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最穷锦衣卫,女帝求我贪污 > 第259章 本侯想知道,于县令接下来准备如何治理

第259章 本侯想知道,于县令接下来准备如何治理

    “诸位静一静。”

    “且听我说。”

    楚休微微一笑,对着李家村村民们说道。

    闻言,李家村村民们顿时就压制着怒火,安静了下来。

    “黄天教教众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被他们劫走的钱财,我也已经找回来了,所以兴修水利之事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大家无需生气。”

    “如果以后再有黄天教教众过来传播教义,他们送什么,大家就收什么。”

    “只要偷偷前往县城之中,将这个消息禀告给县衙就可以了。”

    楚休轻轻一笑,对着李家村村民们说道。

    “谢谢侯爷。”

    李家村村长带着一百多名李家村村民对着楚休感谢道。

    “我这次过来,除了告诉诸位这一件事,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楚休沉吟了一下,对着一众李家村村民说道。

    “好消息?”

    李家村村民们脸颊上露出了疑惑之色地看着楚休,不知道还有什么好消息是值得楚休亲自过来告诉他们。

    “我们锦衣卫除掉了黄天教在青州分舵的舵主,历城县县丞赵明璋一党。”

    “从他们家中,发现了不少的良田。”

    “其中在李家村附近的良田,就有着三百九十七亩。”

    “这三百九十七亩,会根据李家村各户的人口进行分配。”

    “人口多的,分多点,人口少的,分少点。”

    “但是我可以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够分到最少两亩的良田!”

    楚休一脸认真之色地说道。

    “什么?侯爷要给我们分良田?”

    “老天爷,我们要有良田了?”

    “我们只有几亩薄田勉强度日,什么时候想过能够拥有良田,侯爷真的是圣贤转世啊!”

    “可不是,我做梦都不敢想我竟然也能够拥有可以传家的良田!”

    “……”

    楚休的话,令得一百多名李家村村民一下子就炸锅了一样,激动万分地喊了起来,他们甚至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没有睡醒,而是在做梦。

    比起楚休送的良田,黄天教教众送的几个鸡蛋算什么?

    这两者完全就不能比!

    半晌之后,一百多名李家村村民才平静下来,一个个眼神炽热,充满期待之色地看着楚休。

    “侯爷,您真的要给我们李家村分良田?”

    李家村村长深深地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声音颤抖地看着楚休问道。

    “来了。”

    楚休笑了笑,说道。

    “来了?”

    李家村村长怔了怔,一脸疑惑之色地看着楚休。

    李家村村民们同样是不明白楚休的意思。

    但是!

    很快他们就明白楚休的意思了。

    一行人正从远处策马奔腾而来!

    为首一人,身穿县令官服,正是他们历城县的县太爷,于文远。

    因为于文远每年都会兴修水利,所以哪怕是李家村村民也都认识他。

    不到一会。

    于文远等人就驾驭着骏马来到了楚休等人的面前,翻身下马,对着楚休恭敬无比地行礼道:“拜见侯爷。”

    独孤彦宇并没有骑马,他仿佛凭空出现在了楚休的身后。

    “不必多礼。”

    楚休摆了摆手,对着于文远说道。

    “谢谢侯爷。”

    于文远一脸恭敬之色地说道。

    “都准备好了吗?”

    楚休微微点头,看着于文远说道。

    “启禀侯爷,都已经准备好了。”

    于文远点了点头,说道:“下官已经将地契跟官印都带过来了,现在就可以全部办妥,让李家村村民不用前往县衙就可以成为这些地契的主人。”

    “那就好,开始分田地吧。”

    楚休微微颔首,对着于文远说道。

    “是,开始分田地!”

    于文远对着历城县主簿说道。

    “是。”

    历城县主簿当即就拿着一份份地契,先登记李家村村民每一户的人口,然后根据他们家中人口进行分配。

    实际上历城县县衙之中本来就有着李家村每一户的详细资料,现在登记只是再一次进行确认。

    而历城县典吏则是带着一众衙役捕快负责维护秩序,保证分配田地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于县令,你过来一下。”

    楚休转身朝着不远处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

    “是,下官遵令。”

    于文远应了一声,跟在了楚休的身后。

    “本侯听说于县令精通防洪治河的水利工程技术。”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于县令担任历城县县令以来,黄河水患的影响才能减轻很多。”

    楚休带着于文远走了数十丈,就停了下来,望着历城县疏通河道、修筑堤坝的方向,说道:“这一次历城县河段的兴修水利之事,就是由于县令亲自负责。

    本侯想知道,于县令接下来准备如何治理。”

    “侯爷过誉了,下官只是略懂一二。”

    “下官其实一直都想要彻底解决历城县黄河水患的问题,只是一直以来需要缺少钱财。”

    “只能沿岸修筑和加固堤坝,防止河水泛滥。”

    “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这次有了侯爷的支持,下官准备在修筑和加固堤坝的同时,定期疏浚黄河河道,清除泥沙,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泥沙淤积导致的河床抬高。”

    “在适当的地方拓宽河道,增加河水的通过能力,减少洪水泛滥的可能性。”

    “建设分洪渠道,将黄河的洪水引入其他河流或湖泊,减轻黄河主河道的压力。”

    “在黄河沿岸设置蓄洪区,洪水来临时将部分洪水引入蓄洪区,减少主河道的流量。”

    于文远斟酌了片刻,说道:“总结起来,就是三点。

    第一点,修筑堤坝。

    第二点,疏浚河道。

    第三点,建设分洪工程。

    此三者能够完成,就算是在黄河水患容易发生的季节,历城县也可以免受黄河水患的影响。

    同时还能利用黄河的洪水来灌溉农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楚休一听,脸颊上露出了惊叹之色地说道:“于县令果然是有大才,担任一个小小县令,完全就是屈才了。”

    “侯爷言重了,下官当不起侯爷的夸奖。”

    于文远一脸谦逊之色地说道。

    “于县令,不知道你是只对历城县的黄河水患治理有一些心得,还是对整个黄河水患治理,都有着想法。”

    “本侯要听实话!”

    楚休深深地看了于文远一眼,沉声说道。

    “启禀侯爷,下官对整个黄河水患治理,都有着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实际上,哪怕是历城县河段治理的太好,但是这里只是属于黄河的一部分。”

    “如果上游其他地方出现问题,还是会波及到历城县,还是无法避免黄河水患的影响。”

    “百姓依然有可能遭受黄河水患的影响,最终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于文远迟疑了一下,咬了咬牙说道:“想要真正解决历城县的问题,不是在历城县一段,而是在整个黄河沿岸!”

    “本侯明白于县令的意思了!”

    楚休意味深长地说道:“如果陛下让于县令负责整个黄河沿岸的水患治理,于县令有没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