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悟空的心中,对于著成这几本佛教真言经典的大贤,心中带上了憧憬。

    同时,

    对于广传这等善言真经的佛教,心中亦是有着不小的好感,同时心中也有着好奇。

    心一动。

    离开仙岛,去人世间走一遭,看一看那有着大贤所写真经的佛教的念头,就自然而起了。

    “出去走走吧!”

    悟空一个鲤鱼打挺,直接从自己的蒲团之上起了身。

    随后,

    便是神色期待的朝着洞府之外走了出去!

    文道修顺心,仙道修如意。

    既然有了想法,悟空自然不会继续留在仙岛上了。

    此前不出去行走——

    只不过是因为与自己的师父一起,走过了大千的许许多多地方,暂时对于出去行走,并无太多的想法。

    眼下。

    有了感兴趣的事情,悟空自然也就愿意走出仙岛,去往人世间再走一遭了。

    ……

    数年后。

    在佛教香火最为盛行的人族各国之中,悟空去拜访了许多的佛寺,见了许许多多的光头和尚。

    这些佛寺平平无奇。

    那些个和尚也并非真正的有的修士,只能说十分寻常。

    甚至于,

    这些和尚之中,还有很多泼皮无赖一样的存在。

    只是披一层僧袍,或者更好一些的披上了一层袈裟,懂几句佛门偈语,读一两本经文,变成了所谓的佛门高僧。

    当然了。

    以悟空的阅历与见识,倒也没有就此将佛教给贬得一文不值——

    跟着伏羲在人世间行走的那数万年,他早已明白这世间的一切,并非是绝对的非黑即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便是儒教门生,在行走世间,造福天地众生的时候,做事也并不是绝对尽善尽美的。

    只不过,

    儒教门生无一不是一颗丹心澄澈如明,一颗文胆浩然正气,所行所为皆为正义,始终都无愧天地众生罢了。

    佛教或许还不错。

    但佛教的弟子——

    却是未必了。

    话虽如此。

    在见识过佛教弟子大部分都是一群沽名钓誉、腌臜泼皮、披着伪装皮囊的狡诈恶徒以后,悟空对于佛教的好感度,不可避免的从刚出仙岛时候的极高程度,回归到正常的水准了。

    同时,

    也正因为见识到这些佛教弟子的参差不齐,反而让悟空对于《心经》等佛门真言经典,理解更加的深入了。

    当然了。

    在他游历的过程之中——

    所拜会的佛寺,见过的和尚,凡是卑劣、伪善之辈,尽皆被其送入轮回之中去了。

    开玩笑。

    他悟空一颗文胆在身,浩然正气相随,仁义纯善在心。

    最是容不下这样的情况!

    自然是见一个灭一个,见一对灭一双了。

    所遇见的佛教寺庙、光头和尚,有多少卑劣、伪善、恶贯满盈的人员,他就灭多少!

    这一日,

    一条向西而去的道路上,年轻的小和尚身上背负着行囊,双手保持着佛礼,一步一步的向西而行。

    在这个小和尚身旁。

    身上穿着寻常袍服的悟空,与小和尚一起同行。

    同时,

    他有一些好奇:

    “小和尚——”

    “此去西天雷音寺,可谓山遥水遥,途中还有无数艰难险阻,甚至许多地方人烟罕迹,连道路都没有。”

    “你一介凡人,想要抵达雷音寺,谈何容易。”

    “还不如回转头去,在东土好好行走,传播你心中的佛法?”

    听到悟空的话。

    这个小和尚的脸上带着坚定信仰。

    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

    “上仙施主的话,的确有理。”

    “但来到这世间走一遭,人总是有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

    “此去西天——”

    “如遇艰难险阻,便用尽小和尚所有的力气与手段去跨越。”

    “若前方无路,那玄奘自会用脚下的双腿,走出一条路来。”

    略作停顿。

    自称玄奘的小和尚,脸色十分坚定的道:

    “我乃凡人,或许穷尽一生,亦无法抵达西天雷音寺。”

    “但不走——”

    “就永远无法抵达!”

    闻言。

    一旁的悟空轻轻颔首。

    笑着道:

    “不错!”

    “贫道就陪小和尚你,走上一段路,等到下一个城池,便是你我分道而行之日了。”

    “可愿意?”

    轻轻点头。

    玄奘小和尚双手合十一礼道:

    “能与上仙施主同行,乃是贫僧之幸,自是求之不得!”

    笑着点了点头。

    悟空一边将就着玄奘小和尚的脚步,同时一边与他说着话。

    同时,

    在交流之中,将自己从那几本佛教真言经典之中,领悟出来的一些佛教真理,平白直述的传教给了玄奘小和尚。

    而听着悟空的指点与教导。

    玄奘小和尚始终都能够跟得上他的教学,并且时不时的一些反问,还能够让悟空有所领悟,对于佛法的理解,更加深起来了。

    两人同行的这一段路——

    似乎都各有所得!

    约莫半个月。

    当抵达了一座新的城池之后,悟空亦是言出必行的,与玄奘小和尚告别了。

    只不过,

    难得遇到一个佛性如此高,内心坚韧,保持着一颗真善求佛之心的小和尚,悟空并未就此离开。

    而是隐匿了自己的身形,默默的观看着玄奘小和尚的一举一动。

    他想要看看——

    如今年幼的玄奘小和尚,在长大之后,是否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初心。

    在人世间走过一遭,铸就了如今的自己,悟空很清楚人世间的诸多诱惑,对于众生来说,是多么的难以抗拒。

    一开始。

    玄奘小和尚去往西天的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同时在这个路途之中传佛法的过程,也并不顺利。

    毕竟他一个年幼小和尚,又没有看起来是高僧的大和尚在身边,自然不会有多少人正眼看他。

    ……

    慢慢的。

    玄奘小和尚长大了。

    于是乎,

    他每过一处众生聚集之地,就讲一次的佛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听了。

    同时,

    玄奘小和尚对于佛法的领悟,也更加的深刻,身上的佛性亦是越来越出色,俨然已经有真正的大德高僧之风采了。

    ……

    到后来。

    玄奘和尚人已经至中年的阶段,同时他已经不知道走出了多远的距离了。

    但是西天——

    依旧是玄奘遥不可及的目标!

    当然了。

    人至中年的玄奘和尚,初心依旧未曾改变,他依旧坚定的向西而行。

    一边走。

    一边传他心中的佛法。

    逐渐的,

    在他走过的地方,“大德僧人-玄奘”之名,逐渐的流传开来了。

    途中有不少的佛寺想要让玄奘和尚停下来,成为他们佛寺的主持,也有一些凡俗民众自愿为玄奘修建寺庙,只求他能够留下来,广传佛法,普度一方。

    只不过,

    这些都被玄奘拒绝了。

    他坚定不移的向西而去——

    不为其他的,只为广传佛法,普度众生,以及想要抵达他心中的雷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