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历史:满朝奸臣,逼朕当暴君? > 第69章 本宫会怕了他们吗?!
    第六十九章本宫会怕了他们吗?!

    砰!

    他下意识往身侧闪去,却见一柄绣春刀直直地从身侧掠过,劈在木门之上。

    回首看去,发现靳易川正面无表情地盯着他,反手将绣春刀拔出。

    “反应倒是不错。”

    他淡淡地说了一句,便再度攻了上来……

    经历了短暂的惊慌,马顺顿时明白过来,怒声咆哮。

    “靳易川!你竟敢暗投他人,违抗刘公公的命令!”

    靳易川动作极快,说话时已然一刀斩下。

    “刘公公,从来就不是在下效忠之人。”

    铛!

    千钧一发之际,几名锦衣卫眼疾手快,齐齐出手帮马顺挡下这一刀。

    随即,数十人严阵以待,目光阴沉地盯着靳易川。

    马顺心有余悸,反手自腰间拔出绣春刀,咬牙切齿:“没想到,你小子居然还是个奸细。”

    说着,大手一挥。

    “跟本官上!宰了这混账!”

    唰!唰!唰!

    众锦衣卫脚步急踏,杀气腾腾地冲向靳易川。

    “当初二哥说,如今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是酒囊饭袋……”

    靳易川举起绣春刀横在面前,双膝微屈,半张脸隐藏在刀后。

    只露出一双杀气四溢的眼眸。

    “二哥,你最好是没骗我。”

    轰!

    一道惊雷陡然炸开,天空中阴云密布。

    太和殿内,唐远高坐龙椅之上,平静地等待着两路人马的返回。

    金銮之下,百官表面神情平静,实则内心忐忑不已。

    所有人都清楚,所有的争端,都会在不久后出现结果。

    但不管是什么结果,都会对朝堂出现莫大的影响。

    唐远看了看曹操,又看了看董卓,微微颔首。

    两人对视一眼,知晓唐远是准备继续推进,各自做好了心理准备。

    随即,唐远缓声开口道:“诸位爱卿,既然暂时无事启奏,不妨接着谈谈不日便要抵达的匈奴使团一事。”

    “本宫以为,与匈奴谈和,乃是不当之举!”

    “大唐自建国以来,虽有没落之时,却从未向他国求和!”

    “签订国书,无异于卖国求荣之举!本宫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

    “所以,本宫以为,自当不签这份国书!”

    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唐远直接噼里啪啦地将自己的理由给说出来。

    见旧事重提,不少官员连忙上前,急声进言。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签订国书,乃是已定之事,国政不可随意更改啊!”

    “若拒绝签订国书,匈奴人定然恼羞成怒,边境必将再起刀兵,民不聊生!”

    唐远平静地看着众人,淡然道:“诸位爱卿,你们光想着要与匈奴人大战,民不聊生,但为何从未想过大唐军队会胜?”

    一旁,慈禧冷冷地重哼一声:“胜?看来殿下是不知道,前一次大战,究竟是何状况!”

    “正好,杨丞相乃上一次大战的统战主将,便让杨丞相给说说吧。”

    下方,杨国忠应声出列,沉声道:“启禀殿下,上一次与匈奴大战,乃是在宣府镇,此战大唐共出动精锐四十万,将领不下三十。”

    “其中,有右领军卫大将军杨业,武威郡公曹玮,枢密副使狄青,忠顺大将军王坚……”

    “此战后,大唐……全军覆没!”

    杨国忠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难言的压力,弥漫在殿上。

    群臣听着这一个又一个的名字,面色越发灰暗。

    悲伤,恐慌的情绪,充斥在每个人的心头。

    “够了!”

    唐远忽然怒斥一声,打断了杨国忠的话。

    他紧握双拳,眼中满是血丝,恶狠狠地盯着慈禧。

    特么的……这些全都是名将啊!

    方才那些名字,哪一个不是谋略过人,能征善战的将领!

    换做其他皇帝,能得一个就烧高香了!

    现在一场大战,你特娘全给我送了?

    唐远那叫一个气啊,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差点没直接倒下去。

    他真想问慈禧一句,你特娘是匈奴人派来的卧底吧?

    怎么想的?

    这些将领出征,带群狗都能打赢啊!

    怎么会全军覆灭的?!

    “这一战,是由谁负责的?”

    唐远深吸口气,目光阴狠地扫视着众人。

    良久,最终还是曹操站出来,清了清嗓子。

    “启禀殿下,此战乃是杨国忠大人,蔡京大人为统帅,魏公公为统战督军,其余还有……”

    听到后面,唐远已经麻木了。

    听听,听听,这都是什么人啊!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拖后腿的货。

    扔到战场上,那是能坑死数十万大军的奸臣。

    战场上,有一个就是倒了血霉,宣府镇大战来一窝。

    还是魏忠贤督军!

    不输才有鬼!

    “特么的,大唐是怎么撑到现在的?”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家老子登基没过几年,就心灰意冷不理朝政了。

    这种垮得不能再跨的朝堂,换谁来都这个样!

    旁侧,慈禧眼中满是阴冷之色。

    “哼,哀家倒想看看,有此战失利在前,你倒是要如何说服文武百官,推翻这与匈奴的和约!”

    “今天,谁也别想阻拦此事!”

    朝堂上,气氛凝重无比,众人低头垂首,一言不发。

    宣府镇的大败,仿佛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只要是对战事稍稍了解的人,都明白看似简略的描述,实际上到底损失了多少。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场大战几乎将半个大唐的国力都给葬送了进去。

    不仅仅是名将,还有士兵人口,金银粮草,尽数消耗殆尽!

    若非如此,大唐也不会落得一个要与匈奴签订国书和谈的下场!

    唐远看着文武百官低沉的神情,再看到慈禧那张毫不掩饰得意的笑脸,又怎么会不明白她想做什么。

    杀人诛心,不过如此罢了。

    打击士气,便要让他们知晓匈奴之凶厉,匈奴之蛮横。

    百官心气一失,便是自己说破天,也难以扭转他们的心意。

    “殿下,哀家以为,这国书还是应当签。”

    慈禧慢悠悠地说道,“不签,恐怕匈奴人立马就会打上门来。”

    “哼,打上门来又怎么样?本宫会怕了他们吗?!”

    唐远冷冷地看着慈禧,漠然道,“太后如此急着签订国书,莫非是怕了?还是,和匈奴有什么不可见人的勾当?!”

    察觉到唐远的目光,慈禧冷哼一声,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太子,你想要的人,怕是没机会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