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历史:满朝奸臣,逼朕当暴君? > 第73章 绝笔信
    第七十三章绝笔信

    只见曹操与董卓,两人目光灼灼地看向唐远。

    眼中跃跃欲试的神情,让唐远意识到,他们恐怕早已有所准备。

    没说什么,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曹操见状,深吸口气,从袖中取出一沓宣纸。

    取纸的时候,他的神情亦有些犹豫。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一旦将这些东西在文武百官面前拿出来,也就代表着从此将与慈禧势不两立!

    像他这种韬光养晦之人,怎么能做这么显眼的事呢?

    这不符合自己的性格!

    沉吟半晌,曹操却是哑然一笑。

    连殿下都甘愿以身犯险,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难不成,真要让慈禧这等人,掌握大唐江山?

    秦桧虽然为人卑鄙无耻,阴险贪婪,但对慈禧也算是忠心耿耿。

    就这样,慈禧都说扔就扔!

    可见,此人毫无为一国之君的素质。

    曹操深吸口气,忽然想起前几日做的梦。

    梦里,自己身居万万人之人,看不清面容的皇帝站在身前。

    那道身影伟岸,魁梧,顶天立地一般。

    在两人身前,是千里繁华的江山伟业!

    “殿下……希望,臣不会失望。”

    他凝神看向上方,双手将宣纸捧于身前,语气严肃地开口道:“此乃宣府镇大战的战报,以及数位将军生前的绝笔信!”

    大部分官员,都好奇地看向曹操。

    此前宣府镇的战报,直接被兵部雪藏。

    众人只知兵败,而不知其细节。

    唯有慈禧刘瑾等人,突兀地变了脸色。

    不等唐远开口,慈禧便厉声低喝:“大胆!此乃兵部之秘,竟敢私自带出!绝笔信更是将军们的遗物,带到朝堂之上,你曹操把将军们置于何地?!”

    见慈禧这么紧张,唐远立刻意识到,曹操要呈上来的文书里,肯定有了不得的东西。

    “太后,此言差矣!”

    “既然是将军们的遗物,其中定然有其未了的心愿,将军们为国捐躯,本宫贵为天子,当然应该替他们了却未完的心事。”

    “至于战报……宣府镇大败,乃是大唐之耻!吾等当以此为镜,知己不足,方可再振我大唐雄风!”

    “曹大人,将其念出来!”

    说罢,不等慈禧回应,唐远直接大手一挥,便要看其文书。

    慈禧直勾勾地盯着曹操,目光中是化不开的怨毒阴狠:“曹大人……你当真要宣读这份文书吗?”

    曹操低头躬身,语气严肃道:“臣只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大唐横扫天下的英武之风!”

    一句话,便表明了他的态度。

    这大唐在你慈禧手上,只会越来越烂!

    深吸了口气,曹操大步来到金銮之下,一字一句地将文书中所写的内容,当众宣读。

    内容不多,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曹操便读完了。

    但整个朝堂,已经陷入了一种极其压抑的状态。

    不少官员眼中,已经燃起了熊熊的怒火。

    唐远更是目光阴沉无比,咬牙切齿地冷笑道:“娘娘,刚才说……我大唐无力与匈奴一战。”

    “即便四十万大军,也不是匈奴的对手。”

    “可为何,这战报上所言,与太后娘娘说得完全不一样呢?!”

    战报中,清晰地讲述了,为何四十万大军会不敌仅有十万人的匈奴。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统战官员,做出了极其愚蠢的战略安排。

    而且刚愎自用,无论将领如何规劝,都不肯回头,皆以为自己的谋略高明,乃不世之才!

    光是这一点,众人顶多只是愤怒于这些尸位素餐的蠢货,不知天高地厚。

    兵败于谋,乃用人不当。

    真正让人愤怒的,乃是几位将军在绝笔信中的控诉。

    按照原本的战略路线,即便是统战官员人头猪脑,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毕竟匈奴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真的将所有人屠戮。

    问题在于,随军而行的太监,在行进路上要求大军放着通畅的大路不走,反而绕行羊肠小道,穿行艰难险阻之地。

    只因大军过境时,要经过慈禧娘家人的田产。

    太监言称,太后的田产不容践踏。

    任凭将军们如何规劝,太监也始终不曾改口,甚至拿出了督军的权利,明言任何不愿改道之人,都将斩立决!

    如此一来,辙重,骑兵,步兵直接被拉开了距离。

    最终被匈奴发现这个问题,在路途上伏击了大军。

    尚未抵达战场,四十万大军便损失大半。

    最最令人愤怒的是,其中辙重被烧毁后,粮草本就不多。

    可那些随军的太监,竟然是将仅剩的粮草,用来挥霍浪费!

    在战士们只能吃粗粮饼子果腹时,太监们甚至还在享用着大鱼大肉!

    种种原因叠加起来,最终导致宣府镇大败!

    所以,真正败因并非是军力薄弱,而是那督军太监!

    一道道目光,齐刷刷地甩向旁侧。

    头发花白的苍老太监,被这些目光直勾勾地盯着,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便是当初出战时,被任命为督军太监之人——九千岁魏忠贤!

    身为先帝在位时的秉笔太监,他也曾手握重权。

    不过慈禧夺权后,昔日的权柄已尽数被刘瑾掌控。

    即便如此,魏忠贤依旧是后宫中,仅次于刘瑾的大太监。

    然而,见惯了风浪的他,此时也遍体生寒,心生惊恐。

    眼见官员们已经压制不住怒火,朝着自己逼近,连忙扯着嗓子尖声大喊:“诸位大人!咱家当时可没能跟着去啊!”

    唐远眉头一皱,大声怒斥:“魏忠贤,此时此刻还敢狡辩!那督军太监,分明写的是你的名字!”

    魏忠贤直接“扑通”一声跪在殿前,痛哭流涕道:“咱家当时重病缠身,卧床不起,如何能远赴边塞,随军出征呐!”

    “不是你,那又是谁?!”一名大臣已然克制不住怒火,咬牙低吼。

    闻言,魏忠贤身子微微一颤,头埋得更低了:“当,当时……乃十常侍替咱家,随军出征……”

    唰!

    众人的目光,直接落在了赵忠等人身上。

    除去被唐远一刀给劈死的张让,剩余的九人全都在场。

    面对群臣的目光,几人身子齐刷刷地一抖,面色惨白。

    往日里,有慈禧作为后台,他们可不怕这些大臣。

    但今日可不同,四十万大军因他们而覆灭,足以让文武百官愤怒到失去理智。

    光是看见那一道道要杀人的目光,十常侍便惊恐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