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 > 第424章  镇国侯大义
    南面的几个州府都遇到大小不等的洪灾。其中有三个州灾情严重。

    良田被洪水淹没,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的家园被摧毁无数。

    早朝上,皇上在金銮殿上来回踱步。

    前两年因为战争,银钱都紧着战场上,结果河道的修整就懈怠了。

    结果一遇到洪灾,就顶不住。

    “各位爱卿,现在三个州,同时受洪灾,百姓无处可躲,只能迁移到高处,但他们现在无米无房,天还在下雨。

    良田被淹,眼看着就要秋收,结果一场大水,庄稼全被冲入水中。这是近五十年来遇到的最大洪灾。如今国库空虚,灾情紧急,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最关键是国库无银,皇上想救灾,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殿内一片沉寂,众臣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开口。

    谁都知道国库无银。

    皇上扫视着众朝臣。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

    “怎么?无人有良策?”

    “皇上,国库无银,但其他州府还有存粮,先调粮救济灾民,至于银钱的事,再商议吧。”赵丞相作为百官之首,第一个站出来。

    有了他开口,接着就有好几个官员开口。

    调哪些地方的粮,派谁做钦差,再安排太医前去救治因洪灾而染病的灾民等。

    都是老套说词。

    ”皇上,臣愿捐资两万银,资助灾区。“靖王等大家都各抒己见后,第一个站出来说要捐款。

    有了他带头,太子也站出来,也捐两万。

    其他一些勋贵见此,也不得不站出来认捐。

    上一次为战事筹钱,就因大家没主动,吃了一顿“美味的”面条,这次就得主动点。

    皇上看到朝臣们的主动,心里是安慰的,但靠他们捐的那点钱,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只是杯水车薪。

    一个早朝,除了商量出调粮和捐款外,再无其他。

    散朝后,太子和靖王以及几个重臣被叫到御书房,进一步商议。

    而今日王爷正好没去上朝,但也被皇上派了人来叫去。

    而余元筝上完课回到王府,就收到一封华香玲让人送来的信。

    立刻拆开来看。

    惊得余元筝双手颤抖。

    “......

    此次洪灾之惨烈,实非言语所能形容,若非亲身经历,我亦难以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劫难。

    自上月末起,连日暴雨,并伴有暴风,江水暴涨,堤坝不堪重负,终在深夜决堤。

    洪水如猛兽般席卷而来,顷刻间淹没了大半县城。

    良田尽毁,房屋倒塌,百姓哭喊奔逃,却无处可避。

    夫君带领县衙属官,虽尽力组织疏散,奈何水势太急,多少百姓未能及时撤离,被洪水冲走,生死未卜。

    如今,江清县已成一片汪洋,高处虽暂可栖身,但灾民们无衣无食,饥寒交迫。

    更令人忧心的是,洪水过后,疫病开始蔓延。

    每日皆有百姓因饥病而亡,哭声不绝于耳。

    我与夫君虽竭尽全力,却因物资匮乏,难以施救。

    眼见百姓受苦,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

    元筝,此次洪灾之惨,实为江清县百年未遇。

    百姓流离失所,家园尽毁,秋收无望,来年生计更是无着。

    国库无银,此事我知。

    我更知你主意多,特写此信来,请施以援手,救江清县百姓于水火之中。

    ......”

    余元筝匆匆看完信,心里担忧不已,香玲可是怀着身孕啊,遇到此难,她要是担忧操劳过度,孩子还怎么能安然无恙?

    一时之间,余元筝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上官子棋从外面进来,看到夫人如此神情,心里一紧。

    “怎么了?”

    余元筝呆呆地看向他,把信递给他看。

    上官子棋看后,也大吃一惊。

    “怎会如此严重?”上官子棋也不可思议。

    他也没去早朝,不知道有如此严重。

    “夫君,我担心香玲嫂嫂会出事,我想帮帮她。”余元筝都不用多加考虑就做出决定。

    “你想怎么帮?”

    “派人去接她回来。”

    “只是如此?”上官子棋挑眉。

    这事估计慧宁长公主就会安排人去接,根本用不着他们。

    “国库无银,而我有银,我把钱都借给皇上,先解当前的燃眉之急。反正我们那些钱,现在也用不上,对于我们来讲,目前只是个数据。等以后国库有钱了,再还我们就是。”余元筝此时很大方。

    “夫人,我们捐二十万吧,借给国库八十万两。这些足够皇上赈灾。”上官子棋说出自己的意见。同时露出欣赏之色。

    夫人这么大方,说明她大义,在国难面前,以救国为先。也说明她已完全抛却了前世,把大魏当自己生长的地方,心有家国的忠义女子。

    如此优秀的女子,是他的妻,他何其有幸。

    “也行,你说皇上会不会说我们是奸商?”余元筝有点不好意思。

    能拿得出这么多钱的,估计全国也就他们夫妻了。

    而她就是靠药铺赚百姓的钱,虽然她的药价格适中,但别人不知道。

    还有从南蜀得来的那一大笔。

    万一让人给她盖这么一大顶帽子下来,她就得不偿失了。

    她还想继续赚钱呢。

    她还有好多事还没开始办,第一家医院都还没开始营业。

    “不会,以你对大魏的贡献,无人敢妄议你的是非。”

    “走,我们现在进宫,父王到现在也没回来,估计他们还在商量。”

    夫妻俩换了身衣服,余元筝着男装,以镇国侯的身份入宫。

    果然如他们所料,御书房里还在商议。

    “臣参见皇上。”

    “免礼。”一看到他们夫妻来,皇上收起刚才的愁容。

    “谢皇上。皇上是不是在为救灾的事发愁?”余元筝直接问道。

    女子本不可干政,但现在她一身男装,谁也不敢说她的不是。

    “哎,是啊。因战事,把钱都花在了前线,导致这几年无钱用于修缮河堤,又加上今年的洪水是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才引发洪灾,还有暴风也吹毁不少房屋和庄稼。”

    皇上知道他们夫妻来肯定也是为了此事。

    估计他们有好主意,所以说得更明白些。

    主要是说给余元筝听。

    他知道余元筝的本事。

    “皇上,臣没别的本事,就会些医术。

    这些年,臣做了些药丸卖,赚了些钱,所以当此大灾面前,臣作为大魏的一份子,愿替皇上分些忧。

    把臣赚的钱先给户部用,解当前的燃眉之急。

    臣与世子商量了一下,给户部一百万两,其中二十万算我们为百姓捐资,八十万算借的,等以后大魏缓过劲儿来,再还给臣。

    毕竟那钱是臣一点点赚来的,是要给孩子们准备聘礼和嫁妆的。”余元筝微笑着说明来意。

    皇上听了,久久无法回神,以为自己听错了。

    而其他几位大臣也愣住了,没想到镇国侯如此大义。

    “哈哈.....,好好好,真不愧是朕亲封的镇国侯,你不但是荣王府的福星,更是我大魏的福星。户部尚书,即刻安排人与镇国侯接洽,签订借款协议。”皇上高兴地大笑出声,对余元筝大加赞赏。

    “臣领旨。”户部尚书应得格外响亮。

    没想到镇国侯这么富有,以后是不是考虑考虑把家里的小孙女好好培养培养,看能不能嫁进王府。

    “皇上,臣还有一个建议。”余元筝想了想说道。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