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洞,小竹林。
经历多日构筑,李元终于将血仙庭从千蛊屋提升到万蛊屋层级。
灵性物质的产出也随之变化。
由原本的‘血仙泪’变成了‘血仙晶’。
血仙晶:炼化后可释放大量气血,且让吸收者在短时间内免疫一切神魂攻击
相比偏辅助作用的血仙泪,新产出的灵性物质血仙晶无疑更适合李元。
无论是‘补充大量气血’还是‘短暂免疫神魂攻击’,对战斗力都是实打实的提升。
尤其是‘短暂免疫神魂攻击’这点,能够让他在面对九境强者时也有一线退走的希望。
蛊屋的存在,本就是为了帮蛊师弥补蛊道修行路的部分缺陷。
仅仅是肉身强大,很容易被克制。
如果李元只有盘仙蛊一只本命蛊,那‘血仙晶’的作用更会被无限凸显,变的至关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同为‘极’的情况下,异蛊榜上精神之极的问心蛊会排在肉身之极的盘仙蛊前面。
到了第九境,对修炼之路的感悟,对本命蛊的极致开发,对道的理解,都需要强大的精神境界支持。
肉身虽是一切的基础,但也是限制。
受天地环境的限制,肉身达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有突破性进展,除非打破极限,完成传说中的横练成神。
那只是理论,至今无人走通。
“所以…血仙晶是个好东西啊,在关键时刻能救命。”
李元心情美滋滋。
他走出秘地,王昭昭很快就找来。
“元哥哥,你闭关的时候,老太公给你留了一本书。”
“给我看看。”
李元接过被封存的书,解开上面的禁制。
如他所料,书上所记载的正是死契傀的改良版,其中融入了老太公的理解,祛除了生契傀带来的隐患。
经过老太公试验,已明确死契傀经过特殊炼制后,能达到尸体生前六成的实力。
能够通过‘蛊师’这个媒介,获取部分天象力。
哪怕无法动用天象秘技,无法展开异象,那也是实打实的提升,远超常规的尸傀了。
已然能够在高阶战局中发挥一定作用!
“有意思,我也来试试。”
李元将泡制魔甲千窟和荆棘仪葬尸身的大罐子搬出。
经过药液的泡制,两大妖圣尸体上受损的部位已经被补全,通体偏黑色,皮肤上布着密密麻麻的纹路。
代表两具尸体初步有了被制成‘死契傀’的资质。
接下来还有诸多步骤,例如铸脉,刻契,点睛等等。
铸脉,顾名思义,就是为尸傀去掉死脉,铸造全新的脉络,便于蛊师控制和吸收天地力量。
刻契,则是刻下契约。
契约代表制约与交换。
蛊师想驾驭更强大的尸傀,就必须受到制约,这个制约通常是在尸傀死去时蛊师本身也会受到牵连。
若蛊师本身不够强,那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会被尸傀反噬或是暴毙。
最后是点睛。
点睛即是蛊师将自身的生气,通过蛊术‘生死契’渡化给契傀,让契傀获得生灵的气息,短暂瞒过天地规则。
唯有如此,契傀才能够汲取天象力。
李元认真研读着书本上的每一句话,炼制死契傀的过程繁冗复杂,但绝对是值得投入精力的项目。
“对了。”
他忽然想起什么,又取出一个葫芦。
这个葫芦里装的是一只已经死去的残蛊,但李元一直都留着。
当初在绝地生死桥中,为了维续绝地不倒,给千年蛊师们一个告别的时间,他没有立即杀死‘归墟引魄蛊’,只是将之封存。
可惜就算是封存了归墟引魄蛊,还是续不了命,千年前的那群蛊师和阿萝等孩子,都随之消散。
如今归墟引魄蛊也只剩残破的躯壳了。
“你存续千年,近乎步入仙蛊之列,就算是一副残破躯壳,应该也有点用处。”
李元低语,意念汇聚。
选定原始材料
残蛊‘归墟引魄蛊’躯壳
开始分解——
蛊虫分解功能李元已经极少使用,到了这个境界,几乎没有高阶残能蛊拿来给他分解试验。
归墟引魄蛊的残破躯壳是难得的原始材料。
分解完毕
你获得了招魂须*2,黄泉尘埃*3000
招魂须,点燃后可为失魂者招魂
黄泉尘埃,一种特殊的材料,融入尸体中,可增强尸体的柔韧性,掩盖弥漫的死气
分解出来的两种材料,都与招魂引魄蛊的特性有关联。
也不出意外的能够作用于因归墟引魄蛊而创造出来的契傀。
他取了一点黄泉尘埃,融入千窟魔甲尸身,再与荆棘仪葬的尸体做对比,很快就出现明显区别。
千窟的尸身上有了极其细微的脉络,和真人接近。
这让千窟尸身的灵活性变得更高,更不容易被破坏,吸收天地力量的速度也加快了。
对死契傀而言,这是一个不小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契傀身上的死气被黄泉尘埃掩盖后,再穿上衣服,戴上盔甲,寻常人难以辨别。
可以作为一支小型军队来调动了。
“看来有必要再收集一部分尸体了。”
这种事,无需李元再亲自前往边关,他当即写下一封信,寄送给第六宫主阳无容。
掌控蛊巢情报组织的第六宫,帮他搜集一些尸体再简单不过。
李元心中计划。
将黄泉尘埃分成三份,第一份用来培养千窟和仪葬的契傀,第二份备用,第三份则用以打造一支两千规模的契傀军。
……
时光飞逝。
数月之后,李元终于培育出完全状态的死契傀千窟和仪葬,契傀大军的培养也在同步进行。
边关传来消息。
山海关又一次展开了大规模血拼。
李元本不是很在意,知晓山海关战事短时间内无法定局,血拼之后又将是一段时间的沉寂。
不曾想,一件意外的事情就此发生。
那一日,剑仙子执剑向天,雪花飘零千里,在艳阳高照的六月天,鹅毛大雪为九宫山铺上了厚袄。
滚滚异象,持续了足足三日才静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