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天良缘 > 第235章 来场交易吧
    不管孔家人愿不愿意,民不与官斗,更何况他们孔家还没理!

    第二天,孔家人便捏着鼻子把房契地契等一应物什都备好,又命人抬了几十箱子的铜钱往常府送去。

    常三爷看到这些东西后,心里总算是舒坦一些,但并非是所有的东西孔家都能归还。

    比如说,当年他母亲陪嫁的一首首饰丝帛等物,这些可能早已被孔家人用掉或者是变卖,所以他们只能是咬牙合成银钱送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棘手之事。

    按说分家之后,孔氏应该是跟着自己的亲子别居。

    但当年老太爷宠爱孔氏,所以自孔氏进门后,便一直住在离老太爷书房最近的院子。

    孔氏不愿意搬离此处,只说是思念老太爷。

    对此,常三爷自然是不信的。

    若真的是思念老太爷,何不一条白绫直接上吊?

    那样也不必你思念了,直接在黄泉路上便能遇到。

    除了这些之外,孔氏这些年从常老太爷手里头弄走了不少好东西,比如说有上百亩的良田,也有珠宝首饰,但是这些东西,因为是老太爷给的,所以常三爷也不好直接追回来。

    可若是任由孔氏这般自在,常三爷又觉得心头堵得慌。

    不仅如此,当年孔氏还利用太爷的宠爱,硬生生地将一个监生名额给了二房的子嗣。

    而嫡系这一脉的几个孩子,都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苦读。

    要知道,监生是不必参加前头的那些科考的,直接以监生的身份,便可参加会试,这等于是比别人起步高了好几级呀!

    那些身外之物,常三爷可以不计较,但是事关自己儿子的前程,他这辈子都不能原谅那个死去的老头子。

    常元德尚未成婚,如今还要备考乡试,这怎能不让常三爷气闷?

    许昭昭这边也总算是得了准信儿。

    常三爷和常元德父子俩都不简单,尤其是常三爷,多年的隐忍,可见其心性之坚毅。

    一个孝字在上面压着,他便是不想忍,也只能忍。

    总算是熬到老太爷去世,后面又因为要守丧,而且他还是官身,自然就不能着急动孔氏。

    也正是因为常三爷没有第一时间对孔氏下手,反倒是让孔氏和两位庶兄以为他胆小懦弱,根本不敢跟他们反抗。

    这下子好了,直接来一把大的。

    现在摆在常三爷面前的,就是两个难题。

    一,便是他想让孔氏搬出去,但孔氏坚持不搬,甚至以死相逼,在常三爷看来,她就是故意留下来硌应人,想要将整个常府搅得鸡犬不宁。

    第二,便是关于儿子常元德的前程。

    常三爷还是很看中这个嫡长子的,或许是因为厌恶父亲的宠妾灭妻行为,所以常三爷并未纳妾,身边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膝下所出皆为嫡子嫡女。

    这样的家风,倒是给常元德兄弟姐妹们开了个好头。

    “柱子,以百果园的名义给常三爷下贴子,就说是有要事相商。”

    “是,主子。”

    许昭昭没打算亲自去见他,毕竟自己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虽说常三爷也算是长辈,但实在是不妥。

    可如今身边没个得用之人,许昭昭最终只得安排柱子出面了。

    柱子为许昭昭办事,只要是在外行走,都知道他就是安乐县主的代言人,相信常三爷一见面便能领会。

    常三爷也没想到,竟然能收到百果园的贴子。

    他还纳闷儿呢,莫不是想要让他常家的铺子里也卖百果园的酒水?

    等见了面,常三爷身边的人小声提醒道:“老爷,这位是安乐县主手下的管事,这两年都是在为安乐县主做事,听说去年奉命去了一趟南诏,今年开春才回来的。”

    常三爷这下子明白了自己要和什么人对话,心中有数了。

    “小的给常爵爷请安。”

    常三爷虽然是个爵爷,而且也有官职,但是在二品的安乐县主面前算个屁呀!

    “快快免礼,这位管事是?”

    “哦,小的名唤柱子,当年家父家母蒙侯爷所救,所以特允家父跟着姓许了。所以外头的人都唤小人一声许管事,也是大家伙给几分薄面,在爵爷面前,小人可不敢摆这个谱,您直接唤小的一声柱子便是。”

    “许管事何必自谦?你年纪虽小,却是出了名的会办事,且听闻极得安乐县主信任。还望日后有机会,能在县主面前为某美言几句才是。”

    就冲着许柱子称呼他爵爷,而非三爷这一点,就让常三爷对他好感倍增。

    许柱子笑着请人入席,之后又得常三爷几次催让,这才敢与其对坐。

    这番作派,就体现出了对常三爷的敬重。

    许柱子虽然只是一个下人,但俗话说宰相门前还五品官呢!

    安乐县主深得圣宠,且刚刚还赐了食邑,这等荣耀,是多少男儿都比之不及的。

    安乐县主身边的仆役,那能是一般的仆役吗?

    便是县令也不敢对许柱子吆五喝六的。

    “爵爷,其实今日约您出来,可不是小人的意思。”

    此时屋内已无旁人,许柱子也便开门见山:“我家主子有言,可助常家大公子入国子监,同时,也可让孔氏心甘情愿地搬出常府。”

    这正是常三爷在头疼之事,想不到安乐县主竟然已经知晓了!

    “不瞒爵爷,当日在大街上发生的事,正好被我家主子亲眼所见,还是她安排人尽快去通知了县衙。我家主子是个心地善良之人,也向来重规矩。最重要的是,我家夫人曾多次夸赞常夫人,主子便对常夫人心生钦佩之意。”

    常三爷虽说是对许柱子这个管事的作派很满意,但他不是傻子,没有无缘无故的示好。

    “还请许管事明示,县主可是有什么需要在下效力之处?”

    许柱子心中暗暗称奇,真让主子给说着了。

    “爵爷是个爽快人,小的也不跟您绕弯子了。我们主子被赐了食邑在蓝田县,已经那边已经在加紧建造,只是如今地多人稀,主子听闻您有位族侄在户部做事,想着请您帮忙递个话,看能不能查查京城附近是否有无法安置的流民残障,我家主子都不嫌弃,只要不是一个全无用处的废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