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河守望 > 第三五五章 打探黑蛋的下落(二)
    大家都沉默起来,沉默了一会儿,“书呆子”继续说道:“我们在这儿闷着头胡乱猜想不是办法,看来只有到县城里打探黑哥的消息了……明天一大早你几个就去县城里打听,咋个打听法儿……我也没啥有好主意。”

    “最好在县城找一个警察,聊聊天儿探听一下消息。”“玉米缨”和“臭蒿”出主意道。

    “闷儿雷”说道:“就我们这个样子找警察聊天儿?警察愿意和我们聊吗?警察不抓你就是好的!”

    “这是用肉包子打狗,这法儿使不得!”“书呆子”摆了摆手说道,“到头来黑哥没找到,反把这几个弟兄搭进去。”

    “这可咋办啊!”“闷儿雷”和“马后炮”急得团团转。

    “哎……”“书呆子”好像忽然来了灵感,“有个没风险的简单法子……可眼下又没办法……”

    “闷儿雷”感到纳闷急着说道:“啥简单法子?咋又没办法啦?!”

    “这个法子需要有个喝茶钱,我们身上连半个铜子儿都没有,不好办哇!”“书呆子”烦闷地摇起头来。

    “嗨……”“玉米缨”好像也忽然来了灵感,“铜子儿……也不知道黑哥借活菩萨老郎中多少铜子儿,咱们再在院门口老槐树洞里找找看,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个两个……扁豆儿办事慌张,说不定他来拿盘缠时紧紧张张没拿完就跑了。”

    果然他们在老槐树洞里喜滋滋地摸到了三枚大铜圆儿。这三枚大铜圆在往常的年景里能买三只大肥羊,可在这人吃人的灾荒年,三个大铜板连一袋儿小米都买不到。尽管如此,但有了这几个铜板就好办事儿,他们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

    “这下好了!”“书呆子”高兴地说道,“闷儿雷、臭蒿、马后炮你们几个兄弟带上两枚铜圆儿,剩下一枚以备后用;你们三个弟兄明天正午前一定要赶到县城,正午正是喝热茶的时候,找一个老茶馆喝着热茶和老茶聊天……这些老茶消息灵通得很,比报馆写新鲜事儿的人儿知道得都多,说不定他们会知晓与黑哥有关的事情。”

    “闷儿雷”问道:“两个铜板能进得茶馆儿吗?”

    “咋进不得?”“书呆子”笑着说,“茶馆儿又不是戏院儿,又不要门票。”

    “马后炮”说道:“两个铜板能喝几壶茶水?”

    “这个……”“书呆子”挠了挠头,“这个还真不好说……俺也没进过茶馆儿喝茶,以前听常进县城的人讲,一壶茶水也费不了几个薄铜子儿,茶馆儿的茶水价格也不会都一样,这灾荒年粮食和吃的东西涨价了,按道理茶水不会涨价吧?!不管啥茶馆儿、不管涨价不涨价,我想两个铜板也能够在像样儿的茶馆儿喝壶好茶。”

    “闷儿雷”说道:“进得茶馆儿要是茶贵,咱就与茶馆儿老板讨讨价钱,捡便宜的喝。”

    “可不能与老板讨价还价捡便宜茶喝!那样茶馆儿的老茶看不起你,就不会与你聊天儿。”“书呆子”正色道,“咱是故意装阔气,是为了在茶馆儿接触县城有身份的人儿,在聊天儿中探听黑哥的消息。”

    “他们穿这身破衣服,恐怕进不了茶馆吧?!即便进得茶馆儿,也不会有名堂的茶与他们聊天儿。”“玉米缨”说道

    “是得换换衣服!”“书呆子”皱着眉头想了想,“我们找找黑哥这里有没有像点样儿的衣服。”

    他们在黑蛋的住处翻箱倒柜,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包了好几层,像里面藏着宝贝一样的包袱,打开一看大家乐啦……包袱内包着一套文山娶媳妇的时候,黑蛋当男傧相穿戴的全套东西,有长袍、有马褂、有靴子、有黑色的礼帽,还有一副水晶石的墨镜……这么多年了可看着还没褪色跟新的一样。

    “道具只有一套,你们几个兄弟谁唱主角?”“书呆子问道。

    “当然是闷儿雷哥嘞!俺们的嘴笨!”“马后炮”、“臭蒿”谦让道。

    “马老弟会放炮有先知先觉的神通,还是老弟唱主角好!”“闷儿雷”笑着说道。

    “玉米缨”插话道:“闷儿雷长得有些派头儿,身上有种霸气,让闷儿雷穿戴穿戴看看模样再说吧。”

    “闷儿雷”换上黑蛋那套长袍马褂,蹬上靴子戴上礼帽挂上墨镜,在屋里大摇大摆晃悠了几下,大伙儿“呀”地一声哄笑起来:“闷儿雷变成大财主啦!阔!阔!阔气!”

    “书呆子”嬉笑道:“好好好!真是巧得很呐……礼帽正好遮着闷儿雷头上的伤痕,闷儿雷穿着正好!如果闷儿雷闭着嘴不说话,还真像一个财大气粗的阔绅士!不知道开口说起话来,会不会掉板哇?”

    “闷儿雷”不好意思地说道:“到时候俺拣懂的说不懂的不说,不就得啦!茶馆儿又不是皇帝的金銮殿,没啥可憷的!”

    “书呆子”说道,“到时候要看闷儿雷老弟的聊天技能和应变招数啦……闷儿雷向来遇事儿不惊,一定会打听出黑哥一些情况的。”“书呆子”想了想接着说道,“这套道具得先脱下来,还用单子包着,到得城里找个僻静没人的角落,再换上去……要不然让村里的人儿看到会弄出麻烦和笑话儿。”

    “在茶馆儿喝茶有啥讲究的规矩吗?”“闷儿雷”向“书呆子”请教道,“你看书多懂得多。”

    “俺在书上看到阔人在茶馆儿品茶,都是捏着茶盅儿慢悠悠地小口儿饮用,斯斯文文的,就像小鸟儿饮水似的,不像咱们庄稼汉像饮驴一样大口大口向肚里灌,到时你装得像个有文化有名堂的人儿就是了。”

    “闷儿雷”呵呵笑了笑,“俺还真得冒充一回有文化有知识的阔人儿……到时候还真得多动脑子随机应变。”

    “闷儿雷哥办事儿胆大心细,别说进茶馆儿喝茶,就是进官府的宴会厅吃肉,也稳得住神儿。”“玉米缨”鼓励道。

    这时“闷儿雷”说道:“我们三个都不识字儿,县城街上那么多招牌,谁知道哪家是茶馆呀?!”

    “书呆子”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你不说还差点儿疏忽啦!这个好办。”

    “书呆子”走进厨房在锅台边儿找到一块儿黑木碳,在“闷儿雷”、“臭蒿”和“马后炮”的手心儿,各写上“茶馆”两个字儿。

    “你们要反复看手里这两个字儿的模样儿,把这两个黑字儿牢牢记在心里,到县城按照这俩字儿认招牌就是了。”“书呆子”认真地交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