,海津卫的兵,明显配合更默契!

    一人倒下,周围人立刻补位!

    同时,他们也丝毫不畏惧对方的劈刺!

    死便死!

    死了还有同袍继续!

    一时间。

    海津卫的兵竟然在场面上丝毫不输蓝玉亲卫!

    率领海津卫的,除了一直跟着朱高炽的王安。

    还有一个人,格外引人瞩目!

    那便是太监马和!

    此人身材高大,刀法娴熟。

    一刀劈下,对方胸前的液体袋子爆开,便是一条人命!

    朱元璋看在眼里,忍不住赞道:“炽儿军中那个带头的汉子好生威猛!想不到,卫所兵中也有这样的人物!”

    朱棣看了看朱元璋指着的人,愣了愣道:“父皇,那是儿臣府里的太监,一直跟着炽儿的。”

    朱元璋皱眉道:“这么好个汉子,你怎么能让他做了太监?”

    朱棣干笑一声。

    “他本是北元余孽那边的,被俘虏后就阉割了!”

    朱元璋点点头。

    “可惜了!好一条威猛汉子!以后不必再称北元为余孽!他们只是前朝余孽罢了!跟我们不是两国,而是一国!”

    朱棣愣道:“父皇,那不是一回事吗?”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

    “朕的意思是,大明奉大元正朔!所以大元的地盘也是大明的!明白了吗?大元是我华夏王朝,如今已灭!那些残党并非一国,只是残余势力!”

    徐达和李文忠对视一眼。

    难怪陛下如此重视名分。

    感情不但是想光复大汉旧土,还盯上鞑子的地盘!

    当然,这也是应当的。

    由汉至唐,只要国力允许,无论哪一个封狼居胥的朝代都会将草原视作自己的地盘的…演武场上。

    此时变故陡生!

    蓝玉带着的数十位义子,算是500人的中坚力量。

    随着这些人被朱高炽的海津卫接连联手斩杀出局。

    蓝玉忽然发现。

    自己的军心不稳了!

    核心一旦不在。

    其他400多只狼忽然变成了羊!

    转眼就有溃散的危机!

    而海津卫,虽然损失同样不少。

    甚至比蓝玉的亲卫还要多一些,达到了100人左右。

    但是剩下的军士,依然个个用命,勇猛无比!

    众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胜利!

    便是斩杀掉所有敌人!

    蓝玉的亲卫只要一个犹豫。

    海津卫的人转眼跟上就是凌厉几刀斩下。

    立刻带走一人。

    只要稍微有些怯懦。

    海津卫的人就会抓住机会,追杀掉对手!

    很快。

    攻守之势异也!

    马和与王安带头猛冲!

    海津卫士气更加旺盛!

    一时间,演武场外的人都看呆了眼!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道:“.Ⅱ这样的雄兵,当年若有五万,什么陈友谅、王保保、张士诚,便都不在话下!”

    徐达感慨道:“千万人唯一心!这样的事,说来简单,做起来,何其难!想不到,海津卫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堪称天下第一精锐!”

    李文忠更是抹抹眼睛。

    虽然双方用的只是木刀,身上还穿着甲胄。

    但都是天下精锐,互相打起来便没个轻重!

    他分明看到,海津卫的兵哪怕木刀劈断了,也没有丝毫犹豫,依然奋勇向前!

    真真正正将蓝玉的亲卫当作敌人打!

    没了木刀,那便拳打、脚踢、牙齿咬!

    若是这点能力都沿有了、便挡在同袍身前、为他挡住敌人的木刀

    让同袍斩了对手!

    李文忠感慨道:“陛下!稍后结束,臣想向海津郡王请教用兵之道!这样的兵,臣自愧不如!绝带不出来!”

    徐达微微一笑。

    “永昌侯还说咱们几个带的兵是第一流的兵!跟炽儿的比起来,呵呵…”

    朱元璋冷哼一声。

    “那个废物,以前还算有点用!现在朕看他只剩下妄自尊大了!还敢挑衅炽儿?”

    太子朱标在一旁满脸苦笑。

    蓝玉这次肯定要吃个大亏!

    原本皇上骄纵你一些,除了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便是觉得蓝玉还有些用处,起码是个帅才!

    现在看起来,却也不尽然!

    起码在朱高炽的海津卫面前,他这个自负常遇春接班人的人物,也落了下风!

    朱元璋本就对蓝玉骄纵不法、滥杀俘虏、淫辱元庭家属的做法多有不满。

    现在觉得蓝玉没什么用处了,以后只会更不满!

    朱标觉得,自己得好好劝劝这位妻舅了,免得不知何时,父皇的刀就落在他头上了!

    朱元璋、徐达、李文忠乃至朱棣等用兵大家都知道。

    古代的兵,一般情况下,伤损达到一成,便有溃逃的风险。

    伤损达到三成才溃散,便可谓强军!

    而此时。

    蓝玉亲卫被打下场的人已超过三成!

    达到了二百人左右!

    而这些亲卫仍然顶在前面,还能作战,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不过。

    更强的还是朱高炽的海津卫!

    他们的伤损比蓝玉一方少一点,大概150人。

    但士气却远远高于蓝玉亲卫一方!

    哪怕从海津府跑到北平,尚未休息便投入战斗!

    哪怕对手是天下最强的蓝玉亲卫!

    海津卫都没有丝毫畏惧!

    他们的眼里只有敌人,只有对手,只有服从!

    终于!

    蓝玉的亲卫开始受不住海津卫的强大压力!

    阵型散漫起来!

    蓝玉惊怒交加,喝道:“他妈的!你们的对手只是卫所兵!别给本帅丢人!否则下去了,军法伺候!”

    说着,挥舞木刀,带头疯狂冲杀。

    然而。

    蓝玉如此拼命,也只带动了一小部分人跟随!

    剩下的人,依然陷入了崩溃状态!

    很快。

    蓝玉亲卫的崩塌彻底开始了。

    就像玻璃磕碎了一角。

    很快。

    细密的裂纹由点及面!

    哗啦啦——!

    在蓝玉的竭力嘶吼,带头拼杀和勉强维持中!

    阵型到底还是崩了!

    蓝玉的亲卫从退缩几步,到十几步!

    再到疯狂向后跑臣!

    只是短短几秒的时间!

    另一边。

    马和与王安大喝道:“敌人退了!杀!”

    海津卫众人齐声喝道:“杀!”

    话音落下。

    海津卫的人追杀过去。

    蓝玉亲卫自行踩踏,阵型散乱,彻底被冲垮了!

    喜欢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世子的非凡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