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夏九皇子:从赐婚女皇妃开始 > 第1220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苍穹之上,天雷密布,宛如蜿蜒龙纹。

    众人抬头望着天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太子殿下先是呼风唤雨,又是引雷弄电。

    难不成当真是神仙转世投胎?

    武帝坐正了身子,望着天边数道天雷,眼眸中尽是震惊之色:“老九这又用了什么手段?怎么突然能引来如此多雷电?”

    “这真是一场天劫!”

    公输婉迈步上前,拱手道:“皇上,臣知道这是为何。”

    武帝脸上露出好奇之色:“快与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刚才还好好的,怎么一时间雷电大作?”

    公输婉如实说道:“皇上,您有没有发现,就算是雷电大作,这些雷电也只劈向千佛寺的后山,千佛寺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武帝眯着眼睛,望着天边雷电,和公输婉说的一模一样。

    武帝纳闷道:“对啊,这是怎么回事?”

    “按道理这雷电岂不是想劈哪就劈哪,现在怎么还能控制?”

    在大夏雷电很常见,每年因为雷电产生的事故那也是不计其数。

    大夏对雷电早有清醒认知,雷电乃天道之力,绝非人力可制。

    若是足够点背,走在路上都有可能会被雷给劈死。

    而现在李龙鳞不仅能引来雷电,还能将其控制。

    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公输婉拱手道:“没错,殿下确实有办法控制。”

    此言一出。

    武帝心中不由一惊。

    满朝文武听了以后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龙鳞若真可以控制这雷电,那已经和神明无异!

    武帝顿时来了兴致,问道:“你与朕细说。”

    公输婉如实说道:“辩经大会开始之前,殿下专门委托工部铸造了数十根碗口粗的铜柱子,让臣一并安置在千佛寺后山之巅。”

    “殿下称这些铜柱为引雷针。”

    闻言。

    武帝顿时来了兴致:“引雷针?朕从未听说过这等东西,有何作用?”

    公输婉解释道:“顾名思义,这些铜柱就是用来引导天雷的。”

    “这些引雷针在哪,天雷便会往哪劈。”

    武帝眉梢微挑:“天雷皆是引雷针所致?”

    公输婉点了点头:“正是。”

    “这些铜柱本就极易带电,只要云层中稍带些雷,就会被引出来。”

    “然后就会造成现在这副模样。”

    闻言。

    武帝听的目瞪口呆,一脸震惊。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李龙鳞脑袋里这么多鬼点子到底是从哪来的。

    简直匪夷所思,令人咂舌。

    公输婉继续说道:“而且,殿下还专门交代工部,将几根铜柱立在皇宫之中。”

    “这样以后受引雷针保护的宫殿便再也不会因为雷电而失火。”

    武帝仰头大笑:“朕就知道!”

    “老九脑子里的鬼点子要比别人多得多!”

    “先前是呼风唤雨,现在又是引雷弄电,真是让朕都有些想不到!”

    “看到老九现在把那些东瀛老秃驴给诓骗的团团转,朕心里甚是痛快!”

    武帝已经忍这东瀛秃驴很久了。

    一个小小东瀛佛门,胆敢在大夏作威作福?

    他作为大夏天子,岂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今日终于出了口恶气!

    公输婉淡然一笑:“今日发生的一切,都早已被太子殿下看透,全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武帝微微颔首,说道:“不过朕也没想到他能拿出一本经书出来。”

    “虽不知那经书上写的什么,但是能将那东瀛老秃驴吓成这副模样,说明他手中那本易经更是精妙绝伦!”

    武帝眼看李龙鳞抢占了上风,心中大喜!

    如今这东瀛和尚哪是李龙鳞的对手?

    蓦地。

    只见辩经会场正中,李龙鳞大手一挥。

    数千份加印赶制出来的易经被分发到在场众人说中。

    魏勋快步上前,连忙将易经呈于武帝。

    武帝迫不及待接过,目光如炬。

    他倒是想要看看,这到底是什么经书,能将一真和尚吓成那般模样。

    易经二字映入眼帘。

    武帝眉心不由地跳动。

    他仿佛在这二字之中看到了世间一切的变数。

    随后,初九,九二,九三,九五几对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对映入眼帘。

    武帝不由心中一颤。

    九五...

    这不正是九五至尊之意!

    老九这难道是再说,这时间之道理,皆在这君臣之道之中?

    随后。

    武帝目光落在最下方一行字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蓦地。

    他只觉浑身上下的毛孔尽数张开,仿佛醍醐灌顶一般。

    这其中蕴含的哲理,不就是蕴含在这经文之中!

    君子之道共分为五道。

    而至高之道便是九五之道,九五至尊,飞龙在天!

    君子以自身为则,教化天下世人!

    这不正是与如今武帝的理想,不谋而合?

    这也正是他这些年苦苦追求的治国之道理!

    武帝捧着经书的手,激动地有些颤抖。

    他身为帝王,大夏天子,听说过,见识过太多道理,参透无数常人难以企及的至理。

    但这一切,跟李龙鳞所著的易经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此经文开篇无绮丽雕饰,亦不赘述空泛之理。

    寥寥数字,便洞穿世间真理,道明万千真相!

    这才能称之为经。

    如此才有典之正统风范!

    文官大臣们看着手中易经,看着那些玄妙的数字。

    虽有不少人看不出其中的玄妙之理,但也有人已然领悟。

    他们从中悟得为官之本!

    若想真正踏上仕途,便要以易经之中所言,君子以自强不息!

    唯有自强,才能不息。

    才能出类拔萃,出人头地!

    在场众人不由震惊地望向李龙鳞。

    此等玄妙真经,实在是玄妙莫测,博大精深!

    李龙鳞是如何参悟出来的?

    他脑海中到底都知道些什么?

    如此年纪,为何能将世间之道领悟如此透彻?

    实在是不可思议!

    霎时间。

    辩经会场尽是关于易经的惊呼声!

    一真和尚脸色铁青,眉头紧皱,心中尽是担忧。

    他看着手中的易经。

    虽看不明白其中玄妙之意。

    但确实能从其中感觉到那种时间万物之道皆囊括集中!

    他顿感背脊发凉,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