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玄都被自己的猜测吓着!
偶然,那没得说。
就是撞了大运,加入了穿越大军的队伍。
若为局!
是谁让他穿越的?
是谁将许愿池放进他脑海里的?
为什么会选择他?
他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牛马,这样的他,蓝星有千千万!
只怕,还是要落在许愿池上面。
但不管是不是局,穿越有没有问题,他都走在了这条路上,就要一直走下去!
轮廓有了,骨骼有了,血肉也有了。
神桥基本上算是筑成了。
可是,总觉得还缺点味道。
要是没这种感应,神桥就这样,景玄也能接受。
但有了感应,还有之前的猜测。
景玄接受不了。
他要补上那点味道,尽量让神桥完美。
继续在海量的知识、阅历中寻找。
却找不出那股味。
倒是看到了身魂之桥。
这玩意儿,以前是无形的。
现在有点模糊。
有点虚影。
以前吧,他就觉得身魂之桥有点像神桥。
现在越看越像。
但也只是像,毕竟不是真正的神桥。
虽说神桥不是只能筑一道,还能筑两道、三道,甚至是九道。
可身魂之桥的来源,就跟神桥不一样。
所以,看了眼,景玄便忽略掉。
他又看起了迷人的老祖宗。
遇事不决,就问上下五千年,只要读懂、读明白,一眼看去,尽是熟人。
虽说上下五千年的内容,都装在了脑海里。
可还是一眼晃过,囫囵吞枣。
并没有深读。
别人说,同一段历史,一千人看,就有一千个相法。
但在景玄这里,他每读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悟。
书页太薄了,短短一行字,廖廖几笔,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是一次命运的转折点。
历史书太小,装不下某些人的伟大。
可同样,也写不完某些罪恶。
还有,屈辱。
蓝星华夏史,常说一句话,五千年荣耀一笔而过,百年屈辱分上下两册。
足以可见,历史并不仅仅是时间、事件那么简单。
还有人说,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有着很大的意义。
景玄的念头,天马行空到这里,忽然愣住了。
他想起了那些年寒窗苦读的岁月。
在历史考卷上做过的题目。
某次事件,有何意义!
又表达了什么感情!
或者是坚定了何种信念。
等等。
这些东西,也是历史的!
而意义是虚的。
情感,更是虚的。
比如百年屈辱史,让人愤恨,让人心痛等等,就是情感。
而灵魂,就是虚的。
历史里面,时间是观的。
事件则能赋予时间意义、情感。
身魂之桥,沟通的是血肉和灵魂,是虚与实。
也就是说,身魂之桥和神桥有共通点。
可以相融?
景玄万万没想到,转了一大圈之后,还是落在了身魂之桥上面。
那就融!
反正有钱!
就算花光,也是值得的!
但是,不用着急。
景玄继续沐浴着昙花一现的玄妙,让身体、灵魂等等,达到最佳状态。
同时,观察着青穗开辟穴窍的情况。
青穗还是在种花。
把穴窍当成种子,种在昙花树根阵的阵点处。
种子生根,根又缠住其他根。
阵上加阵。
以穴窍相连,阵法更强,自然血肉就更强。
以后要斩她的身,那可不容易。
还有一点,每一颗穴窍都能锁住一部分阵法。
其他阵法破了,也不会影响。
同时,穴窍之间,也是相融的,可以布成连环大阵。
也就是说,既独立,又统一。
而且,昙花之间,营养也好,生命力也罢,都能共享。
昙花变强了,反过来,又能促使功法运转更快。
看到这一幕,景玄万分庆幸没有去插手青穗的穴窍,就眼前这个,是他做不到的。
随着昙花一朵接一朵盛开,青穗的铜皮、铁骨、虎筋都在变强。
气血自然也不例外。
并且,青穗的气血,不像其他武者,要如狼,如虎,成龙等等。
她的是在开昙花。
终于。
青穗种到了第三十六颗穴窍的时候,“昙花一现”要结束了!
景玄也沐浴着最后的玄妙,许愿将身魂之桥,与集合了历法,上下五千年,以及天衍无量诀筑成的桥,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金子,瞬间去了八十万两!
很多很多!
却非常值得!
真正的历史之桥,终于筑出来了!
不知是不是与青穗阴阳相合的原因,“昙花一现”的玄妙,也缠绕在了历史之桥上面。
这让历史之桥,更具神韵。
景玄一想,本来他和青穗的相遇,感应其玄妙,就是一个历史事件。
反正,在历史神桥筑成的一瞬间,体内浩浩荡荡的丹劲,全部化成了真气。
真气数量不是太多,也就两万缕左右。
可真气的品质,极高。
别人的真气,大多是直的,要不就是曲的。
景玄的,却呈龙状。
这样的一缕真气,堪比之前上百缕内劲。
与此同时。
他的血肉、灵魂,还在共鸣着成长!
灵魂发光,脑子开发更多。
血肉则不再是真龙之体,而是龙王真体!
那些龙形真气,就好比是龙王子民。
偏偏这么强的血肉,这么凶的灵魂,两者之间的摩擦、相克,相对来说却很弱。
因为身魂之桥,成了历史神桥的一部分,身魂之间更加亲密,携手共进踏武道!
龙形真气,有的附在骨头上。
有的隐在血肉中。
有的盘在穴位里。
有的游在历史长河里。
看起来杂乱无章,实际上,景玄一个念头,这些龙形真气就能瞬间凝聚,不会有一点点的阻碍。
总之,景玄感觉很强。
要是再碰到命泉境,不玩那么多手段,他都敢与之一战。
但这,还不是结束。
景玄之前读过的书,融不进灵台的知识,却在这一刻,通过神桥,融进去了。
小盆,在变成大盆。
里面装着的亮晶晶,全都是历史。
有他自己的。
有别人的。
比如楚瑜、月影、赵为民、长孙沅、黄葶等等。
反正他知道的,都融进去了。
只不过,有的人,提供的历史,少得可怜,恍若尘埃。
有的却很多。
这里面,楚瑜的比重就很大。
景玄估摸着,这跟做的事越多,越大有关。
无关好坏,正邪。
越是大事件,影响越大,历史就越大。
楚瑜的历史比重,多半和“初见诗”的传播有关。
景玄心有所动。
历史,可以自己创造。
还有是书上的。
只不过,并不是书本所有的事件,都化成了历史。
景玄猜测,真实的事件,成了历史。
假的,就留了下来。
这其中,似乎也有说道。
景玄正琢磨着,青穗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公子,我觉得自己又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