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想争夺伪燕太子之位,将来也好更进一步,当上伪燕的皇帝。

    我大乾若能挑拨伪燕诸皇子内斗,必然能将其国力削弱到一个极低的地步。

    到那时,主公想取燕地,岂不是易如反掌?”

    袁耀道:

    “袁绍诸子矛盾虽深,可也没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以袁绍的威望,足以压制住他们。

    想让袁绍的儿子闹出大乱,只怕也不容易。”

    郭嘉应道:

    “所以,当有智谋之士前往燕地,为主公施行此策。”

    贾诩闻言,不留痕迹地退后半步,退到了人群之中。

    之前主公谋划西凉,便让自己走了一遭。

    虽然自己有惊无险的回来了,可贾诩心里很清楚,在西凉的每一天,自己都有丧命的风险。

    这种危险,贾诩可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贾诩不想玩命,郭嘉却不怕。

    郭嘉对袁耀一拱手,正色道:

    “嘉这条命,是主公给的。

    为了主公大业,吾纵然舍去性命,亦在所不惜。”

    “吾愿亲自前往燕地,为主公谋划布局!”

    郭嘉这一番言语,更加赢得了众人的钦佩。

    这郭奉孝,是真愿意为大乾出力啊!

    刚刚投效主公,还未来得及享受金陵城的繁华,更未享受到与其地位相匹配的荣华富贵,便要前往燕地。

    这样的良臣,谁敢质疑他的能力?

    谁又敢说他对主公不够忠诚?

    袁耀麾下的臣子们几乎可以肯定,只要郭嘉这次能够成功施行他的计策,助袁耀攻取大燕。

    那么他便能凭此功劳,成为最受袁耀信任的谋臣之一。

    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就更不在话下了。

    袁耀还未表态,一直站在郭嘉身后的杨修也开口道:

    “主公,臣也愿往!

    袁绍子嗣众多,对嗣位最有竞争力的便是袁谭、袁尚二人。

    我与奉孝先生一同赶赴燕地,把握更大一些。”

    袁耀沉默片刻,对二人道:

    “潜入燕地的危险,你们知晓吧?”

    郭嘉笑道:

    “主公,想要成就大事,又岂有不冒风险的道理?”

    “好,既然尔等有此心,那孤就不多劝了。

    孤会让锦衣卫与乌衣卫,全力配合你们。

    此战功成之际,孤必以国士相待!”

    袁耀又与众文武商谈了数个时辰,一直到了夜半之时,众人才散去。

    如今乃是大乾建龙三年深秋,袁耀将用兵的时机,定在了建龙四年春。

    虽然距离大乾出兵还有半年之久,可袁耀的种种准备与谋划,已经如一张大网般铺开,影响整个天下的局势。

    成都,蜀汉皇宫。

    蜀汉皇帝刘备与诸葛亮在偏殿内商议大事。

    刘备眉头紧锁,显然当前的局势并不能让刘备开心起来。

    大乾一战取二州,豫州和徐州都被大乾纳入治下。

    可以说中原之地,被大乾侵吞了一半有余。

    有此二州,大乾就不再是一个偏安南方的王朝,而是在向大一统王朝的方向迈进。

    若是让大乾在豫州、徐州等地站稳脚跟,恐怕他们就更难抵挡大乾的进攻了。

    究竟…该如何遏制乾人?

    若是任由乾国这样发展下去,匡扶汉室就没有希望了啊!

    “孔明,眼看山河沦陷,朕痛心啊!

    朕…还有希望匡扶汉室吗?”

    诸葛亮对刘备安慰道:

    “陛下已得高祖之基业,只需励精图治,以待天时…

    待天下有变,未必不能匡扶大汉。”

    上一世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时,也曾说过‘待天下有变’这样一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到曹魏发生内乱,刘备便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