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将军,不知道这一仗你打算怎么打?”

    当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薛万彻的语气多少带着几分戏谑和怀疑。

    此次攻打临渝关,秦昇力排众议用了身为夏军将领的苏烈,还命薛万彻率五千幽州铁骑供他听用和驱策。

    薛万彻不敢违抗秦昇的命令,可心中却还是忍不住对苏烈一阵敌视和轻视。

    敌视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苏烈是窦建德的人,虽说经过之前之事,他和兄长薛万钧已经不再执着杀窦建德为父报仇,可不代表他们兄弟二人可以就此一笑泯恩仇,从此不再仇恨窦建德。

    苏烈是窦建德的部将,薛万钧对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

    而轻视的原因则是因为苏烈投靠窦建德这么多年,但却在夏军之中一直籍籍无名,想来也没什么真本事,薛万彻自然是瞧不上他。

    只是不知道这小子到底跟大将军有什么渊源,竟能让大将军当着这么多能征善战功勋卓著的大将不用,非要用他一个籍籍无名的夏军将领。

    但这并不代表他薛万彻就必须得买苏烈的账,毕竟在战场上,一切都要凭真本事说话。

    因此,他之所以问出这句话,多少也有考问苏烈本事的意思。

    此时苏烈远远看着临渝关的方向,略一沉吟,便缓缓开口道:

    “薛将军,临渝关乃是河北第一雄关,易守难攻,关上又驻扎有五千高句丽兵马。

    我军同样只有五千人,还都是骑兵,因此强攻临渝关绝非上策。”

    薛万彻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苏烈,等待他说下去,心中却在冷笑不止。

    他们兄弟跟随父亲久在幽州为将,自然比谁都要了解临渝关的情况,也很清楚想要攻下临渝关的难度。

    但他想要听的是苏烈说说如何攻下临渝关,而不是想听苏烈说攻打临渝关的难处。

    可苏烈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薛万彻忍不住怔住了:

    “既然强攻不行,那我就引蛇出洞,让关内的高句丽人自己杀出来,乖乖进入我军的埋伏圈。”

    薛万彻看着苏烈,一时间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因为高句丽人就是再蠢,也不可能放着好好的临渝关不守,非要出关跟他们决战呀。

    苏烈也不多做解释,只是淡淡一笑,让薛万彻准备看场好戏。

    ……

    高句丽人虽然同样聚居在长城以北,但却与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这些游牧民族有很大的不同。

    匈奴这些游牧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以放牧为生,打仗时都是战士们随身自带肉干和奶制品,同时带上大量牲畜随行作为军粮,同时不断劫掠沿途的城池和百姓作为补充,以此来解决粮草问题。

    而高句丽人不同,他们在汉朝时就跟中原来的汉人有广泛的接触,从汉人那里学会了耕种粮食,加上辽东一带土地肥沃,种出来的粮食很是高产。

    因此,高句丽人跟中原的汉人一样,军粮都是以粟米为主,打仗时同样要随军带上大量的粮草辎重。

    之前渊盖苏文在率军离开临渝关时,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渔阳,不得不将大量的粮草辎重留在了临渝关,将临渝关作为高句丽大军的后勤重地。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运送粮草的车队从临渝关出发,给前线的高句丽大军送去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