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他觉察到了什么,随即向城中密探传信询问。

    “那道人入城时可有异样,三位判官有无统领阴兵鬼将围剿他?”

    密探闻言不由四处打量片刻,待确定枉死城兵将毫无异动后方才回复传信。

    “教主,城中并无异常,那道人已前往枉死判官殿。

    观其行为应当是对应赎人事件的无智之人,否则他怎会知晓枉死判官殿方位。”

    天理教主留在枉死城的密探皆是忠心聪慧之人。

    他们见周元无需问路就走向枉死判官殿,又对城中阴魂鬼将、坊街诸景视而不见,便猜测他是无智之人。

    平心而论他们的推测很有道理,无智之人与有智之人差异很大,初入幽冥不存好奇者多半是无智之人。

    可他们不知道,周元虽首次进入枉死城,但他的香火化身曾多次出入此地。

    为此,他对城中诸事颇为了解,自然不会好奇张望。

    天理教主听闻密探之言安心不少,看来是有人通过某件委托推动了此次赎人事件,那位七星宫道人并非是来寻他的。

    “诸位辛苦,等我返回枉死城后定有厚赐。”

    出言安抚城中密探后,天理教主立刻传信判官殿外的有智鬼差,命其谨慎留意七星宫道人的行为举止。

    他还是有些放心不下,需多加验证才能彻底安心。

    与天理教主不同的是,周元由于信息优势更为了解当下局面。

    他知道,当自己与两位鬼门大将开始争斗,天理教主的密探就会发现有人闯关。

    毕竟阴兵鬼将毫无表示的行为太过显眼,无需细想便知来者所行之事符合枉死城规则。

    为此他不准备多此一举故意隐藏身形,而是光明正大的走向了枉死判官殿。

    当他抵达判官殿时枉死判官十分配合,挥手展开枉死墨卷并抛来一支寻魂签。

    “七星宫道人善解诸祸、能消劫本,不想也会存有遗憾,需来查这枉死墨卷。

    请道长上书枉死之人姓名,其阴魂你可带走,却不能强求功过。”

    “多谢判官提供便利。”

    周元答谢后,挥动寻魂签写下‘玉衡真人胞弟冯兴’八字。

    下一刻,寻魂签化血蛇入枉死墨卷来回游动,不多时拖出数十枚朱红篆字。

    故名:冯兴

    前世籍贯:莒国庆宁郡松韶县

    姻缘:同县苗家女春秀

    枉死之因:拒服灵药医病患,悠悠而终去心结。

    生魂去向:秉性有缺被子孙跋扈所累,判入枉死狱第三层,受二十五载孤苦之刑。

    新生之果:刑满后可入人间道轮回。

    福祸之记:因长兄威名仁德一时却难抵后人之祸,不得已做出包庇之举,致使沾染他人罪业,亦何尝不是自我罪业。

    看到玉衡真人胞弟的功过记录,周元方才明白事件名称为何是,人之福罪非外物、消来度去终自承。

    原来玉衡真人抚照他的胞弟,其胞弟又以自身威望去包庇子孙,这度来度去所得功过终须自己承受。

    从表相来看诸事因玉衡真人而起,是他的关照促成此等功过。

    但实际上他的胞弟并不冤枉,若其不过多包庇严厉教导,又如何会累及自身。

    另外莒国庆宁郡之名周元并不陌生,他曾经动用枉死墨卷查寻天理教主时,其众多职位中就有莒国庆宁郡公。

    “如何,道长可要赎人,若是要的话我当通传镇狱判官,让其前往枉死狱第三层提人。”

    “我受托而来,无法代其做出决定,请判官将枉死之魂交给我吧。”

    枉死判官判官闻言,挥动手中朱笔在寻魂签上写下几枚字迹,随即抛入枉死墨卷之中。

    不多时镇狱判官闪现而至,递给周元一幅老翁愁苦图。

    “你要的枉死之魂就在此画中,其肉身已腐全无还阳可能,如何取舍由你等而定。”

    叮,获得容魂阴卷,可容纳一位阴魂于内安歇,内有一丈之地、草屋一间。

    注:当前容纳阴魂为事件单位,玉衡真人之胞弟冯兴。

    容魂阴卷的效果并不出色,但作为附赠之物也不必在意优劣。

    见周元接下画卷,枉死判官抬脚离桌案、下高台。

    “请随我来,殿后有炽风门,内连阳脉风灾起而通阳,在风灾终止前入内可传送离开。”

    其实周元不必走炽风门,招来香火化身施展鬼门通幽术一样可返回人间。

    但为了走完事件流程,他还是进入了炽风门,殿外有智阴差见此忙向天理教主汇报。

    “教主那人言语并无不妥,但说出‘受托’一词,应当有些内情。”

    天理教主闻言证实心中所想不由安下心来,但周元返回斗斋七星宫后却另有收获。

    叮,蜃魂迷心宗再次失窃,已改变对彩戏门的立场,有几率派遣门人洗劫彩戏门。

    叮,已触发特殊事件,彩戏入境、查漏补缺。

    蜃魂迷心宗弟子私藏迷心珠,并谎称已被彩戏师取走。

    突然出现的提示令周元意识到,谭越之前很可能并未离开蜃魂迷心宗,或者说未尽全功去而复返。

    蜃魂迷心宗子弟也趁机查漏补缺,取走了自己所需之物。

    “彩戏入境、查漏补缺,却是里应外合各取所需。

    看来谭越老师入道律塔静修前,此等事件应该不会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