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一直在想大哥此番叫他过来,所为何事?

    是朝堂上又有了新的变故,还是关于皇家的私事?

    李承乾已经提前让齐先生把名单都做了出来。

    他和李治一起,共任东京遣京使,他是正的,李治是负的。

    武媚娘任西京遣京使,狄仁杰为西京副遣京使。

    陈浮生任南京遣京使,赵福生为南京副遣京使。

    秦如召任北京遣京使,苏瑾为北京副遣京使。

    李泰听着齐先生宣读这份任命名单,心中逐渐意识到,大哥把他叫过来,果然是要委以他重任了。

    他的内心开始泛起波澜,既为能得到大哥的信任而感到一丝欣喜,又对即将承担的重任感到担忧。

    “大唐疆域辽阔,如今设立这东西南北四处遣京使,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四方。”

    “北京虽有漠北游牧民族归顺,但仍需妥善安抚和融合。”

    “西京最难治理,新疆道和西藏道尚未完全唐化,需要耗费大量心血。”

    “南京富庶,关乎国家经济命脉。”

    “东京也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李承乾缓缓说道。

    李泰的目光落在名单上东京遣京使的位置,当听到自己和李治将共赴东京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他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内心深处实在不愿离开这熟悉的咸阳,离开他心爱的学院。

    “皇兄,不要啊,我不要去东边啊!我觉得我在咸阳著书比较合适啊!”

    李泰忍不住惊呼出声,声音中带着哀求。

    “皇兄你不想要乾武大典了吗?”

    “我筹备许久,许多典籍都还未整理完善。”

    他试图用著书和乾武大典来打动李承乾,希望能改变他的决定。

    李泰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李承乾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怎么,去了东边就不能给朕著书了吗?东京也有不少藏书,你大可继续你的学问。”

    李承乾平静地说道。

    李泰听了李承乾的话,心中一紧,他看向李承乾,试图从大哥的眼中找到一丝松动的迹象。

    “皇兄,你忘记了吗?我是个庶民,犯了谋逆之罪啊!”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脸上露出羞愧的神情,同时看向内阁的一众大臣。

    李承乾直勾勾地看着李泰,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都过去多少年了,你不提,朕都已经忘记了你的谋逆之罪。”

    李承乾缓缓说道,“不过你也称不上,甚至从犯也有些勉强,朕记得你有给朕的开门之功。”

    他微微停顿,似乎在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既如此,那就功过相抵,恢复你的魏王身份。”

    说到这,李承乾站起身来,拍了拍李泰的肩膀。

    “朕是你的亲大哥,一母同胞,知道吗?”

    “不必愧疚!我们一家人啊,都要好好的,不要再闹矛盾了,给后世儿孙,做个好榜样!”

    李承乾充满了兄长的关怀。

    听到李承乾的话,李泰沉默了。

    他的眼眶瞬间泛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曾经的那些误会和矛盾,在这一刻似乎都烟消云散。

    他想起了小时候,与李承乾一起在宫中嬉戏玩耍的日子。

    “我……”

    李泰哽咽着,一时说不出话来。

    李承乾看着李泰,微微一笑。“好了,不必多说。”

    “东京之事,关系重大。你与李治一同前往,定要相互扶持。”

    “东边关系复杂,李治心思缜密,而你才华横溢,定能将东京治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