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嫡女替嫁 > 第八十四章 英明
    “苏怀岷,你打我!”

    “苏怀岷,你没有良心。”

    “苏怀岷,你给本小姐等着。”

    这一夜,撕破无边长夜的,除了水云庵里尼姑们的低低啜泣,还有大理寺卿府小姐的失口大骂。

    黎王苏怀岷打横抱着曲小姐,任她叫喊,任她拍打,任她小嘴撅上了天,一步步从坍塌的祭台上走了下来。

    他一路走,曲小姐一路骂。

    让人一度很难分清,将好心当做驴肝肺的,是黎王,还是曲小姐。

    村姑小芳很实诚地问一晚上都在看热闹的韩魁:

    “曲小姐只是手脱臼了,脚又没事,为什么黎王殿下要一路抱着她走呢?”

    韩魁望了一眼自家主子高挺如松的背影以及他怀中不停挣扎的曲小姐,漫不经心道:

    “谁知道呢?他喜欢呗。”

    村姑小芳恍然顿悟,当即抱起韩魁就要上路。

    徒然被抱在了臂弯中的韩先生惊恐万分:

    “你......你干什么?”

    村姑小芳答:

    “没什么,喜欢呗。”

    如此,与越来越密集的狂风爆雨相抗的声音,便又多了一种,是韩先生那些声嘶力竭的文人抗争:

    “有辱斯文啊!”

    坤鹤的死,暴雨的夜,将一切埋葬的废墟,再没有给任何人窥探其中奥秘的机会。

    如果有人一定要深究,在黎王苏怀岷的刻意安排下,所有的线索和矛头都会指向小尼姑铭心。

    她是冷血的杀手。

    她“杀死”了月蓓,她“炸毁”了慧娴的坟塚,最后她自个也被卷入了地府,和坤鹤的尸体一起被掩埋在层层废墟中,玉石俱焚。

    关于这一天发生的一切,黎王的人和曲小姐的人口风空前一致。

    曲小姐从未下过什么枯洞崖,只是不小心在水云庵后山的森林里走失了。

    后来又自己走回来了,被曲府护卫护送着如期上了灵觉寺,开始了修行修心之路。

    至于黎王苏怀岷,他为着佛主舍利而来,理所当然护送佛主舍利而归。

    无论佛主舍利是否灰飞,黎王苏怀岷都要给天子一个交代,给百官、百姓以及看热闹的人们一个交代。

    黎王与曲小姐的那些,有关生死,有关承诺,有关佛主舍利的交集,被掩藏在各自的繁忙与奔波中,鲜为人知晓。

    甚至有时候连曲小姐自己都会用黎王苏怀岷的临别叮嘱麻痹自己:

    他说:

    “曲倪裳,关于佛主舍利的秘密,无论你知道多少,请你全都忘了;无论坤鹤曾经说过什么,做过什么,那都与你无关。”

    她当然知道,他在保护她。

    他阻止她揭开坤鹤的秘密,他坦然地背负起那个谎言的代价。

    为了她和更多无辜者的性命。

    黎王苏怀岷在意的从来都只有生命,而不是真相。

    那一度说服了曲倪裳,她不再探问黎王有关尼姑月蓓的生死,她不再介怀他无畏的承担背后的回避与疏离。

    在每日按部就班的修行里,在晨钟暮鼓的期盼里,她终于等来了黎王苏怀岷的消息。

    果不其然,圣上龙心大怒,将护卫不当的责任全部加诸在黎王苏怀岷的身上。

    在金銮殿上,文武百官面前,圣上足足面斥了黎王一盏茶的功夫。

    一夕之间,世人皆晓,黎王是那个让佛主舍利灰飞湮灭的不详之人。

    此后更是连降数道圣旨斥责,罚俸,禁足,并且以留京训诫为由推延了黎王苏怀岷甘州赴任的计划。

    那些好不容易被藏进记忆里、矢口闭谈的宫闱秘辛,也在有心人的渲染下,逐渐死灰复燃。

    有关元妃,有关黎王。

    看热闹的人们恍然大悟,不详之人原来早有预兆:

    黎王那样出身的人,自然不能托承佛主舍利的祥瑞之意,成就天命所归的千秋大业。

    唯有东宫,正宫嫡出,才有资格承继大雍的江山。

    纵使荒淫些,纵使骄奢些,但那都是少年人不拘一格的小节。

    只要稍加教化,只要年岁渐长,只要祸水除尽,东宫便还是东宫。

    与黎王府的秋风扫落叶般的凄凉相较,东宫宜和殿夜夜笙歌,欢庆太子又新得了几个机要之职,太子一扫几日前夺妻丑闻的阴霾,储君之位更加坚不可摧。

    朝臣百官忙不迭地巴结,投其所好,生怕自己一个错步便落于了人后。

    良妾和美妇,将东宫忙得团团转。

    让他险些忘记了灵觉山上进修的曲大小姐,多亏了侧妃冯氏从旁提点:

    “殿下,听说曲大小姐伤了脸面,您看咱们要不要遣人去灵觉山上瞧一瞧?”

    太子正游戏在环肥燕瘦之间,闻言拒了一杯到嘴的酒,诧异道:

    “你从何处听说的?”

    他说着便站直了身:

    “不行,本宫要去看看。”

    侧妃一听东宫要亲自前去,吓得赶紧给左右递眼色。

    左右会意,一边嫣唇红艳递上葡萄,一边披帛掉落挺胸而上,

    一口一个“殿下”,一句一声呢喃。

    直把东宫对于曲大小姐的那点旧情和冲动,生生给磨灭了。

    太子遂十分为难地改口道:

    “本宫近日新接了了几个紧要的差事,事忙实在无力分身,千语,你替本宫去一趟吧!”

    如此,正中侧妃冯千语下怀。

    东宫又嘱咐道:

    “多带些良医,多备些良药去,但凡是我东宫有的,尽可给曲小姐送去。”

    “把昨儿父皇才赏的那柄乾坤玉如意也带去,倪裳她定然会明白本宫对她的看重。”

    “告诉倪裳,本宫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她,等这阵子风头过去了,本宫立马去求父皇降旨迎娶她。”

    侧妃看着东宫深陷温柔乡中,听着他口中吐露的对曲小姐的情义绵绵,觉得有些恍惚,不禁问出口:

    “殿下,您可是听清楚了,曲小姐她伤的是......脸面,听说颇为严重,破了相,不似从前了。”

    冯千语刻意把那两字“脸面”咬得极其重,以期看到东宫的些许迟疑,却听东宫道:

    “脸面怎么了,冯千语我告诉你,倪裳纵使是毁容了,也比旁人好上千倍。”

    太子接了一口身边美人递上的香吻,随手指着随身的一个香囊,对周边环伺的美人们道:

    “她会给本宫的香囊绣满‘福寿康’,而你们只会关心本宫的荷包鼓不鼓!”

    东宫埋首在美人娇嗔中,忙碌之余还不忘对侧妃冯氏道:

    “何况,本宫是那样肤浅的人吗?”

    如此沉沦又英明,倒配得上侧妃五体投地赞上一句:

    “太子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