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重生皇太孙,祖父朱元璋 > 第835章蓝玉提意见,朝廷监管肯定出问题了
    就在朱雄英离开应天城的时候,不少官员都在家中小酌,庆祝这美好的一天。

    而蓝玉在蒸汽火车上,也是一脸的喜色。

    因为这辆蒸汽火车上,坐着尊贵的天武帝。

    一共有八节车厢,蓝玉、朱雄英、毛骧三人坐在一节车厢里。

    一节是用来做饭的,三节是给蓝玉和朱雄英的护卫们准备的。

    朱雄英和蓝玉就坐在最后一节车厢里。

    火车行驶第二天,朱雄英突发奇想,让人准备烤肉。

    毛骧听到烤肉两个字,整个人都呆住了。

    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来。

    这才是陛下最喜欢的。

    烤好之后,朱雄英坐在烤架前,招呼着蓝玉、毛骧等人。

    蓝玉震惊之余,也有些受宠若惊。

    惊讶的是朱雄英居然亲手做烤肉,而惊喜则是因为能吃到朱雄英亲手做的烤肉。

    “陛下…”

    蓝玉还想说些什么,朱雄英却打断了他。

    朱雄英一边说着,一边递给蓝玉一大堆烤肉。

    “派人分发下去。”

    “在火车上坐了两天两夜,实在是太无聊了。”

    “另外,每个人都要喝点白酒,吃点烧烤,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蓝玉只好美滋滋的收下。

    “陛下,士兵们正在执勤,不能喝酒!”

    “万一喝多了,就没办法战斗了。”

    蓝玉很谨慎。

    要知道,这蒸汽火车可是朱雄英乘坐的火车。

    朱雄英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绝不能让他出事。

    朱雄英沉吟了一下,微微一笑,道:“好吧,那我们就不喝酒了,吃串吧!”

    朱雄英摆了摆手。

    蓝玉的话是对的。

    为了谨慎起见,最好还是不要喝酒。

    虽然在不断移动的蒸汽火车上,也不可能出现敌人。

    不过蓝玉的谨慎却让朱雄英对他刮目相看。

    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最后混到国公的,又有几个是简单人物?

    蓝玉是在平定云南土司、鞑靼和瓦剌人之后,才被封为国公的。

    可即便如此,也不影响他如今带兵打仗的本事,在整个大明都是数一数二的。

    然而,朱雄英却不知道,蓝玉此时已经吓得瑟瑟发抖了。

    他只当朱雄英是在试探他。

    所以他很谨慎。

    最好还是不要让手下的人喝酒。

    “来来来,给士兵们烤肉。”

    朱雄英连忙道:“我们也喝几杯吧!”

    这是朱雄英第一次在火车上吃烤肉。

    炭火燃烧得很旺,因为火车在行驶中不断的被风吹过。

    偶尔还会冒出点点火星。

    朱雄英拿着一只铁制的水壶,一起放在了烤架上。

    这样白酒的温度就会略微升高。

    不是很冷。

    现在已经是深秋,气温骤降,确实有些冷。

    毛骧不动声色地将酒壶拉到身前,好让朱雄英能够更容易的斟酒。

    至于蓝玉,他只是顺手而为而已。

    毛骧最爱干这种事了。

    三杯下肚。

    蓝玉第一个开口问道:“陛下,你怎么看这个新兴的士族背后站着的人?”

    “不怎么看。”

    朱雄英摇头道:“这件事情,还是等调查清楚了再说吧。”

    “说的也有道理,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蓝玉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陛下,我有一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有屁就放!”

    朱雄英淡淡道。

    蓝玉顿时尴尬的笑了笑。

    “这件事,暴露了大明的监管能力的问题。”

    “这批货差不多占出口货的一半还多。”

    “这都快半年了,居然还能这么安全地走私!”

    “如果是武器呢?”

    “如果我们大明的武器流到欧洲去,以欧洲的科技水平,恐怕也能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到时候,我们西征的难度,将会成倍的增加。”

    很显然,蓝玉已经和朱柏讨论过了欧洲的情况。

    甚至还聊到了科技水平。

    不过这次,蓝玉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监管问题是个大问题,大明仍有许多需要改革的领域。

    而且如果是西征,那就必须压制住欧洲的科学技术。

    “这件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朱雄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淡淡道:“现在的局势,变幻莫测。”

    “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

    “情况很混乱,但我们必须认清方向。”

    朱雄英很少看到蓝玉如此郑重其事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所以,他也乐得多说几句。

    一般来说,蓝玉在军事上会有很亮眼的见解。

    但是在政治上,蓝玉就不行了。

    否则,朱元璋也不会对他赶尽杀绝了。

    “既然大明要西征,那就不能改了。”

    朱雄英继续道:“但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削弱对方的实力。

    “然后再提升自己的实力。”

    “想要削弱敌人的实力很简单,只要控制住我们的科技,不让他们偷走就行了。

    “如此,便足矣。”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发展自己的实力,就必须要考虑到大明的实际情况。”

    “先安定内部,才能应对外敌。”

    “我们要做的,就是先稳住大明的局面,然后再去攻打西方。”

    所以,朱雄英在靖难之战结束后,就再也没有对群臣提起过这件事。

    时机未到。

    大明境内,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都在等待着大明大军出征,最好是远征。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把自己放在大明的立场上,而把自己摆在利益的立场上。

    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

    如果朱雄英不先清理掉这些人,等到西征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大明又要大乱了。

    那就太不划算了。

    蓝玉听了朱雄英的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大明境内,有些人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了。

    朱雄英是个有钱有势的皇帝,要什么有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还有人选择了动摇大明的根本。

    朱雄英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

    蓝玉沉默了一下,迟疑道。

    “此次走私行动中,很可能包括朱柏,以及南方那些新兴士族。”

    “而且,很可能还牵扯到了曹国公。”

    “这三个势力,恐怕不好对付啊!”

    “朱柏是湘王,这并不重要,他曾经是陛下最信任的人。”

    “反倒是那些新兴士族,在南方做得风生水起,颇得人心。”

    “这些都是小事,关键还牵扯到了曹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