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响箭 > 第163章逃亡
    孟虎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认识郑萍的。

    十年前,即1926年的八月。

    从西北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党组织的特意安排下,凭着优异的成绩,他被分配到特务连担任排长,而连长就是素有“军中赵子龙”之誉的常云。

    这天上午,他去司令部办手续。

    刚踏上六楼台阶,就见一个身姿曼妙的姑娘款款走了下来。

    高跟皮鞋踩在光滑的地板上,发出咔咔咔的铿锵有力的清脆响声。

    就在擦肩而过的一瞬间。

    两人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微笑。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后来。

    孟虎才知道,这个姑娘叫郑萍,是司令部新来的机要秘书。

    四年之后,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中原大战。

    在决定战争胜负的紧要关头,由于少帅率东北军入关,以及其他不可预测更不可控制的变故,西北军最终失败了。

    古话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大军一败涂地,特务连也未能幸免,成了落花流水。

    十月的黄昏。

    残阳冷冷清清地毫无生机地铺洒在古城郊外沉寂的原野上。

    硝烟弥漫,尸体枕藉,天空中充斥着浓浓的血腥味儿。

    孟虎终于清醒了。

    他睁开眼睛,扫视了周围一遍,目光所到之处,全是残缺不全鲜血淋淋的尸体。

    少许。

    内心深处竟情难自禁地发出了一声沉重的长叹。

    他记起来了。

    从早晨接受攻击任务到黄昏,特务连浴血奋战了整整一天。

    此时此刻。

    喊杀声枪炮声已经消散了,战场上死寂沉沉。

    一群乌鸦在头顶尖叫着盘旋,几只野狼争相啃噬着尸体。

    他叹了口气,心想,战斗结束了,也失败了。

    过了很长一会儿。

    几经挣扎,他才站了起来,忽然觉得腹部一阵剧烈的疼痛。

    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受了重伤。

    一颗子弹钻进了腹部,鲜血染红了半个身躯。

    趁着夜色。

    他强忍着锥心的疼痛,悄悄来到了古城里的一家私人诊所。

    主治医生叫闫敬仁,是个医术高超而不问国事但很有责任心的中年人,连夜开刀动手术,取出了子弹,挽救了他一命。

    孰料。

    一个礼拜之后的晚上,郑萍突然来到了诊所。

    原来,闫敬仁是她的堂姑父。

    闲聊之中,无意说出了孟虎受伤住院的事情。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

    郑萍抽机会向党组织汇报了此事,并接受委托,来诊所看望孟虎。

    大难不死后的重逢更令人珍惜。

    这个时候。

    孟虎才弄清楚,他们两人的入党介绍人居然是同一个人,西北军上校参议欧化伦。

    这样一来,两人的关系就更亲近了。

    郑萍说,西北军失败后,党组织非常关心他们,收拢了不少失散的同志,又想办法派人把他们护送去了江西根据地。

    还叮嘱道,上级要孟虎好好养伤,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能暴露自己,等枪伤完全康复了,会安排他去上海工作。

    听了这些温暖的话,孟虎心潮澎湃,很是感动。

    有了郑萍的关爱,他的伤口很快就痊愈了。

    可是。

    出院后,他婉言拒绝了党组织要求他去上海工作的要求。

    而是独自返回了老家卧虎山,着手组建了一支令当局闻风丧胆的游击队。

    时间不长。

    郑萍也离开了部队,来到西靖县乌兰小学当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员。

    那天下午放学后。

    按照约定,她及时来到了西关福音堂。

    在王明岚的掩护下,李文斌向郑萍传达了最新指示。

    原《西北新闻》周刊社的主编徐克难已经来到了兰州,上级要她速去接应。

    次日。

    郑萍以母亲病重为由,堂而皇之地请假离开了学校。

    在李文斌这个西靖县新任县长的亲自安排下,很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徐克难紧紧握住她的手,说:“实在不好意思,辛苦你了。”

    “没什么。”

    郑萍笑了笑,说:“本来李县长想来兰州接先生,但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既不太方便又不安全,就派我来了。”

    “我的这个老同学,做事一贯很谨慎。”

    “这个特殊时期,还是小心为妙。”

    徐克难有点懊恼地说:“我就是做事粗心大意,才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西北新闻》周刊社被无端查封的那个天空中飘着雪花的下午,他被押送到了陕西绥靖公署。

    两天后。

    办公厅第二处副处长范成恭满脸微笑地走进了屋子。

    很气地说,徐先生你受委屈了。

    徐克难重重地冷哼了一声,便将脸扭到一边,不再理视他。

    对这个心黑手辣两面三刀有奶便是娘的家伙,说句心里话,他厌恶到了极点。

    徐先生,我也是万不得已。

    范成恭走过来,依然笑眯眯地说,查封报社是上峰下达的指令,我哪敢违抗呀?

    徐克难转过脸,目光如尖刀般锋利地紧盯着对方,恨不得扇他几个巴掌才解恨。

    讥讽道,猫哭老鼠,假慈悲。

    范成恭也不发怒,略有尴尬地说,今天我来见先生,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徐克难心头就像被野蜂蜇了一下,不自自主地猛然一跳。

    冷声反问,是不是要枪毙我?

    范成恭嘿嘿一笑,说,不是枪毙你,是要释放你。

    真的?

    千真万确。

    徐克难站起来,迫不及待地说,那现在就走吧。

    好好好,我亲自送徐先生离开这里。

    就这样。

    徐克难在绥靖公署里呆了两天,就完好如初地被释放了出来。

    报社已经被当局查封了,他再也回不去了。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化妆成落魄的教书先生,离开了西安,来到兰州,准备借道去新疆。

    郑萍此次奉命来见徐克难,就是要接他去西靖。

    “徐先生,我们啥时候走?”

    “小郑你看啥时候方便就啥时候走,我听你的。”

    随即。

    徐克难又补充了一句。

    “当然,是越快越好,也越安全。”

    郑萍略一思索,崭钉截铁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明天一早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