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 第1430章倭国、朝鲜仆从军
    第1430章倭国、朝鲜仆从军

    朱棣听了宋隐一番见解,心里十分惊讶。

    “从海上进攻吗?”

    朱棣有些纳闷。

    “是的。”

    宋隐点头,“自从大明燕卫占领朝鲜和倭国后,大明海军几乎没有战事。”

    “他们现在顶多就是在海上巡逻,保护大明海域。”

    “可是,任何军队长期不作战,军纪都会涣散,军人也会倦怠,内部极有可能出问题。”

    朱棣扬眉,“所以,宋师想让他们拿帖木儿国练兵?”宋隐轻轻点头,“同时给北征大军分担压力。”

    “让帖木儿国不敢把全部兵力,都汇集到北方。”

    “而且,如果海军出战,通过交趾补充粮草更便利。”

    “那些藩王如果愿意,也可以前去凑热闹。”

    “也能给帖木儿国增加压力,对西洋那些异国,展现大明军队威武。”

    “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倭国有许多青壮年,可以从中抽掉两万倭国人,成为大明海军仆从,让他们打前锋去进攻帖木儿国。”

    “让倭人当仆从,成为先锋军?”

    听到这话,朱棣和李景隆、朱高炽,他们都眼睛一亮。

    “可行!”朱棣立马点头,“倭国几百万人口,两万仆从少了,可以征集三万人。”

    “没错!”

    宋隐附和。

    朱棣又补充,“朝鲜那边也征集一万人。”

    闻言,宋隐眼睛也亮了,“那样,朝鲜人和倭国人相互提防,我们少操不少心。”

    “嗯!”

    朱棣轻轻颔首,“天津卫、镇海卫、威海卫及周边各沿海卫所,反正也没战事,可抽掉四万大军。”

    “而甘肃那边?”

    朱棣说着,向李景隆看去。

    “曹国公,军队西征,帖木儿国国都较远,最快也要一两年才能班师回朝。”

    “回皇上,末将有这准备。”李景隆神色严肃,“大明能够歼灭北元,区区帖木儿国也敢如此来大明挑衅,末将肯定让其灭国,把帖木儿抓到大明给皇上请罪。”

    “很好!”

    朱棣一脸赞赏。

    宋隐连忙提醒,“西征也很危险,那边是帖木儿国地盘,需要谨慎应对。”

    “只要留存实力,帖木儿就肯定不是大明的对手。”

    “多谢王爷提醒!”

    李景隆对宋隐拱手行礼,眸中满是自信。

    见状,宋隐没再多说什么。

    朱棣从小就深得朱元璋看重,并大力培养,心里自有一股傲气。

    交趾之战,宋隐算是立了头功。

    现在把神机营给李景隆指挥,他肯定能灭掉一国,获得开疆拓土的大功。

    既然决定西征,朱棣大手一挥,“曹国公可以从第五区挑选三万精锐,随你西征。”

    “多谢皇上!”

    李景隆狂喜。

    徐辉祖带走第五军区四万精锐,自己再带着三万,余下将近二十万,足以保卫京城,以防各种不测。

    随后,李景隆拿着圣旨出宫。

    文武百官得知此事,也没有太多反对。

    帖木儿国都打上门了,朝廷出兵对抗,那是必然。

    如果有人敢指指点点,白天才说,晚上锦衣卫就会去抄家。

    与此同时。

    海军以及各个沿海卫所都接到圣旨一艘艘战船,纷纷向南洋方向启航。

    所到之处,声势浩荡,过往船只慌忙避让。

    大军还没跨过吕宋,大明各方势力都已得知此事。

    “四大海卫全出动了?”

    “战船就出动了五百艘?还有四万大军?”

    “就连赵王以及几位藩王也都出动?”

    “要建高速马路,还要推广挖掘机,又要北征和西征,还有海战,大明怎么承受得住?”

    “是啊,好不容易大明才富裕起来,现在竟然那么好战,可怎么办才好?”

    “诸位慎言!”

    “哼,本官这话问心无愧,大明如今有了那么多良种,又有红薯、玉米、西红柿等福瑞之粮。”

    “百姓只要安心种植,大明多休养生息几年,就肯定会更加繁荣。”

    “皇上现在却那么着急,身为臣子,理应劝阻。”

    “郁公说得对,我跟郁公一起去。”

    “我也去……”

    很快,六部尚书以及左都御史许昌等人,在朱棣面前站了一排。

    人人都神色严肃,甚至情绪激动。

    “皇上,微臣有本启奏!”

    “皇上,大明同时北征和西征,还有海战,三路大军,三十多万人马……”

    “如此大明需要征集多少劳役?损耗多少粮草?”

    “皇上,户部无法支撑啊!”

    “户部支撑不住吗?”

    朱棣轻笑,“郁尚书,通过火车运送辎重粮草,很麻烦吗?”

    “这个……”

    原本愤愤不平的郁新,直接愣住。

    “回皇上,自然是很省事。”

    朱棣又问,“咱问你,海军的辎重粮草,需要户部操心吗?”

    这话又把郁新问得一愣。

    他连忙看向朱棣。

    “敢问皇上海军如何解决粮草辎重?”

    “交趾粮食充足,甚至赵王藩国都能补给,用不着户部操心。”

    说起这事,朱棣眸中很是得意。

    事实上,不单单是四万海军,就连三万倭军和一万朝鲜兵,都通过海外补给。

    “这样啊!”郁新和许昌等人彻底傻眼了。

    他们满腔义愤填膺地来劝阻皇上,可他们的理由一个都站不住脚。

    蹇义和郁新等人对视一眼,当即询问,“敢问皇上,听闻王爷要推广挖掘机,是真的吗?”

    “是的。”

    朱棣轻轻点头。

    郁新似乎有了信心,“皇上,听说建造挖掘机需要用到很多钢板和燃料。”

    “整个挖掘机机身用的全是钢板,不但损耗钢板,而且那么庞重的铁车,能跑多远?”

    “皇上,大明用到钢板的地方太多了,没必要那么浪费钢板……”

    朱棣不让郁新说完,就打断他的话,“铁车庞重,跑起来比马还快。”

    “什么?”“皇上,您怎么知道?”

    “皇上,这不可能吧?”

    蹇义和郁新等人,皆是难以置信。

    那可是由那么多钢板拼凑而成的铁车。

    跑得起来才怪。

    可皇上却说比马跑得还快?

    他们无一例外的饱读各种书籍,也听闻各种奇妙怪事,却从未听闻过各种铁车。

    甚至想想都不敢!

    “咱亲身体验过。”

    朱棣不去理会他们几人,直接开口。

    听此,蹇义和郁新等人都倒抽一口冷气。

    “体验过?”

    “敢问皇上是怎么体验的?”

    “是啊,皇上,难道那王爷已经造出挖掘机了?”

    “那么大的铁车,是怎么隐瞒至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