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58章刘三吾:知烹鱼则知治民?这话和解?
    赵惠妃看着朱栋,哭笑不得。

    “婉儿,那便麻烦你将这臭小子带出去住一天吧,明日午时之前送他去国子监上课便成。”

    “好。”

    赵婉儿答应的很是爽快,一把抱起四岁的朱栋,便欢快的出了宫。

    “表姐,那凶猛的兔子在表姐夫那儿嘛?”

    噗!

    “你会带我去见表姐夫的,对吧!”

    “你该不会不敢去吧?表姐夫是不是很凶?”

    赵婉儿冷笑出声。

    “放屁!我有什么不敢去见他的?明日一早我便带你去你表姐夫那儿看兔子!”

    应天府的雨,还淅淅沥沥的下着。

    等朱元璋回到奉天殿时,天都已经黑了。

    “明日让刘三吾去找朱小宝!”

    朱元璋似是想到了什么,对身旁的黄狗儿道。

    翌日,天还没亮,刘三吾晨读片刻后,整理好了今日的议题,便朝朱小宝家走去。

    老爷子昨日找人给他传了话,让他去找朱小宝。

    自那日一别之后,因为老爷子一直没下令,他也不敢独自去寻。

    上次老爷子回宫后,接连暴怒了六七天,刘三吾知道,定是朱小宝惹老爷子生气了。

    朱小宝的身份一天没被公开,他刘三吾就一天不敢光明正大的站出来支持朱小宝,万事都得格外小心。

    朱小宝一如既往的早起,就着一盘腊鱼,啃着白面馒头。

    见刘三吾来了,朱小宝连忙放下碗筷,起身行礼。

    “见过刘学士。”

    刘三吾哪敢受朱小宝的礼,避开后道。

    “朱郎君气了。”

    朱小宝请刘三吾入座。

    “刘学士可有用饭?”

    刘三吾也不气,笑道。

    “今日算是赶巧了,老夫便在你这蹭上一顿!”

    朱小宝开怀一笑。

    “那有什么问题!”

    他赶紧让马三宝添了副碗筷,又加了些小菜。

    刘三吾感慨道。

    “朱郎君能不忘简朴,老夫做实佩服。”

    朱小宝笑笑。

    “虽然现在日子是好过了些,但想着以前的不易,还是节俭些来的好!”

    刘三吾肃穆道。

    “朱郎君品性果然够高。”

    说完,他还有些感慨,怪不得老爷子如此看重你。

    就单凭你这份品德,都足以让老爷子刮目相看了。

    老爷子也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即便是当了皇帝,他也依旧十分简朴。

    于此同时,他对自己的子孙后辈,也都是如此严格要求的。

    但为富不仁的丑闻,依旧还是被频频爆出。

    这些皇亲国戚之中,又有谁敢保证不是在装样子给老爷子看呢?

    但朱小宝就不同了。

    他压根儿就不知道老爷子的身份,也就不存在装样子给老爷子看,这么一说了。

    他身上的所有品德,皆是他本身就有的休养。

    朱小宝看刘三吾半天不动筷子,冲他笑道。

    “刘学士,这白灼鸡挺不错的,您尝尝。”

    刘三吾仿佛是陷入了某种魔怔,眼神呆滞。

    见刘三吾没回话,却一直盯着桌上的鱼,朱小宝便用公筷,主动帮他夹了一块。

    “您可千万别气啊!”

    “这古人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烹鱼烦则碎,就如同治民烦则散,是一个道理,还真是知烹鱼则知治民啊!”

    听到朱小宝的话后,刘三吾这才猛然惊醒,倒是将原本定下的议题都给忘了。

    “知烹鱼则知治民?这是你想出来的?”

    朱小宝笑了笑。

    “我就是随口一说。”

    刘三吾看着朱小宝,正襟危坐道。

    “这见解虽有独到之处,细思也实为在理,却并未被众人接受,你可能佐证?”

    刘三吾对老子的《道德经》熟稔于心,但这话在《道德经》里,可不是这般释的!

    听到朱小宝如此曲解圣意,他自是无比凝重。

    朱小宝见刘三吾突然严肃了起来,思索片刻道。

    “若要理解老子的这句话,要生活在老子的时代,知晓他们是如何烹制小鲜的才行。”

    自古以来,老子的这句话就颇受争议,直到清代经过学者的考据之后,才给出了大多数人能接受的解释。

    朱小宝继续道。

    “烹制小鱼,忌频繁搅弄,是因为担心将小鱼弄断,大鱼亦是如此。”

    “‘治大国如烹小鲜’可引申为烹小鲜不可扰,治大国不可烦,烦则人劳,扰则鱼溃。”

    朱小宝的话,仿佛给刘三吾打开了一扇新奇的大门。

    他一直将这句话理解为‘治国如同烧菜,既要注意油盐酱醋的用量,又要把控恰当的火候。”

    但朱小宝给他的这种解释,似乎也确有几分道理。

    朱小宝见刘三吾陷入沉思,又道。

    “其实只要代入老子的思想再去思考这句话,便能衡量出我的话有没有道理了。”

    老子的思想?

    无为而治?

    刘三吾突然瞪大了双眼。

    外面。

    赵婉儿带着手抱兔子的朱栋走在应天大街上。

    朱栋挂着鼻涕,东张西望的,很是好奇。

    “宫外可真好玩啊!”

    赵婉儿白了他一眼,嫌弃道。

    “只看一眼就好玩了?你连摸都没摸着!”

    朱栋吸了吸鼻子,道。

    “对啊!”

    这是他第一次出宫,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的很。

    况且,还不用面对那穷凶恶极的夫子们。

    朱栋边走边同赵婉儿说。

    “表姐,你可不知道,那刘夫子是最坏的,前些日子就因我没背出来《三字经》,他便抽了我屁股好几下。”

    见朱栋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赵婉儿忍不住好笑。

    “那夫子也是为你啊!”

    朱栋哼声道。

    “好什么好?这个老家伙,连父皇都敢骂呢!最好别被我看到了。”

    “学堂里我不敢揍他,在宫外,我非揍他不可!”

    赵婉儿白他一眼。

    “你这小不点,还挺能吹牛啊!”

    朱栋不服气的道。

    “我好歹也是个王爷,我打他,他敢还手?”

    赵婉儿无语道。

    “得了,就你厉害!”

    朱栋毫无形象的用袖子抹了抹鼻涕。

    “对了,表姐,我表姐夫是干啥的?”

    赵婉儿想了想,回道。

    “应该是经商的吧。”

    “啊?”

    朱栋顿时脸色大变。

    “那可不行啊!父皇说商人地位最低,他可配不上你,你赶紧换一个吧!”

    “哎!”

    “早晓得姐夫是商人,我就不让你带我来看兔子了!”

    赵婉儿拍了朱栋的脑袋一巴掌。

    “少鬼扯了,前面就是你表姐夫家,赶紧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