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

    “是谢家,陈郡谢家。还有,似乎是谯郡李氏,也来到了莱州,我在国舅府遇到过一次他家七姑娘。”

    齐王妃听完,只是感觉最近的往莱州来的人越发的多了。

    赵郡李氏为什么热衷于开发辽东。

    因为赵郡李世辽东房,就在襄平,往上算,赵郡李氏始祖是赵国大将军李牧,辽东房是李牧的三弟,亲兄弟李齐的第十三世孙,在汉时举家迁到了襄平,成为了赵郡李氏的一个分支。

    都盯着高句丽还有半岛这块地方呢。

    齐王妃心中有些不高兴。

    夫君李元吉,从早到晚,也不知道干点正经事。

    有空去国舅府多待会也好。

    非要去领军打仗。

    打仗有什么乐子,多谋些产业,无论是齐王府,还是娘家杨氏都好。

    齐王府上上下下的花销,都是自己操持着。

    家大,人多。

    怎么也说是王爵,这吃穿用度,出行车马,迎来送往,种种花销多到数不清,李元吉整天也不知道帮衬着点。

    真的是,越想越气。

    生气有什么用,日子还是要过的。

    燕夏呢,跑回去之后,第一时间就去找韦纤芸商量。

    “这一个个的,都打着小算盘呢。”

    韦纤芸很安静,没回答,也没劝慰,因为她知道,燕夏是国舅府中,读书最多,也最聪明的一个。

    燕夏是读书非常多的,也是国舅府最聪明的一人。

    果真,韦纤芸根本就不用劝慰。燕夏就说道:“乐郎也不为自家多操心,咱家那点田,粮食都不够吃了。”

    听到这话,韦纤芸忍不住笑了。

    国舅府有田,眼下差不多两万多亩,还有食邑一千七百户,但粮食真的还就不够吃了。

    国舅府的家丁、仆婢都要吃粮的。

    国舅府的乐姬、舞姬就几百号人。光是伙夫、帮厨、小工也近一百号人呢。

    笑了一会,韦纤芸说道:“拿钱去换粮不就够吃了。”

    “钱是钱,粮是粮。”

    韦纤芸:“换便是了,你若想要些田,便自己讨要。”

    “还是算了。”燕夏拒绝了,别的大家都喜欢多买些田,而窦乐却似乎从来没有这个想法。

    燕夏把话题,又转回到了各家的小算盘上了。

    很明显,这些小算盘都是盯着国舅府呢。

    这话题,关起门来,倒是可以聊一聊的。

    但也就是她们二人了。

    其余的,独孤岚还是为独孤家帮衬着,阴丽娘也在为前隋旧将,那些父亲旧部,还有弟弟,帮衬着。韦纤芸虽然是韦家人,可韦珪、韦玎管着韦家,她又是前隋太子妃,身份特殊,所以一直独处。

    燕夏呢,是家中只有一个兄长,年龄还小,眼下还在读书。

    将来,是将来,眼下呢没必要为他置办太多。

    几天后。

    南下,余杭。

    李渊呢,脚还是麻的,走路依旧不利落,还是躺在床上的。

    可他却坚持要南下,去余杭。

    就是裴寂所说的,他也担心窦乐一个忍不住,对高句丽再来点狠的。

    暂时,这样就好。

    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先消化已经划入版图的土地,好好经营。

    船队南下的时候,窦乐又去见了萧皇后。

    “老嫂子,隋亡的真正原因,在您眼上是什么?”

    萧皇后就这个问题,已经想了不知道多少年,此时窦乐问起,萧皇后脱口而出:“滥用民力。”

    窦乐:“朝堂、权贵、世家、高句丽都没关系。”

    萧皇后:“若无滥用民力,这些问题都不会让隋亡。”

    萧皇后接着开始细算。

    从杨坚开始,再到杨广,光是修庙就花了多少钱。然后杨广大修宫殿,又喜欢出去玩,修运河,打高句丽,过度奢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