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荣耀大秦 > 第407章 任嚣的意见
    任嚣并不认识黄文海,但听说话的语气以及看穿着打扮,断定显然是黄品的心腹短兵。

    收回看向黄文海的目光,任嚣很识趣的拿起蓑衣准备去偏房,以便黄品方便问话。

    “您是武安侯,是大秦的上将军!”

    任嚣已经六十岁,放在后世就是退休的老大爷。

    先前是为了快速掌控岭南,黄品才跟个不讲道理的流氓一样咄咄逼人。

    现在两人也算是有过命的交情。

    且岭南眼下能使得顺手,又能放心用的人是真没几个。

    更何况一把年纪的任嚣去象郡,完全是先替他过去遭罪。

    加之黄品本就是你领我一尺,我便还你一丈的性格。

    看到任嚣当着小辈的面前这副谨小慎微的样子,黄品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

    拉着任嚣坐下,黄品看似调侃,实际上极为真诚的继续道:“咱俩一起丢过打死都不能传扬出去的人。

    略微夸张些,这交情不比刎颈之交差多少。

    若是不论勋爵只论年岁,见面我都得喊您声大父。

    别弄得真跟我麾下的千人将一样。”

    故意翻了一眼任嚣,黄品撇撇嘴语气不满道:“我虽不在乎名声,可您也不能这样坑我不是。”

    任嚣仿佛是第一次见到黄品一样,上上下下打量起黄品。

    目光逐渐从复杂变为清明后,任嚣两手用力一击掌,大笑着揶揄道:“待人之道你是真给琢磨透了。

    不过已经主动喊我大父,想后悔却是没可能。”

    捋了捋胡须,任嚣看了眼蒙直身前的空白行文,收了脸上的笑意道:“以至诚待我,我自当以至诚相还。

    你对张昶等人不审不罚的大度,实在是错付了人。”

    将捋着胡须的手放下,任嚣的脸色变得阴沉,先缓缓将那日左车的谋划讲了出来。

    随后头上的青筋迸起,将两手用力攥紧,任嚣沉声继续道:“说是留我继续主政岭南。

    可真若是引了越人过来,我定当同样死在他们的剑下。

    他们不是要把罪责推到赵佗身上,而是要要把赵佗推到岭南一尉的位置上。”

    顿了顿,任嚣摇了摇头,抿紧眉头道:“以他们的胆大包天,或许赵佗都是要当个傀儡。”

    将目光与黄品对视,任嚣变得极为神色凝重,“以你的谋略,定然有这样安排的道理。

    可敖武与左车之死算不上立威。

    张昶等人动手诛杀二人,也并非是真心悔改,而是迫于无奈。

    对这些人一味心胸广阔,换不来精诚之情。”

    略微沉默了一下,任嚣自嘲的笑了笑,摊开攥紧的两手,轻声道:“共患难将近五年,且都将他们都引为心腹。

    到头来只因些蝇头小利,便做了这等恶事。”

    说到这,任嚣又将两手猛得一攥,目光透着坚定看向黄品道:“不能在一处吃上两次亏。

    你不方便出手,便由我去做。

    反正我这把老骨头于岭南还有些苦劳。

    出些纰漏朝堂上也不会真把我如何。”

    不管张昶他们是如何谋划的,如果一旦事成,黄品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但既然为了龙川与揭阳两处大营的安稳而决定这事翻篇。

    黄品自然短时间内不会搞什么让其偶然死亡的小动作。

    就算是任嚣说得再有道理,说得再如何真挚,黄品也不打算改变。

    更何况眼下这样的安排算得上是以退为进。

    再怎么对两处大营进行折腾,张昶等人也没法再从中作梗。

    没必要再节外生枝。

    但任嚣的这份至诚,算的上是额外之喜。

    不过这事与赵佗有所牵连,让黄品心中有些后怕。

    通过赵佗立国来推断,这货是真有野心,而且张昶帮家伙对其也是真心追随。

    而史记上所写赵佗立国是因为任嚣的缘故,估计一是为了黑大秦,二是大汉为了笼络南越。

    好在敖武与左车这帮蠢货提前发动背刺,反而断了赵佗再搞事情的可能性。

    另外,阳滋堪比负担的助攻其实是真帮了大忙。

    赵佗被扣下,就再没翻把的可能。

    他给政哥写信虽然除了问候就全都是流水账。

    而且还是十天写一封。

    赵佗回了咸阳就算是没卷进这件事,估计仕途也走到头了。

    甚至极有可能被政哥明升暗降,给彻底踢出武人的行列。

    想到这,黄品对任嚣嘿嘿一乐,道:“我虽然急着治理岭南,可有些事情却不能急。

    慢慢来,你只要好好护住自身的老骨头,掉在地上的颜面肯定能给你捡起来。

    还有那二百短兵,没事的时候好好研究研究。

    能在北地扬威,未必在岭南同样能够扬威。”

    任嚣能横推岭南,除了补给能得上以外,打仗肯定是有几把刷子。

    重骑在岭南能不能用,还有怎么去用,让他帮着琢磨肯定是错不了。

    把该交代的都交代过,黄品不给任嚣再劝说的机会,朝着蒙直努努嘴,“大父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赶紧跟蒙家小子商议两营该如何去折腾。”

    走回主位的案几后坐下,黄品琢磨了一下,对着满脸无奈的任嚣补充道:“四会的县令已经留给赵习。

    大营的主将要不要挪挪,你也跟着琢磨琢磨。”

    说罢,边拿起还案几上还未看完的书信,黄品边示意黄文海坐下道:“多走出去不少路,辛苦你了。

    坐下仔细说说阳夏那边是怎么选择的。”

    黄文海先从兜囊里掏出一份书信递给黄品,随后咧嘴笑道:“当然是公子到哪,族人就跟到哪。

    除了几家宗老留下,其余的黄氏族人都过来了。

    短兵上差了千余,吴家与何家给补上了。

    这是宗长给公子的传信。

    告诉他女眷走得慢些是寻常之事,只要短兵快些过来公子便不会怪罪。

    可宗长不听,非要写。”

    说到这,黄文海想起回到阳夏被人万分艳羡的样子,嘿嘿笑道:“连我回去都被众星捧月。

    估摸宗长平日更是神气。

    这是又想借着族叔的身份与两家炫耀一下。”

    “怎么又开始叫上族叔。”

    接过信剜了一眼黄文海,黄品朝着屋外努努嘴,“黄如与黄精他们都过来了。

    正在偏远歇着呢,过去看看吧。”

    听闻兄长从河西过来,黄文海脸色一喜,刚想起身应声,黄平突然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公子,府外来了少说五六百要给您送礼之人。”