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巅峰枭士 > 第139章 村子里的第一个学堂
    第一百三十九章村子里的第一个学堂

    周也还真就说出重点,为什么自己提议在各地方设立业学堂?

    就是因为远啊!

    就说乡村到西城郡,牛车最少得用大半天,马车也得用近两个时辰。

    在这样的条件下,村里的孩子刚到地方就已经下学了,有什么意义?

    莲花县和莲花镇又何尝不是这么个情况?

    虽然比长生村距离近一些,但也懒得跑,而且长路漫漫还要担心有不法之徒。

    本就没有多强的学习意识,一般父母又哪里愿意冒这个风险?

    周也哑口无言,只是独自念叨着,“这生意反正就不赚钱还得罪人。”

    “你倒是会算计,又拿我爹当挡箭牌。”

    真有这么一个大人物坐镇,就算是有不爽的,也只能憋在心里。

    毕竟。

    他们还没有能力跟当官的正面叫板。

    西城郡是各路的交通枢纽,去往各处的必经之地,一般的官员还不好得罪他呢。

    周也又说对了,自己就揣着这些小心思。

    虽然他脑子看着不灵光,但是每一句话却恰到好处的一针见血。

    周志刚很爽快,“那就如你所言,这么定了!”

    临走的时候,周志刚还特地让人准备了些点心和布料,“本官也留不住你们,这些点心就带回去给孩子路上吃,还有这些布料,给他们多做几身衣裳。”

    东西还真塞了不少,得亏陈长生还有个马车,勉勉强强能放下。

    只不过再坐上几个人,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相公,村子里真的能够设立学堂吗?”

    索菲亚眉宇间有些忧愁萦绕。

    大概是觉得自己表达不到位,她又重新说道:“如果学堂真的设立起来,也不知村民是否愿意买账。”

    村子里没什么有学识的人,也对读书没什么概念的,大多都让孩子去当苦力,更何况是女子。

    从小就开始学习刺绣养蚕,拔草,种地,洗衣煮饭,等长大了就去嫁人。

    就怕他们逃不出思想的进步。

    她的担忧不无道理,陈长生则笑道:“如果孩子们学堂的开销都有我包呢?”

    学到知识读书认字,还能有机会当官。

    在不出钱的前提下,应该没有人会拒绝其中的丰厚利益吧?

    就当做是一场不需要筹码的赌注,赌赢了家里说不定出个当官的。

    就算是没那个福分,可孩子学会了读书写字,有更多的见识,也能有更多的出路。

    无论怎么说,你对他们肯定是百利而无一害。

    一旦有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出现,陈长生便会停止资助。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应该能看到学习的好处吧!

    刘胖虎抖着腿,“生哥,我是真的佩服你呀,有钱了却老为别人着想。”

    “我要是像你这么有钱,肯定早就到各种地方花天酒地,见世面去了。”

    索菲亚睨了他一眼:“你这话要是让小满听到,估计又该数落了。”

    “嫂子,你可千万别出卖我,我就说着玩的。”

    刘胖虎连连认怂,又不禁感慨,“虽然生哥有钱不会享受,但是能得到这么多尊敬和大人物的支持,那也活得够体面。”

    马车轻轻晃动,刘胖虎嘴角笑的咧起,大概是还在回味自己今天去郡守府的事情吧,

    “生哥,你有见识,你说小满想要的大房子是不是周也他们家那样的?”

    陈长生耸耸肩,“这个谁知道呢?”

    他现在是有点小钱,走了几个地方,可对于偌大世界来说,他还是如同井底之蛙。

    跟他讨论房价这种事情,是不是有些太看得起他了?

    “行了,今天认了人,下次就自己去收钱。”

    “都长那么胖,你也该学会独立!”

    刘胖虎不乐意,“那你呢?”

    “没听人家周也说嘛,我办学堂容易得罪人,当然是忙着加固防守,忙着设立学堂。”

    陈长生是要出远门的人,在长生村却有着他凝聚起来的心血,肯定是要以防万一。

    到村口,已经不是那用普通木条子和稻草捆着围起来的一圈,而是换成了高大石头做的围墙。

    中间圈出一道厚重的大门,就跟官府的那种门一样。

    才短短一天时间不见啊,他们效率够快的。

    刘胖虎嘴巴几乎都能塞下一个鸡蛋:“没想到咱这破村子居然还能这么气派!”

    “生哥,我感觉要是再修下去,这都快比得上莲花县的大门了!”

    陈长生勾起嘴角,“主打的就是一个气派,结实,让别人望而生畏,不攻自破!”

    让陈长生大方的走进去,外面很气派,村子里却显得有些平淡。

    就好像是,拆开层层华丽的包装,结果里面包的是一撮草……

    还在负责搬石头的工人都礼貌性的对陈长生打了招呼,老刘也被引了过来。

    “长生,你回来了,今天情况怎么样?”

    他看着那些孩子们,“啥时候上学呀?”

    陈长生耸耸肩,“恐怕还得等上一阵子。”

    “最近几个月,村里估计都要忙了,我决定自己在村里开设一个学堂。”

    村长脸色微变,“在村里开设学堂?”

    “咱村子里可没有那些文采的教书先生!”

    他打量着陈长生,“还是说,你打算亲自当任夫子?”

    教书可不只是需要学会读书认字,这其中也是有技巧的。

    “放心吧,教书先生有人替我们安排,咱们只需要选块合适的地方。”

    虽然村子里要设学堂,那就也得让别的村子跟着一起沾光。

    就设个居中点的地方,大家来回都方便。

    经过一晚上的规划,陈长生很快就确定地点,就立在清风山附近。

    这个位置算是各路村民去镇上的一条必经之道,也可以通过来往的人宣传学堂。

    确定好一切,周志刚派一批人前来动工,还送了不少的书籍和笔墨纸砚。

    当然,这些花销不能让人家一个人承担。

    既然是陈长生提议的办学堂,又是不赚钱的事情,他出大头。

    真正须要周志刚帮忙的,就是关于教书先生,以及那些书籍的事情。

    方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陈长生就让他们去宣传学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