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让我当傀儡皇帝?我直升陆地神仙 > 第228章  愿为良相否
    闻言,满座皆惊,高览等其余两位阁臣面带惊讶之色。

    秦天内心一动,却并不意外。

    “如今朝廷百废俱兴,阁老不如再辛苦几年?”

    王通笑着摇头:“老眼昏花,已经不堪大任。”

    从秦天今日的表现,对于他的提议显然并不认可,二者在某些立场上存在天然分歧。

    不单单是仙法是否传往民间的问题,而是秦天所说大乾与谁共天下。

    秦天沉默片刻,便准许下来。

    “阁老不必归乡,便留在京城吧,朕也好去探望。”

    他又下旨赐给王通一座大宅子,赏赐佣人仆从,以及一应金银财宝。

    “愿陛下兴我大乾,千秋万代。”

    最终,王通脱去阁老的官帽,放在桌上,孑然一身离去。

    望着他的背影,秦天神色复杂,高览二人也是面色莫名。

    却听秦天突然说道:“高览,即日起接任内阁首辅,张谦为次辅。”

    高览一怔,内心升起无数喜悦,连忙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秦天点点头:“关于凉州和幽州等地的任免,尽快拿出章程来,朕不想再听到北凉这个词。”

    如今北凉军被打散,也就彻底没了北凉,只剩下朝廷的凉州。

    但地方的官员以及军队卫所的任免,可是大问题,这些都要头疼。

    再加上西齐割让的三州之地,南孟国割让的两州,都需要任命当地官员。

    高览心中一惊,连忙称是:“臣遵旨。”

    ……

    三日后,大朝会。

    秦天一袭明黄色龙袍,头戴冠冕,高居龙椅之上。

    他的目光望向殿外,贯穿整条御道,落在宫门之上。

    犹然记得他初次上朝时,第一次坐在这里,惊奇的发现此事,端坐于此俯瞰整个皇宫,真正宛如帝王坐看天下。

    “传平州将军宁飞雁、白马太守刘沿上殿。”

    殿外两侧的太监依次扯开嗓子大喊,秦天这才回神,望向那两道进殿的身影。

    今天之所以召开大朝会,正是因为这两位大功臣已经进京,要按例入朝重赏。

    “臣参见陛下!”

    二人来到丹陛之下,齐齐俯身参拜。

    “平身。”

    秦天面带笑意:“二位爱卿,立此功勋,当真是国之柱石。”

    宁飞雁自不必多说,无论是之前的平州之战,还是如今收复幽州,都立下赫赫战功。

    至于刘沿,那就更不用多说,无论是先前大战中坚守白马城,还是后来的与西齐国谈判,接收三州之地,再有现在的收复北凉三州。

    可以说,这已经是通天之功,是能直接入阁的。

    “宁将军,巾帼不让须眉,在北境素有侠名,朕也是听闻已久。”

    闻言,第一次上殿的宁飞雁有些懵,下意识抬头看去。

    却见秦天面带笑容,朝她眨眨眼。

    “陛下如此随和?”

    她只觉不可置信,虽说在平州时也见过陛下,但当时忙于战事没机会接触,却没想到今日的陛下如此随和。

    见她的样子,秦天面上笑意更甚,看向下首。

    如今站在群臣最前方的两道身影,左侧是新任内阁首辅高览,右侧则是一袭月白长裙的高挑女子。

    大乾长公主,如今位列内阁,更有开衙之权,当然有资格上朝。

    “朕准备将宁将军派往崇文馆,皇姐以为如何?”

    秦滢内心微动,陛下这是派人来监视自己,要在崇文馆内安插眼线?

    “陛下之命,自不敢违背。”

    她深深看了秦天一眼,这位皇弟的制衡能力果然不弱,幼时怎么没看出他有如此帝王心术?

    先是让自己组建崇文馆,以此制衡内阁,如今又将宁飞雁放到崇文馆,摆明是牵制她。

    秦天不知她如何想,只是笑道:“崇文馆中文弱女子居多,让宁将军教导一下武艺,也好强身健体,有自保之力。”

    秦滢面色愕然,他竟是这般想的?

    崇文馆中女官们,的确都不擅长武道,哪怕莫愁也只是一品。

    随后,秦天目光看向刘沿,笑道:“刘卿,可愿做那治国良相?”

    此言一出,刘沿怔住,朝会之上的百官也全都愣在原地。

    这句话的分量可太重了,陛下御口亲开,岂不是说刘沿必定是日后的内阁首辅?

    刘沿抬头,却见皇帝正一脸认真地盯着自己,当即心中一颤。

    少年深夜苦读时的那些豪情壮志全都涌现在心头,他恭敬地俯身而拜:

    “臣愿为陛下效死!”

    “好。”

    秦天畅快一笑,又话音陡然一转道:“既如此,朕便交给你第一个任务。”

    “即日起,任吏部尚书,负责官员考评,推荐任免。”

    虽说大乾内部安定,但地方还是有不少贪官污吏,他要将这些人连根拔起。

    “朕会令锦衣卫配合你,凡才德不配位者,你皆可处置,不过……”

    略微停顿一下,他面带笑意:“你可得给朕推荐更优秀的人才,可不能只是将人拿下,位置就放在那里空着。”

    “臣遵旨。”

    刘沿领旨谢恩。

    秦天点头,若是做好这件事,就可以准许他入阁,既是考验,也是功勋。

    “陛下,新朝科举未开,是否该兴科举?”

    这时,在高览示意下,礼部尚书主动出列道。

    科举吗?

    秦天点点头,将此事交给礼部去办。

    随后,他又召见诸多北凉将领,一一安抚。

    当然,这些人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重新掌兵权了,只安排闲职位,全家搬迁京城任职。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老将闫文龙,此人是北凉步军统帅,四十年戎马,战功赫赫。

    “闫老将军,就留在兵部任职吧。”

    独眼老将自然没有意见,兵部虽不亲自掌军,却能决断天下兵事,算是现代的总参谋部。

    秦天若有所思,是不是该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专门用来领兵作战?

    随后,他看向一旁的太监,“宣旨吧。”

    太监上前一步,手捧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赵云为征北将军,总督幽州军事;吕布为征西将军,总督凉州军事。”

    幽凉二州,乃是最为重要的险峻之地,自然要交给信赖的将领。

    听到圣旨,百官哗然。

    四征将军,可是仅次于大将军的武职。

    本朝不设大将军,所以四征便是武将的,陛下对此二人还真是钟爱。

    直到散朝而去,这则消息也飞快扩散。

    而秦天却是返回内阁,准备协商朝廷改制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