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毓庆宫秘闻 > 第375章  皇太后离世
    离开京城的胤礽和婉瑜夫妻,第一站便是去了盛京。

    胤礽想要看望自己已经年迈的叔姥爷。

    索额图虽然有诸多的私心,但对他从没有过背叛,甚至在前朝一直支持他,给了他不少的助力。

    在自己让他辞官时,他也并未违逆自己,就照做了。

    如今随着索额图的年岁越来越大,身子也是三五不时的就生病。

    想起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的姨母,胤礽不愿意给自己留下遗憾,所以离京后的第一站便是去盛京看索额图。

    在马车踏出京城后,看着京郊的景色,胤礽和婉瑜都觉得自己身上所有的束缚和重担都消失了。

    整个人的灵魂都自由了。

    接下来,他们不需要再费心谋算什么,只需要高兴自在的过好每一日。

    去他们想要去的地方,看他们想要看的风景即可。

    彻底自由的二人,探望过索额图后,在接下来的时间走遍大江南北。

    遇到新奇好玩的物件,还会购买下来让人送回京城,给亲人和孩子们。

    每隔一两年,他们都会回京一次。

    两人在游玩途中,也会听到不少从京中传出来的消息。

    例如雍亲王不仅喜爱佛法,还迷上了农桑种田。

    经常带着妻儿们,亲自在先农坛内的籍田,种植各种麦稻和蔬菜,其中就有一等侯石礼哈推广的马铃薯等作物。

    而八贝勒胤禩,在皇上面前也极为得宠,前朝不少王公大臣支持。

    整个大清甚至都传播着“八贤王”的美名。

    不过在康熙五十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皇上前往热河巡视途中,因恰遇八贝勒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去祭奠母亲并未赴行请安。

    但是为表孝心,托太监呈给皇上自己准备的礼物。

    是一对海东青。

    没想到康熙打开关着海东青的笼子后,发现一对海东青已经奄奄一息了。

    看着笼中瘫软萎靡的海东青,康熙极为愤怒,认为这是八阿哥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诸皇子至,再责胤禩,并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甚至还说了不少难听话,呵斥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胤礽早就知道,皇上看不上胤禩,他闹不出什么大风波来。

    所以在听到京中传出的消息后,也只是淡淡一笑,便抛在了一旁。

    夫妻俩游离大江南北,不仅看了各处的湖光山色,一路上还查抄了不少贪官污吏,做下了很多善事,倒是积累了功德。

    有时候在回京又出京时,也会带上几个孩子一起游历增长见识。

    康熙五十五年的时候,皇上为如今的瑾亲王世子弘晔,与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博尔济吉特氏·罗布藏衮布嫡女,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达西娜(月亮)赐婚。

    并定下康熙五十六年十月大婚。

    皇太后听到这个旨意后,笑得合不拢嘴。

    瑾亲王家的几个孩子,她各个儿都喜欢,身上都留着科尔沁的血脉。

    如今弘晔又是娶得科尔沁的格格,她更是心中欢喜。

    所以在皇上下了赐婚圣旨不久后,便直接提前将博尔济吉特氏·达西娜接到京城自己身边。

    准备让自己这个侄曾孙女,早早适应京城的生活,日后直接在京中出嫁。

    对于儿子娶蒙古福晋的事情,是胤礽和婉瑜早就想好了的。

    也是胤礽提前与康熙说好的事情。

    不过人选他们并没有定,一切由弘晔自己和皇上相看。

    在知晓儿子的婚事定下后,五十六年的八月他们便回了京城。

    哪怕在外面玩得乐不思蜀,但儿子的大婚他们还是得在场的。

    而且佛尔果春和弘晔是双胞胎,弘晔都快大婚了,女儿的婚事也不能落下。

    佛尔果春的额驸人选,婉瑜和胤礽早就定下来了。

    吏部尚书富察·富宁安之子富察·乌鲁理。

    虽然都是富察氏,但与婉瑜的母族富察家,并不是同一支。

    所以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在他们回京后,胤礽直接进宫请皇上赐婚了。

    甚至婚期就定在康熙五十七年的四月份。

    因为要准备女儿的婚事,两人准备在京城再多留一段时间。

    但是没想到,有些时候,事情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五十六年底至康熙五十七年,发生了不少事情,打乱了夫妻二人的计划。

    皇太后年岁太大了,已经七十多岁了。

    弘晔与达西娜的大婚刚过没俩月,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四,皇太后病危。

    此时,皇上的身体也不好,双脚浮肿得几乎走不动。

    他命人用手帕缠裹双脚,乘软舆来到宁寿宫,跪在皇太后榻前,双手捧着嫡母的手说道:“皇额娘,儿子来了。”

    胤礽也带着福晋,还有儿子和儿媳,守在病榻旁。

    还有恒亲王胤祺和温宪公主等人,也目光忧虑的看着皇玛嬷。

    皇太后看着皇上,看着一旁的儿孙,尤其是弘晔福晋的时候,努力扯了个淡笑出来。

    皇太后的身子很差,说话已经很吃力了。

    她一手握着皇儿康熙帝的手,久久望着他。

    许久才艰难说道:“玄烨,哀家要离开了。”

    “你以后要照顾好自己,别为孩子们劳累。”

    “哀家这么大年纪,活得够本了,别为哀家的离世伤心。”

    “也别让孩子们因哀家离世而耽搁了喜事了。”

    “哀家是看不到昌福(佛尔果春)的大婚了,就让孩子们的喜事送一送哀家,让哀家走得高兴热闹些。”

    康熙紧紧握住皇太后的手,艰难说道:“儿子听皇额娘的。”

    “让...皇额娘热热闹闹的走。”

    康熙看着自己最后一位长辈即将离世,不仅有对亲人即将离世的痛苦,也有对生老病死的恐惧。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皇太后于宁寿宫溘然长逝了,享年七十七岁。

    从十二月初四日孝惠去世的前两天,直至康熙五十七年正月初三的一个月里,康熙召了瑾亲王胤礽,陪着他一同住在苍震门内,未回寝宫。

    十二月十五日,他亲自赴宁寿宫奠酒致祭。

    往事历历,物在人去,康熙悲不自胜,还未开始读祭文,已痛哭失声,祭文读毕,仍抽泣不止。

    胤礽看着汗阿玛悲痛不止的模样,心里也很是感触。

    尤其是陪着汗阿玛住在苍震门内的那几日,他在汗阿玛身上罕见的感受到了脆弱,和对亲情的需求渴望。

    也是因为皇玛嬷的去世,他见到了汗阿玛脆弱的一面,父子俩之间的隔阂消融了不少。

    康熙五十七年,上谥孝惠章皇后,葬孝陵之东,称孝东陵,祔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