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马皇后义子,带老朱穿越古今 > 第一百一十一章汉王彻底没戏了
    这一天晚上,三军大欢庆,营地里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这草原之上的一方天地。

    将士们打了大胜仗,一个比一个高兴,大家吃着缴获来的牛羊,喝着美酒。

    甚至围着火堆载歌载舞,普通士兵也能和百户千户打成一块,这场仗打的太不容易了

    现在尽情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喜悦。

    外面热闹,帐篷里面也热闹。

    朱棣心情格外畅快,毕竟五次北伐,如今这一仗总算是稳定了北边的局势。

    百年之内,那些草原蛮子很难再有发兵攻打大明的机会了。

    他满脸笑意地来到朱元璋和林凡面前。

    “父皇,国师,这一次多亏你们前来助阵,否则的话,安能有如今的大胜。

    恐怕就是我这条老命也要交代在这儿了。来,儿臣敬您一杯!”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有点傲娇

    “你小子知道就好。”

    说着,便跟自己的儿子碰了碰杯,也将杯中的酒喝了个干净,谁都看得出来,他心里高兴着呢

    旁边朱高煦和朱高燧则拉着林凡,一个劲儿地给他敬酒。

    两人笑嘻嘻的,跟两只老狐狸似的

    “国师,咱们好歹也是老相识了,要算起来你也是我们的叔叔辈儿。

    这样,我们俩今天敬你一杯,这杯酒必须得喝呀!”

    “你俩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绝对是憋着坏呢,说吧,你俩想干什么!”

    “就是我们也想要一点,今天在战场上你用的那些武器,不多,给我们每人准备一百套就行。”

    “没有,有也不给,你俩知道那玩意儿有多难得吗,杀伤力太大了,只有掌握在朝廷手里,我才安心,你俩要去干嘛,造反啊?”

    “哟,国师您瞧您这话说的,我们俩可不敢造反,哪儿敢造反啊,我们就是好奇。

    我们两个都是从小打仗的武夫,对于这些厉害的武器那自然是喜欢的紧,你放心,我们保证绝对不乱用,更不可能拿来造反!”

    “那你俩还是问问四哥答不答应吧?”

    好家伙,朱棣一个眼神过去这俩家伙瞬间就老实了,乖乖坐在旁边屁都不敢放一个。

    老朱家的血脉压制还真是一代传一代啊

    酒过三巡,朱元璋喝的有些醉醺醺的了,看向林凡。

    “小子,今天高兴,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永乐朝之后的事情啊?”

    林凡一听这话,面色怪异地看向在场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汉王朱高煦,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那表情落在众人眼里,都察觉到了不对劲。

    朱棣看到这一幕之后,心里也是咯噔一下,这表情他太熟悉了,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现在想起来,都不由得骨头缝里发冷

    他一下子就猜到了什么,眼睛直勾勾的看向了老二

    “是不是这小子也学我一样起兵造反了?”

    朱高煦被说中了心事,扑通一声就跪那儿了,浑身抖得跟筛糠似的。

    “父皇,儿臣不敢啊,这大明江山传给谁是父皇和皇爷爷乾纲独断,我怎敢有半点非分之想!”

    朱棣冷哼一声,松开了手,却还是目光不善地盯着朱高煦。

    那眼神仿佛要把他看穿一般,看得朱高煦心里直发毛,大气都不敢出。

    朱元璋见状,摆了摆手。

    “行了行了,先别吓唬孩子了,先听听小凡说些什么吧,要真是敢造反,你揍你儿子,我揍我儿子。”

    朱棣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杯子都差点掉了,这坑爹的玩意儿,还是揍的少了

    林凡犹豫了一下,清了清嗓子。

    这永乐朝之后啊,洪熙帝朱高炽继位,哦,就是大胖胖,这小子干的还不错。

    他生性仁厚,改变了一些四哥你的治国理念,停止对外用兵,休养生息。

    也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做了不少好事,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让百姓的日子过得安稳了许多。”

    老朱听了这话之后,也是欣慰的点了点头像是想起了自己那个大胖孙子。

    “高炽的确是个仁厚的好孩子,咱们两代雄主,打了太久的仗了,百姓们早已苦不堪言,也是时候该休息一下了。”

    林凡接着说道:“只可惜啊,大胖太胖了,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也和标哥一样,经常是废寝忘食,批折子批到半夜。

    再加上好吃,好女色,登基不到一年就驾崩了,要是能活得再长一点,或许大明后面就不会急转直下了,只能说是天意”

    “对了,四哥,上次我给他定的那个锻炼方法,他在用没有,如果能按照我说的一直保持下去的话,想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胖胖驾崩之后,将皇位传给了这位好圣孙。

    不过这个时候没了四哥和大胖胖,咱们这位汉王殿下就要搞点事情。

    当时瞻基在南京,汉王就在半道上埋伏,想把他杀了,自己坐上皇位。

    结果瞻基这孩子聪明,不知道用什么法子给躲过去了,等到汉王反应过来的时候,宣德帝已经登基。

    这小子文武双全,继承了四哥和胖胖的所有优点。

    论心计,论战功,论治国,那是一点也不比你俩差,大明的国力进一步繁荣昌盛。

    在位十年,创立了仁宣之治,也算是青史留名的好皇帝了,堪称六边形战士。”

    老朱和朱棣听了这话也是尤其高兴。

    但是,朱棣很快就回过味儿来,说:“什么,你说这小子只当了十年皇帝,那他是多少岁驾崩的?”

    “三十八岁。”

    这下子一屋子人直接沉默了。

    父子两代人都是短命鬼,这让老朱和朱棣大受打击,一口一个怎么会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朱棣更是有些怀疑自己,难不成是因为自己靖难之役杀的人太多,所以导致这报应都报应到儿孙身上了吗?

    “陛下,四哥,这世间诸事,有时还真难预料呀。

    虽说瞻基只在位十年,可他留下的‘仁宣之治’对大明的影响那是极为深远的。

    在他之后啊,朱祁镇继位了,这孩子呢,打小就被娇惯着,没怎么经历过风雨,身边又围着一帮子谄媚之人,没多少真本事,却总想着要大展宏图呢。”

    朱棣皱着眉头,急切地问道:“那他这般,能把江山守好吗?”

    林凡摇了摇头,无奈地说:“哎,四哥,他可没守住啊。这朱祁镇听信了身边宦官王振的蛊惑,竟贸然亲征,带着大军就往那瓦剌去了,本想着能立下不世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