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

    沈北手掌按在合金门上。

    大量数据从手心涌出。

    从他的头颅开始,数据像是风化而崩塌的山丘。

    他整个人的身子转化成数据,向内合金门内部延伸。

    很快。

    沈北消失在合金门内侧。

    同时,数据在合金门外侧开始凝聚,如同3D打印机,数据代码一点一点构建他的身躯。

    这种能力,在小K身上也有体现。

    异曲共工之妙。

    待沈北睁开眼。

    瞳孔中的数据刷新。

    他才知道,自己位于大海万米深处。

    如果是一个正常人,瞬间就被会高达1000倍大气压挤成肉泥。

    哪怕是沈北以前的战甲也扛不住。

    但如今,他是数据。

    没有任何水压能压缩数据。

    不是一个维度上的事情。

    “断裂了?”

    沈北初始还以为天宫号是一个整体。

    只不过后半段被海水淹没。

    没想到是断裂。

    海底一片黑漆,没有一丝光线。

    他的双眼经过数据调节,变成大功率照明灯。

    这才直射海底,尽收眼里。

    各种天宫号的零件散落,布满无尽的海底。

    他还看见,各种武器掉落。

    甚至天基武器卡在海底裂缝中。

    不过,这对于沈北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随着沈北缓缓浮起。

    他可视范围不断增加。

    终于在距离天宫号前半段五公里处,发现后半段残骸。

    沈北身躯再度数字化模拟,变成一条梭鱼,破开水幕游过去。

    找到动力仓的位置。

    还是老办法,化为数据,径直穿过船体,抵达动力仓。

    可喜的是。

    动力仓虽然一片狼藉,但主要部件保存完好。

    只有几处破损,修复不成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需要消耗时间,在其他地方扯出五公里电缆,连接天宫号前半段,为其提供电力,激活灵犀智灵。

    各种线缆被扯断,堆积在动力仓。

    沈北倒是不用担心线缆长短。

    只要他目视,大脑内的核心就会给出计算长度。

    五公里电缆收集完毕后。

    沈北开始连接。

    不用焊枪。

    他双手握着线缆的两端,自动加温上千度,将线缆融化,对接冷却,自然就连接完成。

    忙活整整一个小时。

    五公里线缆连接工作才完成。

    当然,这些线缆的大小直径不一。

    看起来极其不专业、。

    粗的粗,细的细。

    实则,沈北无需考虑线缆的规格。

    他只是将电流输出给天宫号前半段。

    对线缆的规格要求并不高。

    如果是为能量武器提供电力,这种接法自然是不行的。

    能量武器需求的大电流,规格不符的线缆,直接会烧穿。

    随后便是修复动力。

    曾经高效运转的动力引擎此刻已变得面目全非。

    还可以看见高能粒子流在残破的管道间肆意穿梭,四周弥漫着刺鼻的电离气味。

    超导冷却管道也扭曲变形,在仓内形成了一层冰冷的薄雾。

    他先是对受损设备进行全方位的诊断。

    眼中复杂的数据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视野。

    快速梳理出了修复方案。

    先着手修复能量线路,这个简单,直接焊接就行。

    接着,是受损的推进核心。

    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需要重新校准纠缠态,调整能量输出频率。

    不过,在他高频核心计算中,并没有什么难的,重在调节。

    “启动拓扑量子纠错程序。“

    超导陶瓷在接触磁化金属时溅起二维电子海的涟漪。

    暴露出的超对称粒子流核心,正以四维螺旋结构疯狂增殖错误态波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